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八乡(八鄉)
(1).八方。《南齐书·乐志》:“澄明临四奥,精华延八乡。”《宋史·乐志十六》:“三年亲祀,一阳回律,八乡承宇,觚陛紫为坛。”
(2).指八方之神。《汉书·礼乐志二》:“牲茧栗,粢盛香,尊桂酒,宾八乡。” 颜师古 注:“八乡,八方之神。”
分類:八方
《漢語大詞典》:八鸿(八鴻)
犹八方。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 朔 ( 东方朔 )乃作《宝瓮铭》曰:‘宝云生於露坛,祥风起於月馆,望 三壶 如盈尺,视八鸿如縈带。’……八鸿者,八方之名;鸿,大也。”
分類:八方
《漢語大詞典》:八陲
犹八方。 唐 白居易 《和答诗十首·答〈四皓庙〉》:“由来圣人道,无眹不可窥;卷之下盈握,舒之亘八陲。”
分類:八方
《漢語大詞典》:八圻
八方。文选·扬雄〈剧秦美新〉:“诞弥八圻,上陈天庭。” 李善 注:“八圻犹八埏。” 吕延济 注:“八圻,八方也。”
分類:八方
《國語辭典》:九天  拼音:jiǔ tiān
1.天的中央及八方。《楚辞。屈原。离骚》:「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脩之故也。」
2.天之极高处。《孙子。形》:「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唐。李白 望庐山瀑布水诗二首之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作「九霄」、「九重」。
3.比喻宫禁。唐。王维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诗:「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唐。王涯 宫词三○首之七:「为看九天公主贵,外边争学内家装。」
《國語辭典》:八荒  拼音:bā huāng
1.极僻远的地方。《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爰整六师,无岁不征,神武赫然,威镇八荒。」
2.天下。汉。贾谊 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分類:八方荒远
《國語辭典》:八极(八極)  拼音:bā jí
1.天下至远之地。《荀子。解蔽》:「明参日月,大满八极,夫是之谓大人,夫恶有蔽矣哉。」《后汉书。卷二。孝明帝纪》:「封泰山,建明堂,立辟雍,起灵台,恢弘大道,被之八极。」
2.神话传说中的神仙。《西游记》第七回:「玉帝传旨,即著雷部众神,分头请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千真万圣,来此赴会,同谢佛恩。」
《國語辭典》:白门(白門)  拼音:bái mén
1.白色的门。
2.南京的别称。参见「南京」条。
《國語辭典》:白莲教(白蓮教)  拼音:bái lián jiào
一种民间宗教信仰。旁附佛教以招揽信众,元代后搀入大量他教成分,教义更趋复杂,以致派别林立,超过百种。信徒众多,分布很广,元、明、清曾发动政治反抗运动。
《國語辭典》:八表  拼音:bā biǎo
八方以外。指极远的地方。《晋书。卷六八。王敦传》:「今皇祚肇建,八表承风,圣恩不终,则遐尔失望。」晋。陶渊明〈归鸟诗〉:「远之八表,近憩云岑。」
《國語辭典》:八纮(八紘)  拼音:bā hóng
纮,维也。古代以为八纮即为天下。《淮南子。地形》:「九州之外,乃有八殥。……八殥之外,而有八纮。」《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遍览八纮而观四荒兮,朅渡九江而越五河。」
《國語辭典》:八风(八風)  拼音:bā fēng
1.八方所吹的风。《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厉风』,北风曰:『寒风』。」
2.比喻天下民心。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乐府》:「敷训胄子,必歌九德,故能情感七始,化动八风。」
3.佛教用语。指世间能煽动人心的八件事,即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摩诃止观。卷五上》:「止是壁定,八风恶觉所不能入。」
《國語辭典》:八音  拼音:bā yīn
1.古代乐器分类,依制作材料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等八类。如钟属金,磬属石,琴、瑟属丝,箫、笛属竹,笙属匏,埙属土,鼓属革,柷、敔属木。《书经。舜典》:「三载,四海遏密八音。」南朝梁。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五色相宣,八音协畅。」
2.客家音乐的器乐合奏曲,多以唢呐为主旋律乐器。
《國語辭典》:九方  拼音:jiǔ fāng
1.中央及八方的合称。唐。李贺〈感讽〉诗六首之一:「焉知肠车转,一夕巡九方。」
2.复姓。如春秋秦穆公时有善相马者九方皋。
《國語辭典》:九方皋  拼音:jiǔ fāng gāo
人名。春秋时人,生卒年不详。善相马,曾得伯乐之荐而为秦穆公求马,他不辨毛色、雌雄,而著重马的内神,因得良马。见《列子。说符》。后比喻善于发掘良才的人。宋。黄庭坚 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诗:「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國語辭典》:八垓  拼音:bā gāi
八方的极限。唐。任公叔 通天台赋:「白日旁转,青云上浮,八垓可接于咫步,万象无逃于寸眸。」
分類:八方界限
《漢語大詞典》:十门(十門)
指八方和上、下。《淮南子·要略》:“诚通乎二十篇之论,睹凡得要,以通九野,径十门。” 高诱 注:“八方上下也。” 南朝 梁 王筠 《侍宴饯临川王北伐应诏诗》:“我皇俊圣,千年踵武,德洞十门,威加八柱。”
分類:八方和上
《國語辭典》:八神  拼音:bā shén
1.古代齐国所祭祀的神。八神分别为:一、天主,祠天齐;二、地主,祠泰山梁父;三、兵主,祠蚩尤;四、阴主,祠三山;五、阳主,祠之罘;六、月主,祠之莱山;七、日主,祠成山;八、四时主,祠琅邪。见《史记。卷二八。封禅书》。
2.八方之神。《汉书。卷六。武帝纪》:「朕以眇身承至尊,兢兢焉惟德菲薄,不明于礼乐,故用事八神。」东汉。文颖。注:「武帝祭太一,并祭名山于太坛西南,开除八通鬼道,故言用事八神也。一曰八方之神。」《文选。扬雄。甘泉赋》:「八神奔而警跸兮,振殷辚而军装。」
3.帝喾妃所生之八子。晋。王嘉《拾遗记》卷一:「妃常梦吞日,则生一子,凡经八梦,则生八子。世谓为八神。」也作「八力」、「八翌」、「八英」。
4.周代田事所祭拜的神。参见「八蜡」条。
《國語辭典》:八蜡  拼音:bā zhà
蜡,周代田事完毕后由官方所举行的祭祀典礼。八蜡为祭拜先啬、司啬、农、邮表畷、猫虎、坊、水庸、昆虫八种神明。《礼记。郊特牲》:「八蜡以祀四方。四方年不顺成,八蜡不通,以谨民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