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圣儒(聖儒)
慕圣人之道,有儒者之德。《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意 好数,公必谨遇之,其人圣儒。” 司马贞 索隐:“言 意 儒德,慕圣人之道,故云圣儒也。”
分類:圣人儒者
《漢語大詞典》:霸儒
强横有势的儒者。 明 杨慎 《答重庆太守刘嵩阳书》:“邇者霸儒,创为新学,削经剗史,驱儒归禪,缘其作俑,急於鸣儔,俾其易入。”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府县·立碑:“今世立碑之滥极矣,而去思尤甚。凡长吏以善去者,俱得屭贔穹石,其词不过乡绅不情之誉,其人不过霸儒强醵之钱。”
分類:强横儒者
《国语辞典》:宋头巾(宋头巾)  拼音:sòng tóu jīn
宋代儒者迂腐,故比喻迂腐不知变通的人。《水浒后传》第三八回:「何况这样烟花贱妇,却要他苦志守节,真是宋头巾!」
《國語辭典》:五经扫地(五經掃地)  拼音:wǔ jīng sǎo dì
比喻知识分子出丑丢人,丧尽斯文。《新唐书。卷一○九。祝钦明传》:「帝与群臣宴,钦明自言能八风舞,帝许之。钦明体肥丑,据地摇头睆目,左右顾眄,帝大笑。吏部侍郎卢藏用叹曰:『是举五经扫地矣!』」
《国语辞典》:耆儒硕老(耆儒硕老)  拼音:qí rú shí lǎo
年老德高望重的儒者。汉。扬雄〈剧秦美新〉:「是以耆儒硕老,抱其书而远逊;礼官博士,卷其舌而不谈。」也作「耆儒硕德」、「耆儒硕望」。
《国语辞典》:耆儒硕望(耆儒硕望)  拼音:qí rú shí wàng
年老德高望重的儒者。《元史。卷一七三。崔彧传》:「四曰翰苑亦颂阿合马功德,宜博访南北耆儒硕望,以重此选。」也作「耆儒硕德」、「耆儒硕老」。
《国语辞典》:老师宿儒(老师宿儒)  拼音:lǎo shī sù rú
年高学博的儒者。宋。陆游〈贺周参政启〉:「高文大册,或托之不得其人;老师宿儒,有死而莫见于世。」宋。陆九渊《语录》:「三百篇之诗,有出于妇人女子,而后世老师宿儒,且不能注解得分明,岂其智有所不若?只为当时道行道明。」
《漢語大詞典》:逢衣浅带(逢衣淺帶)
古时儒者所服的一种服饰。宽袖腰束大带。荀子·儒效:“逢衣浅带,解果其冠。” 唐 独孤及 《冬夜裴员外薛侍御置酒宴集序》:“贤豪毕会,升降有序,逢衣浅带,十有五人。”
《漢語大詞典》:摓衣
袖子宽大的衣服。古代儒者所服。庄子·盗跖:“摓衣浅带。” 陆德明 释文:“摓衣,本又作缝。”
《漢語大詞典》:缝衣浅带(縫衣淺帶)
宽袖大带。古代儒者之服。亦指儒者。庄子·盗跖:“今子脩 文 武 之道,掌天下之辩,以教后世,缝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 成玄英 疏:“制缝掖之衣,浅薄之带。” 郭庆藩 集释:“缝衣浅带, 向秀 注曰:‘儒服宽而长大。’” 唐 李白 《冬夜裴郎中薛侍御宴集序》:“贤豪毕萃,升降有序,缝衣浅带,十有五人。”参见“ 缝掖 ”。
分類:大带儒者
《漢語大詞典》:缝掖(縫掖)
亦作“ 缝腋 ”。 大袖单衣,古儒者所服。亦指儒者。《后汉书·王符传》:“徒见二千石,不如一缝掖。” 李贤 注:“礼记·儒行:‘ 孔子 曰:“ 丘 少居 鲁 ,衣逢掖之衣。”’ 郑玄 注曰:‘逢犹大也。大掖之衣,大袂单衣也。’”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大夫士,狐貉缝腋,羔麑豹袪。”旧唐书·文苑传中·李邕:“陛下若以臣之贱不足以赎 邕 , 鴈门 缝掖有効矣。”明史·金毓峒传:“因言 復社 一案,其人尽缝掖,不可以一夫私怨开祸端。” 清 汪懋麟 《同展成入直史馆蒙示和谢惠连秋怀诗走笔和之》:“安能学缝掖,巧黠各相半。”
《國語辭典》:褒衣博带(褒衣博帶)  拼音:bāo yī bó dài
宽衣阔带。为古代儒生的服装。《汉书。卷七一。隽疏于薛平彭传。隽不疑》:「佩环玦,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
《漢語大詞典》:赤统(赤統)
汉 代儒者创为三统说,谓 周 朝以子月(农历十一月)为岁首,以赤色为上色,称赤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正赤统者,大节綬幘,尚赤,旗赤,大宝玉赤,郊牲騂,牺牲角栗。” 清 吴趼人《俏皮话·黄白》“周尚赤” 卢叔度 注:“ 汉 董仲舒 认为每一王朝都有一个‘统’,这个‘统’是受命於天的…… 周 得‘赤统’,以建子之月为正月,色尚赤。”
《國語辭典》:耆儒硕德(耆儒碩德)  拼音:qí rú shí dé
年老德高望重的儒者。唐。张九龄〈论教皇太子状〉:「必使耆儒硕德,为之师保。」也作「耆儒硕老」、「耆儒硕望」。
《國語辭典》:诗云子曰(詩云子曰)  拼音:shī yún zǐ yuē
诗,《诗经》;子,孔子。「诗云子曰」泛指儒家经书上的言论。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你这般攀今揽古分甚枝叶,我跟前使不著你之乎者也,诗云子曰。」《儒林外史》第一四回:「怪不得人说你们『诗云子曰』的人难讲话!这样看起来,你好像『老鼠尾巴上害疖子,出脓也不多!』」也作「子曰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