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精密  拼音:jīng mì
1.精致细密。《三国志。卷四四。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姜维》:「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论说》:「并师心独见,锋颖精密,盖人伦之英也。」
2.精巧周密。如:「刺绣是一种精密的手工艺。」清。徐珂《清稗类钞。工艺类。制陶器》:「所用器具不甚精密,矩车、规车,以别大小方圆,篦子、明针,以事剔括范律,绝无模型。故器之形状大小欲求一律,全恃手势之适当也。」
《漢語大詞典》:深察
(1).谓洞察幽微。史记·孔子世家:“聪敏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议人者也。”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王身端行治,温仁恭俭,篤敬爱下,明知深察。”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三章:“ 平市 各校,对于时事迭有表示其爱国之热诚,政府及社会均已深察。”
(2).深入考察;仔细观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此二体者,安危之明要也,贤主所留意而深察也。”三国志·魏志·崔琰传:“此又近者之得失,不可不深察也。”
《國語辭典》:审察(審察)  拼音:shěn chá
1.详细勘验检查。如:「审察提案」、「审察属实」。也作「审查」。
2.详细观察。如:「审察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
《國語辭典》:静言(靜言)  拼音:jìng yán
巧言。《书经。尧典》:「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國語辭典》:洗眼  拼音:xǐ yǎn
比喻仔细辨视。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洗眼看轻薄,虚怀任屈伸。」唐。章孝标 及第后寄广陵故人诗:「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
《國語辭典》:搜索  拼音:sōu suǒ
搜寻探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谢公时,兵厮逋亡,多近窜南塘,下诸舫中;或欲求一时搜索,谢公不许。」
《國語辭典》:蒐索  拼音:sōu suǒ
搜寻索求。《左传。隐公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句下晋。杜预。注:「蒐索择取不孕者。」
《國語辭典》:精选(精選)  拼音:jīng xuǎn
精心挑选。《儒林外史》第一三回:「本坊敦请处州马纯上先生精选三科乡会墨程。凡有同门录及朱卷赐顾者,幸认嘉兴府大街文海楼书坊不误。」
《漢語大詞典》:究观(究觀)
仔细观察。史记·封禅书:“入寿宫,侍祠神语,究观方士祠官之意。” 宋 叶适 《终论七》:“故臣愿陛下究观古今之变,尽利害之情,而得其难易之实。” 清 曾国藩 《箴言书院记》:“窃尝究观夫天之生斯人也,上智者不常,下愚者,亦不常,扰扰万众,大率皆中材耳。”
《国语辞典》:细嚼(细嚼)  拼音:xì jiáo
1.将食物嚼碎。如:「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否则容易消化不良。」《醒世姻缘传》第一○○回:「胡无翳亲手从袖中取出从四川带来的一块药,咬下指顶一块,放在口中细嚼。」
2.仔细品味。《红楼梦》第二九回:「原来他二人竟从未听见过『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这句俗语,如今忽然得了这句话,好似参禅的一般,都低头细嚼这句的滋味。」
《國語辭典》:研究  拼音:yán jiù
1.穷究、探索。唐。李山甫〈古石砚〉诗:「凭君更研究,何啻直千金。」《元史。卷一四○。铁木儿塔识传》:「铁木儿塔识天性忠亮,学术正大,伊洛诸儒之书,深所研究。」
2.商量、考虑。如:「这件事我们必须再研究一下。」
3.仔细询问。《聊斋志异。卷八。褚生》:「既起,见褚生在旁,惚惚若梦,屏人而研究之。」
《漢語大詞典》:谛观(諦觀)
审视,仔细看。百喻经·伎儿著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时行伴中从睡寤者,卒见火边有一罗刹,竟不諦观,捨之而走。”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六:“予登 罗汉阁 ,取 禪月 亲作本諦观竟日,其间有极破碎糜烂者,笔法高妙,相貌古怪。” 清 谭嗣同 《仁学》十三:“今夫目力所得而諦观审视者,不出寻丈,顾谓此寻丈遂足以极天下之所至,无復能有餘,而一切因以自画,则鲜不谓之大愚。” 郭沫若 《雄鸡集·关于白乐天》:“便以一种‘爱真能助’的心情,而生出了所谓谛观,不愿意在旧社会中随波逐流而超然自适。”
《國語辭典》:端详(端詳)  拼音:duān xiáng
详细察看。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端详这文册,那厮乱纲常当合败。」《文明小史》第一回:「知府取过来仔细端详过一回,骂了一声:『胡说!』」
《漢語大詞典》:周视(周視)
(1).巡视。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循行国邑,周视原野,修利隄防。”
(2).谓仔细察看。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蔡少霞:“於是 少霞 方更周视,遂为鹿幘人促之,怱遽而返,醒然遂寤。” 邹鲁 《中国同盟会·略地规则》:“防火害。命巡查周视,以防火警。”
《国语辞典》:细问(细问)  拼音:xì wèn
仔细询问。《红楼梦》第一四回:「凤姐见昭儿回来,因当著人未及细问贾琏,心中自是记挂。」也称为「细询」。
《漢語大詞典》:熟议(熟議)
仔细计议。 宋 范仲淹 《耀州谢上表》:“儻朝廷欲雪边将之耻,当振皇威,大加讨伐,亦繫朝廷熟议,必持重缓图之。”宋史·苏辙传:“ 安石 出青苗书,使 辙 熟议,曰:‘有不便,以告勿疑。’”金史·杲传:“俟秋大举,更当熟议,见可则行。”
分類:仔细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