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甸邑
(1).京师附近的县邑。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伏以崇陵仙寝,復土纔终,甸邑疲人,休功未几,今又重劳营奉,朕所哀矜。”
(2).治理县邑。 唐 刘禹锡 《酬郑州权舍人见寄二十韵》:“甸邑叨前列,天臺媿后行。”自注:“鄙人离 渭南 主簿十年,舍人方尉此邑。”
《漢語大詞典》:松盆
旧时京师祭岁以松枝燎院的习俗。 清 于敏中 等日下旧闻考·风俗:“除夕五更焚香楮,送玉皇上界,迎新灶君下界……夜以松柏枝杂柴燎院中,曰松盆,熰岁也。”
分類:京师习俗
《漢語大詞典》:南粮(南糧)
明 清 时从 江苏 、 浙江 等南方数省征集并由水道运至京师的粮食。明史·食货志三:“初,运粮京师,未定额。 成化 八年,始定四百万石,自后以为常,北粮七十五万五千六百石,南粮三百二十四万四千四百石。”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 乌大爷 ,因是奉旨到 通州 一带查南粮去了,不得来。”
《漢語大詞典》:外僚
在京师以外任职的官吏。 清 尹耕云 《致曾国藩书》:“何况 耕云 以久遭屏斥之身,浮沉外僚,但丐斗升之禄以活妻子者,更何敢摇唇鼓舌以议天下事乎?”
《國語辭典》:白粮(白糧)  拼音:bái liáng
白米。明、清两代京师向江、浙各地所徵的米粮,称为「白粮」。
《漢語大詞典》:丽正门(麗正門)
宋 元 时京师内城的正南门。 宋 周必大 玉堂杂记卷上:“戊辰,百执事冒雨入 丽正门 ,过后殿,请皇帝致斋。” 元 宋褧 《得周子善书问京师事及贱迹以绝句十首奉答》之四:“ 至公堂 下鱼鳞屋, 丽正门 前蜗壳居。”自注:“四方进士来试南宫者,率皆僦居 丽正门 外。”
《漢語大詞典》:福田院
宋 代京师所设收养老幼残疾贫民的救济院。 宋 赵善璙 《自警篇·济人》:“朝廷自 嘉祐 以前诸路皆有广惠仓以救恤孤贫,京师有东西福田院以收养老幼废疾,至 嘉祐 八年增置城南北福田院,共为四院。”
《漢語大詞典》:赤尉
指京师所治县的县尉。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诗:“勿嫌法官未登朝,犹胜赤尉长趋尹。”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陵压:“ 严安之 、 崔谭 俱为赤尉,力行猛政。”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地理:“ 唐 有赤尉,谓畿县尉也。”参见“ 赤县 ”。
分類:京师县尉
《國語辭典》:赤县(赤縣)  拼音:chì xiàn
赤县神州的简称。参见「赤县神州」条。南朝梁。江淹〈游黄檗山〉诗:「南州饶奇怪,赤县多灵仙。」
分類:赤县京都
《國語辭典》:班兵  拼音:bān bīng
编制于部队班建制内的士兵。
《國語辭典》:班军(班軍)  拼音:bān jūn
1.退兵。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2.轮班留守或上调京师执勤的军队。《明史。卷九○。兵志二》:「班军者,卫所之军番上京师,总为三大营者也。」
《國語辭典》:九老会(九老會)  拼音:jiǔ lǎo huì
宋朝李昉年老罢相,居京师,慕白居易与八位老人一同宴游之举,与张好问、李运、宋琪、武允成、赞宁、魏丕、杨徽之、朱昂宴集,称为「九老会」。见宋。洪迈《容斋四笔。卷一二。至道九老》。
《漢語大詞典》:九老图(九老圖)
唐 白居易 与 胡杲 、 吉皎 、 刘真 、 郑据 、 卢贞 、 张浑 年老退居 洛阳 ,曾作尚齿之会,并各赋诗记其事。时为 会昌 五年二月二十四日。其年夏, 李元爽 及僧 如满 亦告老归 洛 ,因作九老尚齿之会,并书姓名、年齿,绘其形貌,题为九老图。后传世姓名不一。见 唐 白居易 《九老图诗序》唐诗纪事卷四九。后因以“九老图”为告老还乡者聚会之典。 元 刘从益 《送仪提点西归》诗:“自断平生不问天,拂衣归去任吾年。五侯鯖饱无多味,九老图成又一传。”
分類:白居易
《漢語大詞典》:番下
唐 代府兵定期轮流到京师担任宿卫期满归来之称。新唐书·选举志上:“三卫番下日,愿入学者,听附国子学、太学及律馆习业。”
《漢語大詞典》:尘宵(塵宵)
魏文帝 曹丕 爱妃 薛灵芸 将至京师,帝以文车十乘迎之,灯火照耀数十里,车马塞路,扬尘遮蔽星月,当时人称此盛况为“尘宵”。见 晋 王嘉 拾遗记·魏
《漢語大詞典》:十望
唐 开元 中,定州的等级,除京师附近的四州为四辅外,其余依次为:六雄,十望,十紧及其他上、中、下州。十望,指 宋 、 亳 、 滑 、 许 、 汝 、 晋 、 洺 、 虢 、 卫 、 相 等十州。旧唐书·韦处厚传:“及 处厚 秉政,復奏置六雄、十望、十紧、三十四州别驾以处之,而清流不杂,朝政清肃。”参阅通典·职官十五
《國語辭典》:把总(把總)  拼音:bǎ zǒng
1.职官名。始于明代,清代定为正七品武职,以把总为武官之末级,位在千总下。明。周后俊《红梅记》第二四出:「大将军,小把总,自誇能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那位太太也不由得总巡做主,硬把这位小姐许配了他。又拿他自家的私蓄钱,托他的舅爷,同他女婿捐了个把总。」
2.从前对具有特殊技能者的尊称。《醒世姻缘传》第三三回:「既是请先生,还得盖个书房哩!就仗赖沈把总你来拾掇拾掇罢。」
《國語辭典》:班军(班軍)  拼音:bān jūn
1.退兵。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2.轮班留守或上调京师执勤的军队。《明史。卷九○。兵志二》:「班军者,卫所之军番上京师,总为三大营者也。」
《漢語大詞典》:班操
指 明 时卫所军队轮班上京师操练的制度。明史·兵志二:“﹝ 万历 ﹞四十年,给事中 麻僖 请恤班操之苦。”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兵制一:“ 中都 、 大寧 、 山东 、 河南 附近衞所,轮班上操,春班以三月至八月还,秋班以九月至二月还,有月粮,有行粮,一人兼二人之食,是岁有二十餘万不耕而食之军矣。此又衞所之制破坏於班操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