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02,分4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龟鹤
龟趺
神龟
龟龙
龟兹
龟鉴
龟蛇
龟坼
龟毛
龟手
龟兆
龟龄
龟文
龟策
龟堂
《國語辭典》:龟鹤(龜鶴)  拼音:guī hè
龟、鹤均为长寿的动物。比喻长寿。《抱朴子。内篇。论仙》:「谓生必死,而龟鹤长存焉。」
《國語辭典》:龟趺(龜趺)  拼音:guī fū
刻有龟形的碑台。唐代葬礼,五品以上螭首龟趺。
分類:龟形
《漢語大詞典》:神龟(神龜)
(1).传说中称有灵异的龟。庄子·秋水:“ 楚 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马龙出而大兴,神龟见而《洪范》燿。”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一·水龟:“在水曰神龟……后世不分山泽水火之异,通以小者为神龟。”
(2).水龟的别称。中医用以制作龟甲入药。
《漢語大詞典》:龟龙(龜龍)
(1).龟和龙。古人以为均是灵物。礼记·礼运:“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汉 蔡邕 《郭泰碑》:“犹百川之归巨海,鳞介之宗龟龙也。” 唐 李白 《化城寺大钟铭》:“丞尉等并衣冠之龟龙,人物之标準。”新唐书·崔仁师传:“ 液 字 润甫 ,尤工五言诗, 湜 ( 崔湜 )嘆,因字呼曰:‘ 海子 ,我家龟龙也!’”
(2).比喻杰出人物。
(3).指 汉武帝 时的龟文钱币和龙文钱币。 汉 桓宽 盐铁论·错币:“其后稍去旧币,更行白金龟龙。民多巧新币。币数易而民益疑。”参阅汉书·食货志下
《國語辭典》:龟兹(龜茲)  拼音:qiū cí
国名。汉代西域国之一。
《國語辭典》:龟鉴(龜鑑)  拼音:guī jiàn
龟,龟甲。鉴,镜子。龟甲可占卜吉凶,镜子可照见美丑。比喻警戒和反省。《宋史。卷三一六。包拯传》:「又列上唐魏郑公三疏,愿置之坐右,以为龟鉴。」也作「龟鉴」。
《漢語大詞典》:龟镜(龜鏡)
龟可卜吉凶,镜能别美丑,因以比喻可供人对照学习的榜样或引以为戒的教训。隋书·魏澹传:“五帝之圣, 三代 之英,积德累功,乃文乃武,贤圣相承,莫过 周 室,名器 后稷 ,追諡止於三王,此即前代之茂实,后人之龟镜也。” 宋 孔平仲 续世说·直谏:“ 则天 璽书尉諭之曰:‘卿云:“ 吕后 见嗤於后代, 禄 产 貽祸於 汉 朝。”初闻此语,寧不惘然,静而思之,是为龟镜。’”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后汉书十·党锢传总叙:“两 汉 风俗之变,上下四百年间,瞭如指掌,下之风俗成于上之好尚,此可为百世之龟镜。”参见“ 龟鑑 ”。
《漢語大詞典》:龟蛇(龜蛇)
(1).龟和蛇。古人常将此二物绘于旗上,以为能消灾避害。《周礼·春官·司常》:“龟蛇为旐。” 郑玄 注:“龟蛇象其扞难辟害也。” 贾公彦 疏:“龟有甲能扞难,蛇无甲,见人避之,是避害也。”按, 清 王引之 以为“龟蛇”当为“龟旐”之误。参见“ 龟旐 ”。《参同契》卷下:“雄不独处,雌不孤居, 元武 龟蛇,蟠紏相扶。”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九:“ 祥符 间避 圣祖 讳,始改 玄武 为 真武 ……后兴 醴泉观 ,得龟蛇,道士以为 真武 现,绘其像为北方之神,披髮黑衣,仗剑踏龟蛇,从者执黑旗,自后奉事益严。”参见“ 玄武 ”。
(2).神名。即 玄武 。
(3). 龟山 和 蛇山 的并称。在今 湖北省 武汉市 。 龟山 在 汉阳 , 蛇山 在 武昌 ,两山隔 江 对峙。古为扼守 江 汉 要塞。 武汉长江大桥 即建于两山间。 毛泽东 《水调歌头·游泳》词:“风檣动, 龟 蛇 静,起宏图。”
《國語辭典》:玄武  拼音:xuán wǔ
1.北方的神,即今道教所奉祀的真武大帝,宋代因避讳改玄为真。又因其居北方,北方属水,故一说为水神。《后汉书。卷二二。王梁传》:「玄武,水神之名。」唐。章怀太子。注:「玄武,北方之神,龟蛇合体。」
2.星座名。由位于北方的斗、牛、女、虚、危、室、壁等七宿组成。即今西洋的人马、宝瓶、摩羯等星座。
《國語辭典》:龟坼(龜坼)  拼音:guī chè
1.天旱田裂,如龟甲般的纹路。如:「接连好几个月不下雨,田地龟坼,植物也枯死了。」
2.古占卜名。
《漢語大詞典》:龟毛(龜毛)
见“ 龟毛兔角 ”。
《國語辭典》:龟毛兔角(龜毛兔角)  拼音:guī máo tù jiǎo
1.佛教用语。龟没有毛,兔没有角。仅有其名而无其实。佛典常用以譬喻空理。《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汝不著者为在?为无?无则同于龟毛兔角。」
2.战事将起的徵兆或预警。语本晋。干宝《搜神记》卷六:「商纣之时,大龟生毛,兔生角,兵甲将兴之象也。」
《國語辭典》:龟手(龜手)  拼音:jūn shǒu
手因寒冻或乾燥而皮肤破裂。《庄子。逍遥游》:「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西昆酬唱集。卷下。宋。刘筠。许洞归吴中诗》:「荆山待价何忧晚,龟手犹期裂地酬。」
《國語辭典》:龟兆(龜兆)  拼音:guī zhào
古代占卜时,灼烧龟甲所产生的裂纹。依此裂纹,可以作为预测吉凶的徵兆。《左传。昭公五年》:「龟兆告吉,曰:『克可知也。』」
《國語辭典》:龟龄(龜齡)  拼音:guī líng
比喻长寿。如:「龟龄鹤寿」。
分類:长寿灵物
《國語辭典》:龟文(龜文)  拼音:guī wén
1.龟背上的纹理。如:「龟文鸟迹」。也作「龟纹」。
2.如龟壳般的花纹。商周时代有以龟文作器物上的纹饰。也作「龟纹」。
《國語辭典》:龟策(龜策)  拼音:guī cè
龟甲和蓍草,为古时占卜吉凶的用具。指占卜。《楚辞。王逸。卜居》:「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事。」《史记。卷一二八。褚少孙补龟策传》:「百僚荡恐,皆曰龟策能言。」也作「龟筴」。
《骈字类编》:龟堂(龟堂)
宋 陆游 秋兴十二首 其八 白头始访金丹术,莫笑龟堂见事迟。
宋 陆游 龟堂 莫笑龟堂陋,生涯实有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