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3,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边海
外烟
沉没
凫渚
海湾
地表
雁渚
病休
下浮
寒洲
绿洲
捧杯
投向
双扶
马江
《漢語大詞典》:边海(邊海)
(1).靠海,临海。南齐书·刘善明传:“郡境边海,无树木。”南史·萧勱传:“ 广州 边海,旧饶,外国舶至,多为刺史所侵,每年舶至不过三数。”
(2).近陆地的海。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 廉州 边海中有洲岛,岛上有大池。”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四:“岂復欲观神仙於 瀛洲 ,求 安期 於边海,释金輅而顾云舆,弃文驥而求飞龙哉?”
(3).海边。 唐 武元衡 《送严绅游兰溪》诗:“ 剡岭 穷边海,君游别岭西。” 唐 张乔 《望巫山》诗:“边海故园荒后卖,入关玄髮夜来衰。”
(4).指我国西北靠近 青海湖 地方。后汉书·西羌传·羌无弋爰剑:“至 王莽 辅政,欲燿威德,以怀远为名,乃令译讽旨诸 羌 ,使共献 西海 之地,初开以为郡,筑五县,边海亭燧相望焉。”
(5).边远。 三国 魏 曹植 《泰山梁甫行》:“剧哉边海民,寄身於草野。” 黄节 注:“尔雅: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疏引 孙炎 云:海之言晦,晦闇於礼义也。荀子·王制篇 杨倞 注曰:海谓荒晦絶远之地,不必至海水也。然则此诗言边海,谓边远耳。” 明 冯梦龙 《风流梦·二友言怀》:“先祖 柳州公 ,与你家 昌黎公 ,俱是饱学才子,却也时运不利,一箇贬在 潮阳 ,一箇贬在 柳州 ,都是边海烟瘴地方。”
《国语辞典》:外烟(外烟)  拼音:wài yān
大陆地区指外国的香烟。如:「禁止无證经营外烟。」
《國語辭典》:沉没(沉沒)  拼音:chén mò
1.没入水中。《南史。卷三七。沈庆之传》:「夜尝风浪,米船沉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等夜静时,凿穿了船底,由他沉下去,便报了个沉没。」
2.埋没而不能出头。《南史。卷一三。宋宗室及诸王传上。临川烈武王道规传》:「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闻者,安可数哉?」唐。韩愈 答刘秀才论史书:「夫圣唐钜迹,及贤士大夫事,皆磊磊轩天地,决不沉没。」
《漢語大詞典》:凫渚(鳧渚)
(1). 汉 梁孝王 兔园 中的渚名。西京杂记卷二:“﹝ 兔园 园中﹞又有 鴈池 ,池间有 鹤洲 、 鳧渚 。”
(2).野鸭栖息的水中小块陆地。 唐 王勃 《滕王阁诗序》:“鹤汀鳧渚,穷岛屿之縈廻。”
《國語辭典》:海湾(海灣)  拼音:hǎi wān
三面被陆地包围的海域。如垦丁南湾。
《國語辭典》:地表  拼音:dì biǎo
1.地球的表面。包括平原、盆地、高山、湖泊、海洋等高低起伏的地形。如:「卫星拍摄出地表起伏的壮丽景色。」
2.地面。南朝宋。谢庄〈月赋〉:「若夫气霁地表,云敛天末。」
《漢語大詞典》:雁渚
指雁常栖息的水中小块陆地。 唐 宋之问 《发藤州》诗:“泛舟依雁渚,投馆听猿鸣。” 宋 吴文英 《绛都春》词:“春来雁渚,弄艷冶、又入垂杨如许。” 金 梦庵 《齐天乐》词:“鸥汀雁渚,记仿佛当年,暗经行处。”
《国语辞典》:病休  拼音:bìng xiū
大陆地区指因病在家休养,不上班。
《国语辞典》:下浮  拼音:xià fú
大陆地区指价钱向下浮动。
《漢語大詞典》:寒洲
称秋冬的水中可居的陆地。 南朝 宋 鲍照 《望水》诗:“苕苕岭岸高,照照寒洲爽。”
《國語辭典》:绿洲(綠洲)  拼音:lǜ zhōu
1.草木茂盛的沙洲。唐。玄宗〈春台望〉诗:「初莺一一鸣红树,归雁双双去绿洲。」
2.沙漠中水草丰茂的地区。
《国语辞典》:捧杯  拼音:pěng bēi
大陆地区指比赛得冠军。
《国语辞典》:投向  拼音:tóu xiàng
1.投奔,多指谋生的路子和能赚钱的工作。
2.大陆地区指投资方向。
《国语辞典》:双扶(双扶)  拼音:shuāng fú
大陆地区指扶持农村中的优抚对象和贫困户的简称。
《国语辞典》:马江(马江)  拼音:mǎ jiāng
城市名。位于大陆地区福建省闽侯县东南鼓山下,为军港,本名为马渎江。清光绪十年中法之战,两方海军于此交战,互有胜负,世称马江之役。也称为「马头江」、「马尾」、「马尾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