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寄递(寄遞)  拼音:jì dì
寄托邮局宅急便等机构递送邮件或物品。如:「由于服务业力争上游,改进业务,寄递邮件或物品非常迅速。」
《国语辞典》:快递(快递)  拼音:kuài dì
迅速递送、传达。如:「快递信」。
《漢語大詞典》:蜚翘(蜚翹)
指禽类的尾羽。旧时插在书信上,以示需迅速递送。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征途》:“叠骑逡巡,蜚翘插书无定準。”
《國語辭典》:火票  拼音:huǒ piào
1.清代递送紧急公文的凭證。清。徐珂《清稗类钞。物品类。火票》:「凡马递公文,皆用兵部凭證,令沿途各驿接递,谓之火票。」
2.旧时官府逮捕犯人的文书。《活地狱》第一三回:「立刻提笔将禀词批准,另出一张火票,签差一名王升,协同本图地保,前往该乡拿人。」
《國語辭典》:邮件(郵件)  拼音:yóu jiàn
由邮局人员递送的信件、包裹等物。
《漢語大詞典》:通递(通遞)
传达递送。《绿野仙踪》第三七回:“凡远年近岁,官场私际中有一点嫌怨者,必要差人通递消息。” 清 沈葆桢 《覆奏洋务事宜疏》:“查 中国 海江,年来盗氛欠靖, 倭 番搆畔,通递文报,装运援兵。”
分類:传达递送
《國語辭典》:通信员(通信員)  拼音:tōng xìn yuán
1.采集外地新闻,利用各种通讯方法,随时记述所见所闻给报馆的人。也称为「通信员」。
2.部队、机关中担任递送公文等联络工作的人员。
《國語辭典》:通讯员(通訊員)  拼音:tōng xùn yuán
采集外地新闻,利用各种通讯方法,随时记述所见所闻给报馆的人。也称为「通信员」。
《漢語大詞典》:小袋
用于装物或运物的小包。例如:子弹袋;烟叶袋。
;特指递送头等邮件或外交信函的、有封口装置的袋子
小而薄的包装用物(如信封或扁平的袋)
常指皮革或帆布制平底、附有背带的小包
《国语辞典》:提塘  拼音:tí táng
职官名。清代各省设于京城,负责往来递送公文。《清会典。卷五一。兵部。驻京提塘》:「驻京提塘官十有六人,掌递部院官文书,送敕印以达于本官,凡事件传钞者则刊发。」
《国语辞典》:平邮(平邮)  拼音:píng yóu
普通邮件。包括信件与包裹,是邮局邮寄服务中未经加快处理递送时间的一种平常邮件。
《国语辞典》:限时信(限时信)  拼音:xiàn shí xìn
递送所须时间较平信为短的信件。
《漢語大詞典》:跑信
递送信件。《老残游记》第七回:“那多餘的五六个人,为的是本县轿子前头摆摆威风,或者接差送差,跑信等事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