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贫破(貧破)
(1).使贫穷破败。《汉书·赵充国传》:“又因排折 羌 虏,令不得归肥饶之墬,贫破其众,以成 羌 虏相畔之渐。” 宋 司马光 《乞免永兴军路青苗助役钱札子》:“臣伏见先所散青苗钱,贫破百姓,为害不细。”
(2).贫穷破败。 唐 李德裕 《论丧葬逾制疏》:“生产储蓄,为之皆空,习以为常,不敢自废,人户贫破,抑此之由。”
分類:贫穷破败
《漢語大詞典》:贫旅(貧旅)
旅居而贫。亦指贫穷的旅居者。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一·慧远:“精思讽持,以夜续昼;贫旅无资,緼纊常闕。” 清 方文 《腊八前一日访张瑶星松风阁小饮》诗:“又復治酒饌,寒宵供客餤;好事故应尔,贫旅何能堪。” 清 文方 《人日饮汪瑞卿宅兼别实公枚臣》诗:“时有双鱼餉贫旅,还将斗酒醉春风。”
分類:旅居贫穷
《漢語大詞典》:贫阨(貧阨)
亦作“ 贫厄 ”。 贫穷困厄。 汉 王符 潜夫论·赞学:“贫阨若彼,而能进学若此者,秀士也。”法苑珠林卷六二引 汉 刘向 《孝子传》:“ 舜 父在家贫厄,邑市而居。” 清 唐甄 潜书·格定:“贫阨道心生,富豫道心亡。”
《漢語大詞典》:贫褊(貧褊)
贫穷窘迫。 唐 白居易 《寄元九》诗:“怜君为謫吏,穷薄家贫褊。”
分類:贫穷窘迫
《漢語大詞典》:窭艰(窶艱)
亦作“ 窶囏 ”。 贫穷艰难。 清 方苞 《台拱冈墓碣》:“自 棠邑 迁 金陵 ,益窶艰。” 清 冯桂芬 《万母徐太恭人六十寿序》:“矢志守节,窶囏憔悴,殆非人境。”
分類:贫穷艰难
《國語辭典》:细酸(細酸)  拼音:xì suān
元时对秀才的讥称,意谓卑微寒酸。清。焦循《剧说》卷一:「庄岳委谈云:『世谓秀才为措大,元人以秀才为细酸。』」
《漢語大詞典》:寒劣
(1).贫穷或地位低下的人。《晋书·庾翼传》:“大较 江 东政,以傴儛豪强,以为民蠹,时有行法,輒施之寒劣。”资治通鉴·晋康帝建元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寒者,衰冷无气燄也。劣者,卑弱在人下也。”
(2).指贫贱。 宋 范成大 《次韵朱严州从李徽州乞牡丹》:“两侯好事洗寒劣,寳槛移春入燕香。”
《漢語大詞典》:贫微(貧微)
(1).贫乏微薄。 南朝 梁 何逊 《仰赠从兄兴宁寘南》诗:“宗派已孤狭,财产又贫微。”
(2).贫穷微贱。 元 王恽 《题辽太师赵思温族系后》:“近代公侯将相之后,方一再传,溷跡閭阎,甘心贫微,故家遗族,懵然不知者多矣。”
《漢語大詞典》:贫狭(貧狹)
(1).贫瘠迫窄。周书·裴宽传:“ 关中 贫狭,何足可依,勿怀异图也。”
(2).贫穷窘困。《佛说过去世佛分卫经》:“子年七岁,家復贫狭。”新唐书·李勉传:“ 勉 少贫狭,客 梁 宋 ,与诸生共逆旅。”
(3).迫促惶遽。与从容自如相对。 清 黄宗羲 《翰林院庶吉士子一魏先生墓志铭》:“甲戌,葬 忠节 ,迎 蕺山夫子 题主,会葬者千人, 子一 布置闲通,不露贫狭。”
《漢語大詞典》:贫宗(貧宗)
贫穷的同宗族人。
《漢語大詞典》:贫吏(貧吏)
贫穷的官吏。 宋 张孝祥 《抚州陈知府启》:“贫吏乾没,既不哀杼柚之空;齐民无聊,皆去为囊橐之盗。” 明 李开先 《东皋魏省祭合葬墓志铭》:“ 东皋 之寧为此而勿为彼者,盖公心直道,不忍少变,兼知贪墨一点,终身洗之不浄也;为贫吏、廉吏,胜似贪吏、富吏多矣。”
分類:贫穷官吏
《漢語大詞典》:贫惰(貧惰)
指贫穷怠惰的人。 晋 潘岳 《西征赋》:“凡厥寮司,既富而教,咸帅贫惰,同整檝櫂,收罟课获,引缴举效。”
《漢語大詞典》:贫煎(貧煎)
贫穷困迫,生计艰难。 南朝 齐 萧子良 《净住子净行法门·十种惭愧门》:“而终贫煎,无物賑给。”法苑珠林卷一一○引阿育王经:“我今贫煎,当作何计?”
《漢語大詞典》:穷亲(窮親)
贫穷的亲戚。 唐 李商隐 《杂纂》:“遣不去无赖穷亲。”红楼梦第六回:“俗语儿説的好,‘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呢,何况你我。”
分類:贫穷亲戚
《漢語大詞典》:宵壤
指贫穷落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