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3,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本位
公两
时点
数墨
计费
细算
计时
程功
量地
一铺
开数
日息
訾省
公钱
无赀
《國語辭典》:本位  拼音:běn wèi
1.本身、自身。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八。宫中诞育仪例略》:「宫中凡阁分有娠,将及七月,本位医官由内东门司及本位提举官奏闻门司特奏。」《醒世恒言。卷二三。金海陵纵欲亡身》:「有胜哥者,身体雄壮若男子,给侍阿里虎本位。」
2.货币制度的基本单位或货币价值的计算标准。如:「金本位」。《清史稿。卷二五。宣统本纪》:「国币单位,定名曰圆。暂就银为本位,以一圆为主币,重库平七钱二分。」
3.自身所在的岗位、单位。《书经。顾命》:「兹既受命还。」汉。孔安国。传:「此群臣已受赐命,各还本位。」
《國語辭典》:本位主义(本位主義)  拼音:běn wèi zhǔ yì
无论在任何情况,皆以一己所知所学的事物与工作权益为前提,不顾整体利益,强调其偏私之见。
《国语辞典》:公两(公两)  拼音:gōng liǎng
量词。计算重量的单位。公制一公两等于十分之一公斤。也称为「两」。
《漢語大詞典》:时点(時點)
时间上的某一瞬时。如某日零点正。计算人口、物资储备等,都是就一个时点而言的。
《漢語大詞典》:数墨(數墨)
计算书本上的文字。比喻读书不推究义理,在字里行间讨生活。 宋 朱熹 《易》诗之一:“须知三絶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剪灯馀话·青城舞剑录》:“夫循行数墨,呫嗶呻吟,儒之土苴。”
《国语辞典》:计费(计费)  拼音:jì fèi
计算费用。如:「这座停车场采人工计费。」
分类:计算费用
《国语辞典》:细算(细算)  拼音:xì suàn
仔细计算。《文明小史》第四○回:「子由拿著片帐要他细算,说我们吃这点儿东西也不至于这么贵。」
分类:仔细计算
《国语辞典》:计时(计时)  拼音:jì shí
计算时间,按照时间计算。如:「一般的停车场,大多是计时收费的。」《醒世姻缘传》第八八回:「韦美按日供柴,计时送米。」
《漢語大詞典》:程功
衡量功绩;计算完成的工作量。礼记·儒行:“儒有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程功积事,推贤而进达之。” 陈澔 集说:“ 应氏 曰:程算其功,积累其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六则兴造之臣,取其程功节费,开略有术。” 章炳麟 《四惑论》:“又有三人,一画花木,一操会计,一编谱表,终日程功,其劳相等。”
《漢語大詞典》:量地
(1).丈量土地。礼记·王制:“量地远近,兴事任力。”
(2).谓计算土地。汉书·文帝纪:“度地非益寡,而计民未加益;以口量地,其於古犹有餘,而食之甚不足者,其咎安在?”
《漢語大詞典》:一铺(一鋪)
(1).旧时计算驿程的基本单位, 清 以十里为“一铺”。 清 顾炎武 日知录·驿传:“今时十里一铺,设卒以递公文。”
(2).用于塑像或壁画,犹言一尊、一壁。 唐 黄滔 《灵山塑北方毗沙门天王碑》:“於是於 开元寺 之 灵山 ,塑北方 毗沙门 天王一铺。”
(3).一张床铺。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公子便在父亲屋里小牀上另打一铺睡下。”
《国语辞典》:开数(开数)  拼音:kāi shù
计算纸张大小的名称。将全开纸张依一定方式切割成数等分,此等分数即为开数。如全开纸的四分之一即为四开。如:「这本书的开数是二十四开。」
《漢語大詞典》:日息
(1).日日生长。 汉 焦赣 《易林·泰之小过》:“桃李花实,累累日息。” 宋 张载 《正蒙·乾称下》:“益物必诚,如天之生物,日进日息。” 王夫之 注:“息,长也。” 清 唐甄 潜书·富民:“ 吴 乡之民,编蓑织席,皆至微之业也。然而日息岁转,不可胜算。”
(2).按日计算的利息。也称日利。日息率按本金的万分之几表示,通常称日息几厘几毫。如日息一厘,即本金千元,每日利息一角。
《漢語大詞典》:訾省
(1).谓计算、察核财物。史记·五宗世家:“ 端 心愠,遂为无訾省。府库坏漏尽,腐财物以巨万计,终不得收徙。” 张守节 正义引 颜师古 曰:“訾,财也;省,视也。言不能视録资财。” 清 曾国藩 《新宁刘君墓碑铭》:“所得资财,随手散去,壹以济物为功,息耗都不訾省。”
(2).计虑省察。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知识久去眼,吾行其既远。瞢瞢莫訾省,默默但寝饭。” 朱熹 考异:“《礼记》‘不訾重器’,‘毋訾金玉成器’,注皆云‘思也’。详此,盖以訾为思虑计度之意云。” 宋 叶适 《庄夫人墓志铭》:“ 庄氏 归 立之 二十餘年,一切以劳自当,而奉夫子於学,故 立之 不为訾省而家事自治。”
《国语辞典》:公钱(公钱)  拼音:gōng qián
量词。计算重量的单位。公制一公钱为百分之一公斤。也称为「钱」。
《國語辭典》:无赀(無貲)  拼音:wú zī
无量、无价。《北史。卷九○。艺术传下。李脩传》:「车马金帛,酬赉无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