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伯奇掇蜂
 
相关人物
尹伯奇
 
尹吉甫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言语〉~60~
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南朝梁·刘孝标注引《琴操》曰:「尹吉甫,周卿也,有子伯奇,母死更娶。后妻生子曰伯邽。乃谮伯奇于吉甫,于是放伯奇于野。宣王出游,吉甫从,伯奇乃作歌,以言感之。宣王闻之曰:『此孝子之辞也。』吉甫乃求伯奇于野,而射杀后妻。」
《后汉书》卷六十一〈左周黄列传·黄琼〉~2039~
唐·李贤注引《说苑》曰:「王国子前母子伯奇,后母子伯封。后母欲其子立为太子,说王曰:『伯奇好妾。』王不信。其母曰:『令伯奇于后园,妾过其旁,王上台视之,即可知。』王如其言,伯奇入园,后母阴取蜂十数置单衣中,过伯奇边曰:『蜂螫我。』伯奇就衣中取蜂杀之。王遥见之,乃逐伯奇」
《太平御览》卷五百一十一〈宗亲部一·继母〉~2458~
《琴操》曰:「尹吉甫,周卿也。子伯奇母早亡,吉甫更娶后妻,妻乃谮之于吉甫曰:『伯奇见妾美,欲有邪心。』吉甫曰:『伯奇慈仁,岂有此也。』妻曰:『置妾空房中,君登楼察之。』妻乃取毒蜂缀衣领,令伯奇掇之。于是吉甫大怒,放伯奇于野。宣王出游,吉甫从之,伯奇作歌以感之。宣王闻之,曰:『此放子之辞也。』吉甫乃求伯奇而感悟,遂射杀其妻。」
东汉·蔡邕《琴操·屡霜操》
有子伯奇,伯奇母死,吉甫更娶后妻,生子曰伯封。乃谮伯奇于吉甫曰:「伯奇见妾有美色,然有欲心。」吉甫曰:「伯奇为人慈仁,岂有此也?」妻曰:「试置妾空房中,君登楼而察之。」后妻知伯奇仁孝,乃取毒蜂缀衣领,令伯奇缀之。伯奇前持之,吉甫大怒,放伯奇于野,伯奇编水荷而衣之,采楟花而食之。清朝履霜,自伤无罪见逐,乃援琴而鼓之曰云云。宣王出游,吉甫从之,伯奇乃作歌,以言感之于宣王。宣王闻之曰:「此孝子之辞也。」吉甫乃求伯奇于野而感悟,遂射杀后妻。

简释

伯奇掇蜂:指受人诬陷,父子反目。唐李端《杂歌》:“伯奇掇蜂贤父逐,曾参杀人慈母疑。”

掇蜂:喻离间父子。唐白居易《新乐府·天可度》“劝君掇蜂君莫掇,使君父子成豺狼。”


例句

拾尘掇蜂,疑圣猜贤。 李白 雪谗诗赠友人

伯奇掇蜂贤父逐,曾参杀人慈母疑。 李端 杂歌

劝君掇蜂君莫掇,使君父子成豺狼。 白居易 天可度

掇蜂杀爱子,掩鼻戮宠姬。 白居易 读史五首之四

典故 
相关人物
臧文仲


《春秋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邾人以须句故出师。公卑邾,不设备而禦之。臧文仲曰:「国无小,不可易也。……君其无谓邾小。蜂虿有毒,而况国乎?」

例句

岁在作噩年,铜梁摇虿毒。 吴融 绵竹山四十韵

三衢蜂虿陷城池,八咏龙韬整武貔。 贯休 贺郑使君


《全唐诗》卷五百三十九〈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
知访寒梅过远塘,久留金勒为回肠。谢郎衣袖初翻雪,荀令熏炉更换香。何处拂胸资蝶粉,几时涂额藉蜂黄。维摩一室虽多病,亦要天花作道场【亦舞天花作道场】【案:原注。时余在惠祥上人讲下。故崔落句有梵王宫地罗含宅。赖许时时听法来。】。
典故

《三国志》卷二十九〈魏书·管辂传〉~87~
馆陶令诸葛原迁新兴太守,辂往祖饯之,宾客并会。原自起取燕卵、蜂窠、蜘蛛著器中,使射覆。卦成,辂曰:「第一物,含气须变,依乎宇堂,雄雌以形,翅翼舒张,此燕卵也。第二物,家室倒县,门户众多,藏精育毒,得秋乃化,此蜂窠也。第三物,觳觫长足,吐丝成罗,寻网求食,利在昏夜,此蜘蛛也。」举坐惊喜。
《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一〈华山赋〉~749~
蜂窠联联,起阿房矣。俄而复然,立建章矣。
典故
蜂蕊分香


《全唐诗》卷五百七十六〈惜春词〉
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横塘雨。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愿君留得长妖韶【愿言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秦女含嚬向烟月,愁红带露空迢迢【愁红带露空寥寥】。
典故
帕首腰刀
  
靴刀迎


《全唐文》卷五百五十六〈韩愈十·送郑尚书序〉~5626~
岭之南,其州七十,其二十二隶岭南节度府,其四十馀分四府,府各置帅,然独岭南节度为大府。大府始至,四府必使其佐启问起居,谢守地不得即贺以为礼。岁时必遣贺问,致水土物。大府帅或道过其府,府帅必戎服,左握刀,右属弓矢,帕首●●迎郊。及既至,大府帅先入据馆,帅守屏,若将趋入拜庭之为者;大府与之为让至一再,乃敢改服,以宾主见;适位执爵皆兴拜,不许乃止,虔若小侯之事大国。有大事,咨而后行。隶府之州,离府远者至三千里,悬隔山海,使必数月而后能至。蛮夷悍轻,易怨以变,其南州皆岸大海,多洲岛,帆风一日踔数千里,漫澜不见踪迹。控禦失所,依险阻,结党仇,机毒矢以待将吏,撞搪呼号以相和应,蜂屯蚁杂,不可爬梳,好则人,怒则兽。故常薄其征入,简节而疏目,时有所遗漏,不究切之,长养以儿子;至纷不可治,乃草薙而禽狝之,尽根株痛断乃止。其海外杂国,若耽浮罗、流求、毛人、夷亶之州,林邑、扶南、真腊、于陀利之属,东南际天地以万数,或时候风潮朝贡,蛮胡贾人舶交海中。若岭南帅得其人,则一边尽治,不相寇盗贼杀,无风鱼之灾,水旱疠毒之患,外国之货日至,珠香象犀玳瑁奇物溢于中国,不可胜用。故选帅常重于他镇,非有文武威风、知大体、可畏信者,则不幸往往有事。长庆三年四月,以工部尚书郑公为刑部尚书兼御史大夫往践其任。郑公尝以节镇襄阳,又帅沧景德棣,历河南尹,华州刺史,皆有功德可称道。入朝为金吾将军散骑常侍工部侍郎尚书。家属百人,无数亩之宅,僦屋以居,可谓贵而能贫,为仁者不富之效也。及是命,朝廷莫不悦。将行,公卿大夫士苟能诗者,咸相率为诗以美朝政,以慰公南行之思。韵必以来字者,所以祝公成政而来归疾也。
典故
葛玄蜂

相关人物
葛玄


《神仙传》卷七《葛玄》
葛玄,字孝先,从左元放受《九丹金液仙经》……玄方与客对食,食闭漱口,口中饭尽成大蜂数百头,飞行作声,良久张口,群蜂还飞入口中,玄嚼之,故是饭也。

例句

鱼跳介象鲙,饭吐葛玄蜂。 罗隐 圣真观刘真师院十韵

《漢語大詞典》:蜂蝶
亦作“蠭蜨”。
(1).蜂和蝶。 唐 韩愈 《花岛》诗:“蜂蝶去纷纷,香风隔岸闻。” 宋 梅尧臣 《和杨直讲夹竹花图》:“花留蜂蝶竹有禽,三月 江 南看不足。” 宋 陶谷 清异录·花贼:“ 温庭筠 尝得一句云:‘蜜官金翼使’,偏於知识,无人可属。久之,自联其下,曰:‘花贼玉腰奴’,予以谓道尽蠭蜨。”
(2).旧时常用以借指帮衬风月的人。 明 无名氏 《霞笺记·丽容矢志》:“自许登楼洗艳妆,从他蜂蝶过东墙。”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拒媒》:“俺自有个两全之法,到那边款语商量,柔情索问,做一个閒蜂蝶花里混。”
(3).指寻花问柳贪恋女色的人。 老舍 《四世同堂》八六:“她的诱惑是一片蛛网,要把西洋的蜂蝶都胶住,而后送到集中营去。”
《漢語大詞典》:游蜂(遊蜂)
飞来飞去的蜜蜂。 唐 韩愈 《戏题牡丹》诗:“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宋 梅尧臣 《刑部厅海棠见赠依韵答永叔》之二:“不为游蜂挠,即为狂蝶过。”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捧心》:“怕看窗外游蜂,簷前飞絮,想时候清明初过。”
指飞舞游动的蜜蜂。 唐 沈佺期 《芳树》诗:“啼鸟弄花疏,游蜂饮香遍。” 宋 苏轼 《和孔密州五绝·堂后白牡丹》:“何似后堂冰玉洁,游蜂非意不相干。” 明 陈献章 《赛兰花开》诗之二:“曲栏砌下少人窥,戏蝶游蜂忽满枝。” 清 魏源 《寻梅》诗之三:“月下非梨影,游蜂且息机。”
《國語辭典》:蜂起  拼音:fēng qǐ
形容像蜜蜂成群而起。《三国演义》第九三回:「盗贼蜂起,奸雄鹰扬,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红楼梦》第一回:「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
《國語辭典》:蜂房  拼音:fēng fáng
蜂巢。宋。张先〈汉宫春。红粉苔墙〉词:「运紫檀,剪出蜂房。」
《漢語大詞典》:蜂虿(蜂蠆)
亦作“蠭蠆”。
(1).蜂和虿。都是有毒刺的螫虫。国语·晋语九:“蜹蚁蜂蠆,皆能害人,况君相乎!”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侍御史谓之掐毒,言如蜂蠆去其芒刺也。” 清 唐甄 潜书·全学:“士或遇蠭蠆而色变,触棘刺而失声。”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三:“小小的讥刺可以惨于蜂虿,小小的慰借可以暖于春阳。”
(2).比喻恶人或敌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摧压鲸鯢,抵落蜂蠆。” 唐 杜甫 《遣愤》诗:“蜂蠆终怀毒,雷霆可振威。” 唐 元稹 《授李愿检校司空宣武军节度使制》:“一战而蜂蠆尽歼,不时而梟獍就戮。”
(3).比喻狠毒凶残。《文馆词林》卷六六二引《太宗文皇帝伐辽手诏》:“弑逆其主,酷害其臣,窃据边隅,肆其蜂蠆。”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我国家朝堂,汝安得恣蜂蠆而狼顾耶!” 明张景《飞丸记·故旧存身》:“梟獍狼豺,误触髭髯戟两腮,蜜口生茶蕒,笑脸藏蜂蠆。” 清 郑燮 《焦山别峰庵雨中无事书寄舍弟墨》:“ 始皇 虎狼其心,蠭蠆其性,烧经灭圣,欲剜天眼而浊人心,故身死宗亡国灭,而遗经復出。”
(4).指蜂尾的刺。亦比喻毒害或困难等不大。《好逑传》第一回:“ 铁公子 道:‘蜂蠆小难,若不能为兄排解,则是古有豪杰,今无英雄矣,岂不令 郭解 冷齿?’” 孙中山 《党员要注重宣传的奋斗》:“好像守门的蜂,尾上藏有蜂蠆,知道它的职务,是保护全羣安全的。”
《國語辭典》:黄蜂(黃蜂)  拼音:huáng fēng
动物名。昆虫纲膜翅目胡蜂科。全身黄褐色,细长,约二公分馀。头大,腹部呈纺锤形,翅暗黄褐色而透明,尾端有钩状毒刺。分布在热带及温带地区。
分類:胡蜂昆虫
《國語辭典》:蜂衙  拼音:fēng yá
1.群蜂早晚定时的聚集,如下属参谒长官于衙中,故称为「蜂衙」。宋。李新〈资州邓园〉诗:「蜂衙归去栏干静,江面飞来燕子忙。」元。钱霖〈清江引。梦回昼长帘半捲〉曲:「高歌一壶新酿酒,睡足蜂衙后。」
2.蜂房。元。赵奕〈玉山与郯九成自姑苏来吴兴僧可传邀余陪游弁山之黄龙洞时有紫霞同席遂分韵得花字〉:「龙居潜石洞,花暖护蜂衙。」
《漢語大詞典》:蜂屯
犹蜂聚。 元 陈高 《丁酉岁述怀一百韵》:“处处蜂屯盛,时时豕突狂。” 清 曾国藩 《何君殉难碑记》:“ 长淮 以南, 天柱 内外,所在蜂屯。”
《漢語大詞典》:掇蜂
太平御览卷九五○引 汉 刘向 列女传:“ 尹吉甫 子 伯奇 至孝事后母。母取蜂去毒,繫於衣上, 伯奇 前欲去之,母便大呼曰:‘ 伯奇 牵我。’ 吉甫 见疑之, 伯奇 自死。”后因以“掇蜂”为离间骨肉之典。 晋 陆机 《君子行》:“掇蜂灭天道,拾尘惑 孔 颜 。” 唐 刘禹锡 《上杜司徒书》:“然而於窃鈇而知心目之可乱,於掇蜂而知父子之可间。”旧唐书·高祖纪论:“姦佞由之贝锦,嬖幸得以掇蜂。”
分類:离间骨肉
《漢語大詞典》:虿毒(蠆毒)
蠆尾之毒。亦比喻祸害,毒害。周书·晋荡公护传:“ 护 志在无君,义违臣节。怀兹蠆毒,逞彼狼心。” 唐 司空图 《复安南碑》:“竞蠆毒於蜂宗,扇梟首於鸟俗。”旧唐书·高适传:“陛下因此履 巴山 、 剑阁 之险,而幸 蜀 中,避其蠆毒,未足为耻也。”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三河县辽碑》:“摈斥制外,弹纠司扃,以断蠆毒之尾。”
《國語辭典》:蝶粉蜂黄(蝶粉蜂黃)  拼音:dié fěn fēng huáng
妇女粉面额黄的化妆。唐。李商隐 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诗:「何处拂胸资蝶粉,几时涂额藉蜂黄。」宋。周邦彦〈满江红。昼日移阴〉词:「蝶粉蜂黄都褪了,枕痕一线红生肉。」后比喻为妇女的贞操。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四:「《道藏经》云:『蝶交则粉褪,蜂交则黄退。』周美成词云:『蝶粉蜂黄浑退了』正用此也。而说者以为宫妆,且以退为褪,误矣。」
《漢語大詞典》:蜂窠
亦作“蠭窠”。
(1).即蜂巢。三国志·魏志·管辂传:“第二物,家家倒县,门户众多,藏精育毒,得秋乃化,此蠭窠也。” 宋 范成大 《贺乐丈先生南郭新居》诗:“会令苍苔石,屐齿如蜂窠。”参见“ 蜂巢 ”。
(2).比喻小屋。 宋 苏轼 《赠葛苇》诗:“竹椽茆屋半摧倾,肯向蜂窠寄此生。”
分類:蜂巢小屋
《國語辭典》:蜂巢  拼音:fēng cháo
蜜蜂所造的巢。唐。白居易〈郡中春宴因赠诸客〉诗:「蜂巢与蚁穴,随分有君臣。」
《漢語大詞典》:蜂蚁(蜂蟻,蜂螘)
亦作“ 蜂螘 ”。亦作“蠭蚁”。
(1).蜂与蚁。亦喻地位低微的百姓。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
(2).喻叛乱者。 唐 杜甫 《青丝》诗:“不闻 汉 主放妃嬪,近静 潼关 扫蜂蚁。” 唐 元稹 《加裴度幽镇两道招抚使制》:“昔者区域之中,蜂蚁巢聚。 蔡 有逆孽, 齐 有狡童。” 宋 岳飞 《题永州祁阳县大营驿》:“他日扫清胡虏,復归故国,迎两宫还朝,宽天子宵旰之忧,此所志也,顾蜂蚁之羣岂足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