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腥膻(腥羶)  拼音:xīng shān
1.牛、羊肉刺鼻的气味。
2.肉食、荤菜。《梁书。卷五○。文学传下。刘杳传》:「自居母忧,使长断腥膻,持斋蔬食。」唐。徐夤 溪隐诗:「绝却腥膻胜服药,断除杯酒合延年。」
3.借指入侵的北方游牧民族。明。姚茂良《精忠记》第四出:「率百万之师,决千里之胜,扫荡腥膻,殄灭无遗。」
《國語辭典》:腥风(腥風)  拼音:xīng fēng
带有血腥味的风。唐。韩愈〈叉鱼招张功曹〉诗:「血浪凝犹沸,腥风远更飘。」宋。陆游〈龙洞〉诗:「想当蟠蛰未奋时,腥风逼人云触石。」
《國語辭典》:膻腥(羶腥)  拼音:shān xīng
羊臭及鱼臭。《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手荐鸾刀,漫之膻腥。」
《國語辭典》:血腥  拼音:xiě xīng
1.血液的腥味。《礼记。郊特牲》:「有虞氏之祭也,尚用气;血腥爓祭,用气也。」唐。杜甫〈哀王孙〉诗:「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
2.比喻非常的残酷。如:「这部电影血腥画面太多,不适合儿童观赏。」
《國語辭典》:腥臊  拼音:xīng sāo
1.鱼肉的腥臭味。《周礼。天官。内饔》:「共后及世子之膳羞,辨腥臊膻香之不可食者。」唐。李商隐 楚宫诗:「空归腐败犹难复,更困腥臊岂易招。」
2.比喻污秽丑恶的人或事。《国语。周语上》:「国之将亡,……其政腥臊,馨香不登。」 唐。杜甫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谁云遗毒螫,已是沃腥臊。」
《漢語大詞典》:龙腥(龍腥)
(1).刀剑所带的铁腥味。 唐 李郢 《郢自街西醉归》诗:“銛刀剪裁多鹊媚,细鞘挥拂带龙腥。”
(2).水腥味。
(3).墨之气味。墨称龙宾,故称。《剪灯馀话·武平灵怪录》:“铜雀坠臺成凤咮,玉蟾吐水带龙腥。”参见“ 龙宾 ”。
《漢語大詞典》:龙宾(龍賓)
守墨之神。 唐 冯贽 云仙杂记·陶家瓶馀事:“ 玄宗 御案墨曰龙香剂。一日,见墨上有小道士如蝇而行。上叱之。即呼‘万岁’,曰:‘臣即墨之精-- 黑松使者 也。凡世人有文者,其墨上皆有龙宾十二。’上神之,乃以分赐掌文官。”后因用指名墨。 元 泰不华 《桐花烟为吴国良赋》诗:“龙宾十二吾何有,不意龙文入吾手。”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五娘书馆题诗》:“芸叶分香走鱼蠹,芙蓉妆粉养龙宾。”
分類:指名
《骈字类编》:风腥(风腥)
玉海露布遥知水赤坐想风腥
《漢語大詞典》:腥秽(腥穢)
(1).腥臭;秽气。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 孙登 见曰:‘此病龙雨,安能苏禾稼乎?如弗信,请嗅之。’水果腥秽。”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补编·许建宗》:“ 唐 济阴郡 东北六里, 佐山 龙兴 古寺前,路西第一院井,其水至深,人不可食,腥秽甚,色如血。” 清 戴名世 《成周卜诗序》:“至於屠沽之肆,腥秽之所,飞虫之所集,驱之而不能去。”
(2).指盗匪、外敌等及其残酷屠杀的罪行。 元 王恽 《平原行》:“滔天腥秽思一扫,誓与此羯不两存。” 明 何景明 《城南妇行》:“前年弥 鲁 乱,腥秽入我堂。”
《漢語大詞典》:腥血
(1).泛指荤腥。 唐 王建 《赠王屋道士赴诏》诗:“能断世间腥血味,长生只要一丸丹。”
(2).腥气的血。 元 耶律楚材 《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川谷流腥血,郊原厌积尸。” 元 乃贤 《答禄将军射虎行》:“雕翎射没锦毛摧,厓石崩腾腥血溅。”
分類:腥气荤腥
《國語辭典》:鱼腥(魚腥)  拼音:yú xīng
鱼的腥臭气味或代指鱼。《三国演义》第七八回:「此因多食鱼腥,故有此毒。今日虽愈,三年之后,必将复发,不可救也。」
《漢語大詞典》:腥腐
腥臭腐败之物。多用于比喻。 唐 杜甫 《寄韩谏议注》诗之三:“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枫香。” 宋 苏辙 《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之二:“要知丹砂异,不受腥腐触。” 清 辛弃疾 《贺新郎·用韵题赵晋臣敷文积翠岩余欲令筑陂于其前》词:“劝君且作横空鶚,便休论、人间腥腐,纷纷乌攫。”
分類:腥臭腐败
《國語辭典》:腥闻(腥聞)  拼音:xīng wén
丑闻。原指酒腥味瀰漫,借以指丑陋的名声。《书经。酒诰》:「庶群自酒,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
《國語辭典》:荤腥(葷腥)  拼音:hūn xīng
鱼、肉、或葱、蒜、韭菜等食品。唐。白居易 斋月静居诗:「荤腥每断斋居月,香火常亲宴坐时。」《文明小史》第三九回:「他母亲是一口净素,荤腥不尝。」
《漢語大詞典》:花腥
花香。 宋 吴文英 《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词:“箭径酸风射眼,腻水染花腥。”
分類:花香
《國語辭典》:腥气(腥氣)  拼音:xīng qì
带有荤腥的气味。如:「生姜可去除鱼虾的腥气。」
分類:腥气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