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腌臜(腌臢)
(1).脏;不干净。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腔子里热血权消渴,肺腑内生心且解馋,有甚腌臢?” 鲁迅 《彷徨·孤独者》:“屋中间的圆桌还在,先前曾经常常围绕着忧郁慷慨的青年,怀才不遇的奇士和腌臜吵闹的孩子们的,现在却见得很闲静。”
(2).谓使肮脏。红楼梦第九回:“看仔细站腌臢了我这个地,靠腌臢了我这个门。”
(3).指脏物。
(4).卑鄙;丑恶。常用于詈语。 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二折:“便有那人家谎后生,都不似你这个腌臢泼短命。” 明 王錂《春芜记·搆衅》:“这腌臢泼溅,我不指望他与我成事,反忍了他一场气。”《水浒传》第三回:“呸!俺只道那个 郑大官人 ,却原来是杀猪的 郑屠 ,这个腌臢泼才,投托着俺 小种经略相公 门下做个肉舖户,却原来这等欺负人!”
(5).恼人的;令人不快的。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自家这一场腌臢病,病得来蹺蹊。” 元 无名氏 《云窗梦》第四折:“一会家心如织,一会家似醉如痴,没理会腌臢久病疾,害的来伶仃瘦体。”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二九章:“再后来孩子大了,讨了儿媳妇了,却又受了不少腌臜气。”
《漢語大詞典》:稔恶(稔惡)
丑恶;罪恶深重。旧唐书·宪宗纪上:“而 承宗 象恭怀姦,肖貌稔恶,欺 裴武 於得位之后,囚 昌朝 於授命之中。” 宋 洪迈 《夷坚甲志·陈大录》:“ 秀州 华亭县 吏 陈生 者为録事,冒贿稔恶,常带一便袋,凡所谋事,皆书纳其中。”明史·广西土司传二:“总镇请敕 业 往諭,兵部以 濬 稔恶,非 业 所能諭责。” 彭芬 《辛亥逊清政变发源记·分论》:“ 路 先中三枪未死,又大辟之,殆稔恶之报,一时人心咸快慰焉。”
《漢語大詞典》:臊腥
(1).臭恶的气味。 唐 元稹 《古社》诗:“狐惑意颠倒,臊腥不復闻。”
(2).借指尘世的丑恶。 唐 刘复 《经禁城》诗:“金石非汝寿,浮生等臊腥。”
《漢語大詞典》:狞劣(獰劣)
丑恶;顽钝。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卷上:“时 刘宴 以神童为秘书正字,年方十岁,形状狞劣,而聪悟过人。” 宋 张扩 《奉和朱新仲词部六月晦日省宿》:“駑马策不入,狞劣如骑骡。”
分類:丑恶顽钝
《漢語大詞典》:蕞陋
(1).丑恶;猥陋。文选·左思〈魏都赋〉:“宵貌蕞陋,稟质遳脆。” 刘良 注:“蕞陋,丑恶也。”新唐书·奸臣传下·卢杞:“陛下必以臣容貌蕞陋,不为三军所信。” 宋 陆游 《除直华文阁谢丞相启》:“伏念某承学迂疏,稟资蕞陋。”
(2).荒僻鄙陋。 明 杨慎 《〈剑州志〉序》:“迨国朝, 剑 独远於宸极,最为蕞陋。”
《漢語大詞典》:肮脏(骯髒)
(1).高亢刚直貌。 汉 赵壹 《疾邪诗》之二:“伊优北堂上,骯脏倚门边。” 宋 文天祥 《得儿女消息》诗:“骯脏到头方是汉,娉婷更欲向何人!” 郑珍 《论诗示诸生时代者将至》诗:“我衰復多病,骯脏不宜世。”
(2).身躯肥胖。 北周 庾信 《拟连珠》:“笼樊之鹤,寧有六翮之期,骯脏之马,无復千金之价。”集韵·上荡:“骯,骯脏,体胖。”
(1).污秽;不干净。 李鉴堂 《俗语考原》:“骯脏,俗谓不洁者曰骯脏。”
(2).比喻卑鄙、丑恶。 明 周茂兰 《王五痴积制钱为佛像五躯送供虎丘禅院》诗:“岂其骯脏存胸次,恭成法相係所思。”
(3).糟蹋。 元 柯丹丘 《荆钗记·辞灵》:“苦呵,若是亲娘在日,岂忍如此骯脏。” 明 冯梦龙 《挂枝儿·多心》:“莫把恶话儿骯脏我。”红楼梦第五回:“到头来,依旧是风尘骯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
《漢語大詞典》:腥膻
亦作“ 腥羶 ”。亦作“ 腥羴 ”。
(1).难闻的腥味。亦比喻人间丑恶污浊的现象。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山林之中非有道也,而为道者必入山林,诚欲远彼腥膻,而即此清浄也。” 南朝 梁 沈约 《需雅》诗之三:“终朝采之不盈掬,用拂腥羶和九穀。”《西游记》第七二回:“那长老闻了一闻,见那腥膻,不敢开口。” 清 唐孙华 《憎蝇》诗:“但知逐腥羶,偏能变黑白。” 郭沫若 《恢复·血的幻影》:“绵绵的春雨,你洗不尽这大地的腥膻。”
(2).指肉食。梁书·文学传下·刘杳:“ 天监 十七年,自居母忧,便长断腥羶,持斋蔬食。” 唐 徐夤 《溪隐》诗:“絶却腥羶胜服药,断除杯酒合延年。” 清 方文 《赠于息庵先生》诗之一:“垂老岂能忘战伐,长斋不忍近腥羶。” 孙中山 《建国方略·以饮食为例》:“ 欧 美 之人所饮者浊酒,所食者腥膻,亦相习成风。”
(3).旧指入侵的外敌。太平广记卷一九九引 唐 郑处诲 《刘瑑碑》:“ 天寳 末, 犬戎 乘我多难,无力御姦,遂纵腥羶,不远京邑。” 明 姚茂良 《精忠记·应诏》:“率百万之师,决千里之胜,扫荡腥羶,殄灭无遗,庶可以雪国家之耻。” 清 谭嗣同 《治言》:“吾 中国 帝王之土,岂容溷以腥羴!” 欧阳予倩 《梁红玉》第三场:“我也是北方人,有家难返,何日里,雪国耻,扫荡腥膻?”
《漢語大詞典》:龌龊(齷齪)
(1).器量局促;狭小。文选·张衡〈西京赋〉:“独俭嗇以齷齪,忘蟋蟀之谓何。” 薛综 注:“《汉书》注曰:齷齪,小节也。” 南朝 宋 鲍照 《代放歌行》:“小人自齷齪,安知旷士怀?” 唐 王勃 《秋日游莲池序》:“人间齷齪,抱风云者几人。” 清 昭梿 啸亭杂录·重经学:“故一时耆儒夙学,布列朝班,而 汉 学始大著,齷齪之儒,自蹍足而退矣。”
(2).肮脏。 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他见我风吹的齷齪,是这鼻凹里黑。”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赁房儘有,只是齷齪低洼,急切难得中意的。”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八:“不管什么衣服穿到他身上总不像样,也不大合身,不等两天,不是龌龊了,就是扯破了。”
(3).卑鄙,丑恶。 宋 方勺 《青溪寇轨》:“当轴者皆齷齪邪佞之徒,但知以声色土木淫蛊上心耳。” 明 归有光 《亡友方思曾墓表》:“与其客饮酒放歌,絶不与豪贵人通。间与之相涉,视其齷齪,必以气陵之。” 茅盾 《清明前后》第一幕:“这些政治社会上的黑暗龌龊,使得 赵自芳 近来更加常常动感情,更加躁急。”
《漢語大詞典》:小丑(小醜)
(1).微贱之辈。国语·周语上:“众以美物归汝,而何德以堪之。王犹不堪,况尔小丑乎?” 韦昭 注:“丑,类也。王者至尊,犹且不堪,况尔小人之类乎?”后汉书·盖勋传:“ 董卓 废 少帝 ,杀 何太后 , 勋 与书曰:‘昔 伊尹 、 霍光 ,权以立功,犹可寒心,足下小丑,何以终此?’” 宋 陆游 《出塞四首借用秦少游韵》之四:“小丑盗中原,异事古未有。” 高增 《书愤》诗:“强权世界理全沦,小丑乘时作大君。”
(2).用为自谦之词。后汉书·黄香传:“臣 香 小丑,少为诸生,典郡从政,固非所堪。”
(1).戏曲中的丑角之一。表演多带滑稽。 明 王骥德 曲律·杂论下:“《拜月》如小丑,时得一二调笑语,令人絶倒。”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 广东 刘八 工文词,好驰马,因赴 京兆 试,流落京师,成小丑絶技。”红楼梦第二二回:“ 贾母 深爱那做小旦的和那做小丑的。” 鲁迅 《准风月谈·二丑艺术》:“总之,身分比小丑高,而性格却比小丑坏。”
(2).指杂技表演中的滑稽角色。
(3).指渺小、丑恶之徒。 峻青 《罪恶的魔影》:“这群鬼鬼祟祟的小丑是如何丑恶和见不得阳光啊!”
《漢語大詞典》:腥臊
(1).腥臭;腥臭的气味。荀子·荣辱:“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 唐 李商隐 《楚宫》诗:“空归腐败犹难復,更困腥臊岂易招。” 宋 文天祥 《贾家庄》诗:“行边无鸟雀,卧处有腥臊。” 闻一多 《红烛·孤雁》:“光明底追逐者啊!不信那腥臊的屠场,黑暗的烟灶。”
(2).泛指水产动物。《太平广记》卷三○九引 唐 李玫 《纂异记·蒋琛》:“是知溺名溺利者,不免为水府之腥臊。”
(3).借喻丑恶的事物。国语·周语上:“国之将亡,其君贪冒辟邪,淫佚荒怠,麤秽暴虐,其政腥臊,馨香不登。” 韦昭 注:“腥臊,臭恶也。”
(4).借指寇盗、叛军等。 唐 杜甫 《喜闻官军已临贼寇二十韵》:“谁云遗毒螫,已是沃腥臊。” 仇兆鳌 注:“毒螫、腥臊,指贼党。” 清 朱琦 《感事》诗:“焚掠为一空,腥臊未湔洗。”
《漢語大詞典》:无状(無狀)
(1).没有形状。老子:“绳绳不可名,復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王弼 注:“欲言无邪,而物由以成;欲言有邪,而不见其形,故曰:‘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也。”吕氏春秋·大乐:“有知不见之见,不闻之闻,无状之状者,则几於知之矣。”
(2).没有功绩。史记·夏本纪:“﹝ 舜 ﹞行视 鯀 之治水无状,乃殛 鯀 於 羽山 以死。” 唐 元稹 《裴誗充河南节度判官制》:“尔等佐 釗 ,斯任不细,苟或无状,其思有尤。可依前件。” 宋 叶适 《始议一》:“然宰辅无状,踵失策,继旧盟,卒亦黽勉割四要郡畀之。”
(3).谓行为失检,没有礼貌。史记·项羽本纪:“诸侯吏卒异时故繇使屯戍过 秦中 , 秦中 吏卒遇之多无状。”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汪端明:“陛下方以天下养,有司无状,褻慢如此。”《封神演义》第五十回:“尔师见吾且躬身稽首,你焉敢无状!”京剧《白蛇传》第十六场:“ 小青儿 性粗鲁出言无状,怎比得老禅师量似海洋?”
(4).谓所行丑恶无善状。亦多作自谦之辞。汉书·东方朔传:“妾无状,负陛下,身当伏诛。” 宋 王安石 《与徐贤良书》:“向蒙贤者不以无状,远赐存省。” 清 姚鼐 《吴荀叔〈杉亭集〉序》:“余之庸闇无状,固不足比儕类。”
(5).谓罪大不可言状。汉书·翟方进传:“丞相、御史请遣掾史与司隶校尉、部刺史并力逐捕,察无状者。”新唐书·孙伏伽传:“臣愚以为贼党於赦当免者,虽甚无状,宜一切加原,则天下幸甚!”续资治通鉴·宋孝宗隆兴元年:“ 张栻 奏 卢仲贤 辱国无状,擅许四州,下大理寺,夺三官。”
(6).没有事实;没有根据。后汉书·窦武传:“抑夺宦官欺国之封,案其无状诬罔之罪。”新唐书·张嘉贞传:“﹝ 嘉贞 ﹞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无状。帝令坐告者。”宋史·傅尧俞传:“皇城逻卒 吴清 诬奏富民杀人,鞠治无状。”
(7).引申为无缘故。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我昔昏醉,汝无状杀我。我昔醉,不识汝面,故三年不相知;今日来就死。”北齐书·娄昭传:“此州无状,横被残贼,其君是怨,其人何罪?”太平广记卷四四九引 唐 戴孚 《广异记·谢混之》:“县令无状,杀我父兄。今我二弟诣臺诉冤。”
《漢語大詞典》:夜叉
(1).梵语的译音。佛经中一种形象丑恶的鬼,勇健暴恶,能食人,后受佛之教化而成为护法之神,列为天龙八部众之一。《维摩诘经·佛国品》:“并餘大威力诸天:龙、夜叉、乾闥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悉来会坐。” 鸠摩罗什 注:“﹝夜叉﹞有三种:一在地,三在虚空,三天夜叉也。地夜叉但以财施,故不能飞空,天夜叉以车马施,故能飞行。”红楼梦第五回:“只听迷津内响如雷声,有许多夜叉海鬼,将 宝玉 拖将下去。”《中国民间故事选·孟姜女的故事》:“四海龙王就真着了急,天天水晶宫摇摇晃晃,满宫廷乱响,赶紧派了巡海夜叉去探听。”
(2).比喻丑恶凶恨的人。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尝逢饿夜叉,百姓不可活。”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 建中靖国 元年,侍御史 陈次升 言章,以 蔡元度 为笑面夜叉。” 老舍 《骆驼祥子》十五:“他知道娶来一位母夜叉,可是这个夜叉会作饭,会收拾屋子,会骂他也会帮助他,教他怎样也不是味儿!”
《漢語大詞典》:丑恶(醜惡)
(1).丑陋恶劣。尹文子·大道上:“ 齐 有 黄公 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辞毁之,以为丑恶。”史记·龟策列传:“人或忠信而不如诞谩,或丑恶而宜大官,或美好佳丽而为众人患。” 宋 梅尧臣 《和瘿杯》:“物以美好称,或以丑恶用。” 杨朔 《木棉花》:“抛在他们身后的是残酷的战争,丑恶的现实。”
(2).谓使人感到以做恶事为耻。《韩诗外传》卷八:“升贤赏功以劝善,惩奸絀失以丑恶。”
(3).指人下体。世说新语·德行“ 王平子 、 胡毋彦国 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裸体者” 刘孝标 注引 晋 王隐 晋书:“ 魏 末, 阮籍 嗜酒荒放,露头散髮,裸袒箕踞,其后贵游子弟 阮瞻 、 王澄 、 谢鯤 、 胡毋辅之 之徒,皆祖述於 籍 ,谓得大道之本。故去巾幘,脱衣服,露丑恶,同禽兽。”
《漢語大詞典》:喜剧(喜劇)
(1).戏剧类别之一。用夸张手法讽刺和嘲笑丑恶、落后的现象,突出这种现象本身的矛盾和它与健康事物的冲突,台词风趣,往往引人发笑,结局大多轻松圆满。 鲁迅 《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洪深 《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三章:“那真正会得表演喜剧的人(如 卓别林 ),倒是大部借用悲剧的动作的。” 朱光潜 《谈美感教育》:“丑陋乖讹通常只引起嫌恶,喜剧却叫我们在丑陋乖讹中见出新鲜的趣味。”
(2).借指令人高兴或感到可笑的事情。 巴金 《小骗子》:“至于我呢,我倒要同情受害的人。这不是喜剧,这是悲剧。”
《漢語大詞典》:污垢(汙垢)
亦作“汙垢”。亦作“汚垢”。
(1).积在人身或物体上的脏东西。仪礼·既夕礼“燕养馈羞汤沐之饌” 汉 郑玄 注:“汤沐所以洗去污垢。” 老舍 《四世同堂》六一:“小衣服上的污垢被日光照得发亮,倒好像穿着铁甲似的。”《十月》1981年第5期:“他觉得周身轻松,好像积在躯体里的尘埃和污垢都被彻里彻外地清扫干净了一样。”
(2).污浊;肮脏。 宋 文天祥 《正气歌》序:“駢肩杂遝,腥臊污垢,时则为人气。” 郭沫若 《虎符》第一幕:“服装污垢,面目憔悴。”
(3).引申为卑鄙、丑恶。 章炳麟 《定复仇之是非》:“今有负气愤事,愿吾党与彼党俱仆,此至洁白者也;愿吾党胜而彼党败者,此洁与汚参半者也;于一胜一败之餘,復求吾党之得而彼党之丧者,此最汚垢者也。”
(4).比喻卑鄙龌龊的人或思想。 欧阳予倩 《馒头庵》第三场:“佛门岂许藏污垢,速送官衙不可留。” 杨沫 《花蕊》:“难道我不应该用大自然的绝美瀑布来荡涤心头的污垢,使它洁净,使它美化?”
(5).比喻卑下的地位。三国志·吴志·吴主传:“且布衣韦带,相与交结,分成好合,尚汚垢不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