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050,分13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竹里
竹叶
竹树
脩竹
竹外
水竹
竹帛
竹杖
竹马
竹径
花竹
爆竹
竹影
竹篱
竹下
《骈字类编》:竹里(竹里)
唐 沈佺期 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云间树色千花满,竹里泉声百道飞。
唐 苏颋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往往花间逢䌽石,时时竹里见红泉。
唐 岑参 送崔员外入秦因访故园 竹里巴山道,花间汉水源。
唐 刘沧 雨后游南门寺 郭南山寺雨初晴,上界寻僧竹里行。
唐 韦庄 鄠杜旧居二首 其二 云中寺远磬难识,竹里巢深鸟易迷。
宋 陈造 题潘德久竹居 竹里幽栖不掩关,解将应俗等居山。
宋 周必大 尚长道见和次韵二首 其二 远向溪边寻活水,閒于竹里试阳芽。
宋 徐玑 题东山道院 溪流偶到门前合,山色偏来竹里青。
金 赵秉文 嵩山道中二首 其二 屋头山色静无埃,竹里柴门水际开。
金 郦权 郊行二首 其二 溪桥纳纳马蹄轻,竹里人家犬吠声。
元 陈基 寄沈仲说二首 其二 野人篱落并江濆,竹里流泉竹外云。
《國語辭典》:竹叶(竹葉)  拼音:zhú yè
1.竹类植物的叶片,狭长形,先端锐尖,基部圆钝。宽大者可用来包粽子、编斗笠。
2.竹叶青的简称。参见「竹叶青」条。
《國語辭典》:竹叶青(竹葉青)  拼音:zhú yè qīng
1.一种酒:(1)指储存三年的绍兴酒。(2)以高粱、小麦、糖、竹叶萃取物为原料所酿制成的淡黄色酒。酒精浓度约为百之四十五。简称为「竹青」、「竹叶」。
2.动物名:(1)青竹丝的别名。参见「青竹丝」条。(2)一种鸟。大如雀,善鸣,夏季自婆罗州来,冬归去。
《骈字类编》:竹树(竹树)
唐 祖咏 家园夜坐寄郭微 馀风生竹树,清露薄衣襟。
唐 高适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其四 竹树夹流水,孤城对远山。
唐 张籍 三原李氏园宴集 高怀有馀兴,竹树芳且鲜。
唐 姚合 送陈倜赴江陵从事 江村竹树多于草,山路尘埃半是云。
唐 薛能 春雨 利物乾坤内,并风竹树间。
唐 方干 山井 滟滟湿光凌竹树,寥寥清气袭衣襟。
唐 方干 和于中丞登扶风亭 郭里云山全占寺,村前竹树半藏溪。
唐 杜荀鹤 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唐 皮日休 秋晚留题鲁望郊居二首 其一 竹树冷濩落,入门神已清。
宋 苏舜钦 关都官孤山四照阁 旁观竹树回环翠,下视湖山表里清。
宋 苏轼 新居 朝阳入北林,竹树散疏影。
宋 陈造 呈赵帅 今朝河面吹细痕,竹树不声人骏奔。掣铃一笑话畴昔,便有乐事酬佳辰。
元 陈樵 石楼草庐 一室宽于一亩宫,隔林竹树影重重。
元 王逢 园馆杂书二首 其一 竹树藏山石作门,鱼矼水带洗花痕。
《漢語大詞典》:脩竹
高高的竹子。 汉 枚乘 《梁王菟园赋》:“脩竹檀欒夹池水,旋菟园,并驰道。” 金 曹之谦 《感寓》诗:“高林夹金井,脩竹连清池。” 清 厉鹗 东城杂记·皋园:“脩竹一林,平山一簣,蒹葭杨柳,罨岸被涯。”
分類:竹子
《骈字类编》:竹外
唐 赵嘏 赠天卿寺神亮上人 迎秋日色檐前见,入夜钟声竹外闻。
唐 张乔 隐岩陪郑少师夜坐 竹外村烟细,灯中禁漏遥。
宋 苏轼 和秦太虚梅花 江头千树春欲闇,竹外一枝斜更好。
宋 陈傅良 和张孟阜寻梅韵 嗟乎孤山无人老坡死,水边竹外谁低徊。
宋 杨万里 昌英知县叔作岁坐上赋瓶里梅花时坐上九人七首 其一 销冰作水旋成家,犹似江头竹外斜。
宋 叶适 题张提举园 竹外万云合,荷心一雁来。
宋 辛弃疾 上西平/金人捧露盘 其一 会稽秋风亭观雪 何如竹外,静听窣窣蟹行沙。
《漢語大詞典》:水竹
(1).水和竹。常借指清幽的景色。 唐 孟郊 《旅次洛城东水亭》诗:“水竹色相洗,碧花动轩楹。” 宋 苏辙 《五郡》诗:“当道沙尘类 河 北,依山水竹似 江 南。”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冶源:“今州南四十里 临朐县 有 冶源 ,亦名 冶泉 ,有水竹之胜。”
(2).竹的一种。禾本科。生于河岸、湖旁、灌丛中或岩石山坡。竹材甚韧,宜劈篾编器物;笋可食。分布于我国 长江 流域以南各地。 唐 戎昱 《骆家亭子纳凉》诗:“生衣宜水竹,小酒入诗篇。”
《國語辭典》:竹帛  拼音:zhú bó
简册与缣素,古代用以记载文字,引申为史籍典策。《史记。卷一○。孝文本纪》:「然后祖宗之功德著于竹帛,施于万世,永永无穷,朕甚嘉之。」《三国演义》第七六回:「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
《漢語大詞典》:竹杖
竹制的手杖。汉书·西域传赞:“睹犀布、瑇瑁则建 珠崖 七郡,感枸酱、竹杖则开 牂柯 、 越嶲 。” 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仙翁遗竹杖, 王母 留桃核。” 清 唐孙华 《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颇恋桃笙稳,行烦竹杖持。”
分類:竹杖手杖
《國語辭典》:竹马(竹馬)  拼音:zhú mǎ
1.一种童玩。多以竹竿制成,充作马骑。《后汉书。卷三一。郭伋传》:「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2.一种戏剧道具。以小竹竿象徵马。《宋元戏文辑佚。耿文选》:「士女竹马儿使军器,十人斋郎甚脸嘴。」
《漢語大詞典》:竹径(竹徑)
亦作“ 竹逕 ”。 竹林中的小径。 唐 王勃 《宇文德阳宅秋夜山亭宴序》:“琴亭酒榭磊落乘烟,竹径松扉参差向月。” 唐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诗:“竹逕通幽处,禪房花木深。”《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向阳设两扇柴门,门内一条竹径,两边都结柏屏遮护。” 清 黄鷟来 《秋日雨晴过张星文草草堂》诗:“松门落叶深,竹径寒香静。”
分類:竹林小径
《骈字类编》:花竹
唐 杜甫 游修觉寺 野寺江天豁,山扉花竹幽。
唐 司空曙 酬张芬有赦后见赠 建水风烟收客泪,杜陵花竹梦郊居。
宋 梅尧臣 观杨之美画 李成山水晓景移,黄荃花竹雀拥枝。
宋 陈造 都梁八首 其五 楼台明晚照,花竹暝寒烟。
宋 杨万里 题刘寺僧房 顿添花竹明松桧,依旧菰蒲暗芰荷。
元 钱惟善 正月十六日游湖上 花竹园池通一径,金银楼阁倚千峰。
元 岑安卿 咏范氏池亭 花竹列我前,松杉瘦而颖。
元 柳贯 三月十日观南安赵使君所藏书画古器物 云霞楼观递隐见,花竹羽毛工染濡。
元 吴莱 题赵大年林塘秋晚图 王孙画学空花竹,不到铜驼陌上秋。
《國語辭典》:爆竹  拼音:bào zhú
古时以火燃竹,劈啪作响,用以驱鬼。今则用纸捲裹火药做成,点燃引线就会炸裂,发出巨大声响,常在喜庆时燃放。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红楼梦》第五三回:「一夜人声嘈杂,语笑喧阗,爆竹起火,络绎不绝。」也作「爆竿」、「爆仗」。
《国语辞典》:竹影  拼音:zhú yǐng
光线投射在竹子上所产生的影子。如:「皓月当空,清风徐来,只见窗外竹影幢幢,别有一番韵致。」
《國語辭典》:竹篱(竹籬)  拼音:zhú lí
以竹围成的篱笆。如:「前面围著竹篱的房子就是外婆家。」
《骈字类编》:竹下
唐 钱起 与赵莒茶宴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宋 苏舜钦 留题樊川李长官庄 门前翠影山无数,竹下寒声水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