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春祈
诗周颂谱疏臣既进谋君又求助故次小毖也既谋事求助致敬民神春祈秋报故次载芟良耜也社傅咸驳改社表王景侯之论王 亦谓春祈籍田秋而报之也
《國語辭典》:祈父  拼音:qí fǔ
《诗经。小雅》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祈父,刺宣王也。」朱传以为此乃军士怨于久役之诗。首章二句为:「祈父!予,王之爪牙。」
《漢語大詞典》:祈农(祈農)
祈求农业丰收。 唐 褚亮 《享先农乐章·舒和》:“望岁祈农神所听,延祥介福岂云虚。”
《漢語大詞典》:祈死
祷求速死。国语·晋语六:“ 范文子 谓其宗祝曰:‘君多私,今以胜归,私必昭。昭私,难必作,吾恐及焉。凡吾宗祝,为我祈死,先难为免。’” 柳亚子 《为一瓢题扇》诗:“祈死已烦宗祝请,偷生忍为稻粮谋。”
《漢語大詞典》:支祈
见“ 支祁 ”。
《漢語大詞典》:支祁
亦作“ 支祈 ”。
(1).水神名。即 无支祁 。 唐 李公佐 《古岳渎经》:“﹝ 夏禹 ﹞乃获 淮 涡 水神,名 无支祁 ,善应对言语,辨 江 淮 之浅深,原隰之远近。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踰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倐忽,闻视不可久……颈鏁大索,鼻穿金铃,徙 淮阴 之 龟山 之足下,俾 淮水 永安流注海也。”
(2).相传今 江苏省 盱眙 县东北 下奄山寺 后的 支祁井 即 夏禹 锁 支祁 处。见《清一统志·泗州直隶州·山川》。 宋 苏轼 《濠州七绝·涂山》:“川锁 支祁 水尚浑,地理 汪罔 骨应存。” 明 陈子龙 《昆明池治水战歌》:“ 支祈 尺郭 移下瀨,威名遣作天南雷。” 清 黄遵宪 《和周朗山见赠作》:“号召百族相聚谋,铁锁重使 支祁 囚。”
《漢語大詞典》:诚祈(誠祈)
虔诚的祈祷。 前蜀 杜光庭 《马尚书南斗醮词》:“三宫五纬,咸罄诚祈;六府七元,普申懺谢。”
分類:虔诚祈祷
《漢語大詞典》:祈向(祈嚮)
向导;引导。庄子·天地:“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适者犹可致也,惑者少也。二人惑,则劳而不至,惑者胜也。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嚮,不可得也。” 章炳麟 解故:“诗·大雅传:‘祈,报也。’《释詁》:‘祈,告也。’《释言》:‘祈,叫也。’嚮,即今嚮导字。凡嚮导主呼路径以报告人,故谓之祈嚮。” 章炳麟 《訄书·订文》:“志念祈嚮之曲折,其变若云气,而言或以十数。”
《漢語大詞典》:哀祈
哀求。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二:“壬辰, 刘守光 遣使 王遵化 致书哀祈於 德威 。”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四年:“顾可汗母 向夫人 惧西国之灭,旦夕守闕,哭泣哀祈,匐匍请罪。” 清 陆嵩 《望雨》诗:“蛟龙只管深潭卧,一任哀祈总不灵。”
分類:哀求
《漢語大詞典》:祈寒
大寒。祈,通“ 祁 ”。 元 揭傒斯 《刘福墓志铭》:“闻有学出己上,便往与交;闻有大人先生,便往质其所疑,祈寒极暑不懈。” 清 钱谦益 《杨应震授文林郎制》:“戴星为治,计日有程,辛勤於暑雨祈寒,劳苦若家人妇子。”
分類:大寒
《國語辭典》:祈祈  拼音:qí qí
和顺舒缓的样子。《诗经。小雅。大田》:「有渰萋萋,兴雨祈祈。」南朝梁。何逊〈从主移西州寓直斋内霖雨不晴怀郡中游聚〉诗:「祈祈寒枝动,濛濛秋雨驶。」
《漢語大詞典》:祈蚕(祈蠶)
祀神以求蚕事的丰收。 宋 陆游 《上巳书事》诗:“得雨人人喜秧信,祈蚕户户敛神钱。”
《漢語大詞典》:祈祝
祈求祝祷。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著述·献异书:“方士 赵天寿 者进献符法三十六本……已乞留 静虚观 ,为上祈祝,不许。”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十年:“六月,丁酉, 龙翔宫 奉安感生帝及从祀圣像,仍备祭器,比附 太一宫 礼例祈祝。”
分類:祈求祝祷
《漢語大詞典》:忏祈(懺祈)
悔罪祈福。 前蜀 杜光庭 《中元众修金箓斋词》:“每因斋荐,皆为懺祈,必离冥漠之乡,更遂逍遥之适。” 前蜀 杜光庭 《青城令莫庭乂为副使修本命周天醮词》:“深虞斩决之间,重轻有失,因成谴咎,曾未懺祈。”
分類:祈福
《國語辭典》:祈望  拼音:qí wàng
1.职官名。春秋时齐国设置,专掌渔盐之利。《左传。昭公二十年》:「海之盐蜃,祈望守之。」
2.希望、期待。如:「他祈望这次大学联考能考上理想的学校。」
《漢語大詞典》:干祈
求请。陈书·徐陵传:“干祈以屡,哽慟增深。”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四年:“帝以 延德 尝事 晋邸 ,怒其不自陈而干祈执政。”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 河间 冯树柟 ,粗通笔札,落拓京师十餘年,每遇机缘,輒无成就,干祈於人,率口惠而实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