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逊畔(遜畔)
犹让畔。推让共有的田界。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姚干父杂文》:“其行济济,有君子逊畔之风,近於礼。”
《骈字类编》:云畔(云畔)
唐 方干 晓角 燕雁鸣云畔,胡风冷草头。
《骈字类编》:岸畔
宋史河渠志见塘陂下
《骈字类编》:冈畔(冈畔)
后汉书周燮传有先人草庐结于冈畔下有阪田常肆勤以自给非身所耕渔则不食也
《漢語大詞典》:际畔(際畔)
边际;界限。列子·汤问:“其国名曰 终 北,不知际畔之所齐限。” 宋 叶适 《湖州胜赏楼记》:“众流放於 荷叶浦 ,沉清浮渌,鳧鵠栖止,而綺荷文蓼之罗生,无有际畔。”
分類:边际界限
《漢語大詞典》:边畔(邊畔)
犹边际。 唐 吕岩 《渔父词·入定》:“无边畔,迥朦朧,玄景观来觉尽空。”《坛经·般若品》:“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
分類:边际
《漢語大詞典》:涯畔
边际。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我之涯畔无外,而彼之斤两可限矣。”
分類:边际
《漢語大詞典》:畔逆
(1).背叛。畔,通“ 叛 ”。史记·礼书:“ 孝景 用其计,而六国畔逆,以 错 首名,天子诛 错 以解难。”汉书·公孙弘传:“今诸侯有畔逆之计,此大臣奉职不称也。”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八年:“服顺者褒赏,畔逆者诛罚。”
(2).有背叛行为的人。畔,通“ 叛 ”。汉书·五行志上:“出军行师,把旄杖鉞,誓士众,抗威武,所以征畔逆止暴乱也。” 清 龙启瑞 《论外臣书归书入例》:“ 晋 赵鞅 则身为畔逆,因 韩 魏 之援而得反国者也。”
分類:背叛
《韵府拾遗 翰韵》:塍畔
苏舜钦文播敛之早晚塍畔之出入皆亲尝之
《骈字类编》:淮畔
齐书州郡志永明元年刺史柳世隆奏尚书符下土断条格并省侨郡县凡诸流寓本无定憩十家五落各自星处一县之民散在州境西至淮畔东届海隅今专罢侨邦不省荒邑杂居舛止与先不异离为区断无革游滥谓应同省随界并帖若乡屯里聚二三百家井甸可修区域易分者别详立
《骈字类编》:星畔
唐 殷文圭 初秋留别越中幕客 月中青桂渐看老,星畔白榆还报秋。
《分类字锦》:越畔
杜氏通典后魏孝文太和九年诏均给天下人田一人之分正从正倍从倍不得隔越他畔
分类:田制
《漢語大詞典》:杨畔(楊畔)
同“ 杨叛儿 ”。 南史·袁廓之传:“夫《杨畔》者,既非典雅,而声甚哀思。”
《漢語大詞典》:左畔
(1).左边。仪礼·士虞礼“宾长以肝从,实于俎,缩右盐” 唐 贾公彦 疏:“执俎之人,左畔有肝,右畔有盐。”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设内外号簿》:“左畔用红方签。”
(2).指东方。 唐 吕岩 《直指大丹歌》:“列女擎乌当左畔,将军戴兔镇西边。”
分類:左边东方
《漢語大詞典》:畔盟
背叛盟约。畔,通“ 叛 ”。 宋 陆游 《上殿札子》:“旋属国家多故,逆 亮 畔盟,虽所蠲已多,终未仰称圣意。”金史·章宗纪四:“﹝ 泰和 六年五月﹞丙戌,以 宋 畔盟出师,告于天地太庙社稷。”
分類:背叛盟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