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分类词汇(续上)
泣下沾襟
相呴相濡
浃浃
涷泷
洽衿
濡栉
淋淋漓漓
《国语辞典》:泣下沾襟  拼音:qì xià zhān jīn
低声哭泣,眼泪沾湿衣襟。形容内心极为悲痛。三国魏。阮籍〈乐论〉:「昔季流子向风而鼓琴,听之者泣下沾襟。」
《国语辞典》:相呴相濡  拼音:xiāng xǔ xiāng rú
泉水乾涸,鱼儿用吐沫互相沾湿。语本《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后比喻人同处困境中时,以微力相互救助。
《国语辞典》:浃浃(浃浃)  拼音:jiá jiá
沾湿的样子。唐。杜甫〈大云寺赞公房〉诗四首之四:「浃浃泥污人,听听国多狗。」
分类:沾湿杜甫
《漢語大詞典》:涷泷(涷瀧)
沾湿貌。荀子·议兵“案角鹿埵陇种,东笼而退耳” 唐 杨倞 注:“东笼,与涷瀧同,沾湿貌,如衣服之沾湿然。” 王先谦 集解:“《方言》:‘瀧涿谓之霑渍。’广韵:‘涷瀧,霑渍也。’故 杨 云:涷瀧,沾湿貌。”
《漢語大詞典》:洽衿
沾湿衣襟。 汉 贾谊 新书·淮难:“少壮闻父辱状,是立咫泣洽衿,卧咫泣交项。”
分類:沾湿衣襟
《漢語大詞典》:濡栉(濡櫛)
沾湿梳篦。古代丧礼,死者如不洗头,即用沾湿的篦栉三梳而止。荀子·礼论:“不沐,则濡櫛,三律而止。”
《國語辭典》:淋淋漓漓  拼音:lín lín lí lí
湿透的样子。《儒林外史》第二二回:「鞋袜都湿透了,衣服上淋淋漓漓的半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