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笔翰(筆翰)
(1).毛笔。 唐 李白 《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诗:“今年敕放 巫山 阳,蛟龙笔翰生辉光。”
(2).指写作、著述。亦指写作、著述的才能。南齐书·文学传·丘巨源:“ 桂阳王 休范 在 寻阳 ,以 巨源 有笔翰,遣船迎之,餉以钱物。”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立言下:“ 任彦升 甲部闕如,才长笔翰,善缉流略,遂有 龙门 之名。”
(3).指书画诗文作品。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一挥挥就一笔诗,笔翰与 羲之 无二。”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二年:“幸 元符观 资善堂 ,宴从臣及 寿春郡王 ……并出 寿春郡王 诗什、笔翰示宰相。” 清 沈初 《西清笔记·纪职志》:“《华严经诸臣联名序》,其文则 彭大司空 所撰,大司空笔翰为上所赏,自此序始。”
《漢語大詞典》:弱毫
指毛笔。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
分類:毛笔
《漢語大詞典》:玉兔毫
(1).白兔的毫毛。喻月的光芒。 唐 李群玉 《七月十五夜看月》诗:“下射长鲸眼,遥分玉兔毫。”
(2).指毛笔。 五代 齐己 《寄黄晖处士》诗:“ 蒙氏 艺传 黄氏 子,独闻相继得名高;锋鋩妙夺金鸡距,纤利精分玉兔毫。” 元 张昱 《辇下曲》之二十:“星河骑士知唯马,惯识金牋玉兔毫。”
《漢語大詞典》:秋兔毫
指毛笔。因用秋季兔的毫毛所制,故称。 宋 黄庭坚 《刘晦叔洮河绿石研》诗:“莫嫌文吏不知武,要试饱霜秋兔毫。” 宋 陈与义 《和张规臣水墨梅》之四:“含章簷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兔毫。”
《漢語大詞典》:兔管
(1).毛笔的别称。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慈训》:“追思兔管,不堪拈弄。” 清 陈维嵩 《送入我门来·酿酒》词:“闷倚牙屏,慵拈兔管,家乡琐事縈怀。” 陶曾佑 《中国文学之概观》:“洩牢骚於兔管,表意见於蛮笺。”
(2).指诗文。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慈训》:“追想鹊桥初驾,曾将兔管相投,绣虎雕龙,可羡赋中《鸚鵡》。”
分類:毛笔诗文
《漢語大詞典》:弱管
指毛笔。 清 李渔 《比目鱼·耳热》:“夙慧未忘,读异书如逢故物;天才独擅,操弱管似运神机。”
分類:毛笔
《漢語大詞典》:毫锥(毫錐)
指毛笔。 唐 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策目穿如札,毫锋鋭若锥”自注:“时与 微之 各有纤锋细管笔,携以就试,相顾輒笑,目为毫锥。”
分類:毛笔
《國語辭典》:宣笔(宣筆)  拼音:xuān bǐ
安徽省宣城县所产的毛笔。
《漢語大詞典》:毫管
指毛笔。 唐 陆龟蒙 《纪梦游甘露寺》诗:“云涛触风望,毫管和烟搦;聊记梦中游,留之问禪客。”
分類:毛笔
《漢語大詞典》:兔翰
毛笔。 唐 黄滔 《误笔牛赋》:“况乎鸟文黛暗,駮彩花新,兔翰初停,旁起落毛之想;鼠鬚尚对,遥怀食角之因。”
分類:毛笔
《漢語大詞典》:颖生(穎生)
毛笔的别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二酉缀遗中:“余屏居丘壑,却扫杜门,无鼎臣野处之宾,以遣餘日,輒命颖生,以类钞合,循名入事,各完本书。”
分類:毛笔
《漢語大詞典》:玄毫
毛笔。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遁:“逍遥竹素,寄情玄毫,守常待终,斯亦足矣。”
分類:毛笔
《漢語大詞典》:尖毫
毛笔。《再生缘》第六五回:“只见他,一放尖毫立起来。”
分類:毛笔
《漢語大詞典》:貂毫
代称毛笔。 清 龚自珍 《能令公少年行》:“貂毫署年年甫中,箸书先成不朽功。”原注:“貂毫,毛笔的代称。”
分類:毛笔
《漢語大詞典》:凤毫(鳳毫)
毛笔的美称。借指功名。 宋 王圭 《呈景彝偶书》诗:“一从奉詔银臺路,下马成诗夺凤毫。”
分類:毛笔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