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5,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分类词汇(续上)
害釱
伯虑
钞校
颠旄
魄门
饶辩
较驳
较讹
疥骚
令疵
《漢語大詞典》:害釱
古时禁锢人手足的刑具。管子·幼官:“旗物尚青,兵尚矛,刑则交寒害釱。” 戴望 校正:“‘害’当从 刘 説读为‘辖’……盖‘辖’与械音近,‘釱’与桎音近。周礼·掌囚注:‘在手曰梏,在足曰桎。’梏亦械类。以是推之,则此亦当云‘在手曰辖,在足曰釱’矣。”
《漢語大詞典》:伯虑(伯慮)
神话传说中古国名。山海经·海内南经:“ 伯虑国 、 离耳国 、 雕题国 、 北胊国 皆在 鬱水 南。一曰 相虑 。” 毕沅 校正:“相字当为柏字, 伯虑 一作 柏虑 也。”
《漢語大詞典》:钞校(鈔校)
抄录校正。 元 宋本 《滋溪书堂记》:“作屋三楹,置书数十卷,再传而吾王父 威如先生 ,又手自钞校得数百卷,增贮之,因名屋曰‘滋溪书堂’。”
分類:抄录校正
《漢語大詞典》:颠旄(顛旄)
指头发。旄,通“ 毛 ”。管子·小匡:“劝之以庆赏,糺之以刑罚,粪除其颠旄,赐予以镇抚之,以为民终始。” 戴望 校正:“旄与毛通。” 赵守正 通解:“颠旄:头顶之髮……旄,同‘毛’,毛髮。”
《漢語大詞典》:魄门(魄門)
肛门。魄,通“ 粕 ”。《素问·五藏别论》:“魄门亦为五藏,使水穀不得久藏。” 林亿 等校正:“谓肛之门也。”
分類:肛门校正
《漢語大詞典》:饶辩(饒辯)
争讼辩论。饶,通“ 譊 ”。 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今赋颂之徒,苟为饶辩屈蹇之辞,竞陈诬罔无然之事,以索见怪於世。” 彭铎 校正:“‘饶’当作‘譊’。《众经音义》二十引仓頡篇:‘譊,讼声也。’‘譊辩’二字平列。”
《漢語大詞典》:较驳(較駁)
校正批驳。 明 徐渭 《送推府王公序》:“事例愈多,文书愈积,掌者不可了,则倚办於吏,吏束入以繁文,或活脱而牴牾之,较驳其毫毛,动愈年岁。”
分類:校正批驳
《漢語大詞典》:较讹(較訛)
校正错误。 明 冯梦龙 《楚江情·改词衔恨》:“[老旦] 于叔夜 相公,是他亲笔较讹,改易些箇。”
《漢語大詞典》:疥骚(疥騷)
疥搔。管子·地员:“其人坚劲,寡有疥骚。” 戴望 校正:“ 丁 云:‘疥骚,即疥瘙也;古字叚用。’”
分類:校正
《漢語大詞典》:令疵
即 令支 。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塞? 大汾 、 冥阸 、 荆阮 、 方城 、 殽 、 井陘 、 令疵 、 句注 、 居庸 。” 毕沅 校正:“《淮南》注云:‘ 令疵 在 辽西 。’则即是 令支 ,乃 齐桓 所刜者。”参见“ 令支 ”。
分類:校正
《漢語大詞典》:令支
春秋 时 山戎 属国。其地约在今 河北 滦县 、 迁安 间。公元前六六四年为 齐恒公 所灭。国语·齐语:“遂北伐 山戎 ,刜 令支 、斩 孤竹 而南归。” 韦昭 注:“二国, 山戎 之与也。刜,击也;斩,伐也。 令支 ,今为县,属 辽西 。”逸周书·王会作“不令支”,管子·小匡作“泠支”,又《轻重戊》作“离支”,吕氏春秋·有始作“令疵”,史记·齐太公世家作“离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