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诠序(詮序)
(1).形容有条理有次序。南史·臧焘传:“上与往復十餘反, 凝之 辞韵詮序,上甚赏焉。”
(2).编排次序。詮,通“ 銓 ”。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二:“诸讚并多失次,宜依经文细为詮序。”
《国语辞典》:没头绪(没头绪)  拼音:méi tóu xù
没有线索、条理。《红楼梦》第六二回:「只好室内生春,若说到外头去,可太没头绪了。」
分类:线索条理
《漢語大詞典》:厘析(釐析)
条分缕析。谓分析细密而有条理。 宋 叶适 《题端信师帖》:“国子监主簿 甄公 良友 ,意疎而説慧,高下在口。师未尝假借,有猝疑诡问,必釐析首末,使傲消气折乃已。” 清 章学诚 校雠通义·汉志诸子:“忘本源而釐析之,则失道体之全。”
《漢語大詞典》:利索
(1).谓言语、动作灵活敏捷。 浩然 《艳阳天》第三六章:“ 焦淑红 手脚利索地淘了米,又把米下到锅里。” 王群生 《彩色的夜》:“我回答得很不利索。”
(2).整齐有条理。 孔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六章:“在淡青的裤褂外面,罩着雪白的带胸襟的围裙,上下显得干净、利索。”
(3).完毕。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他们的地都分完了没有?回答不一样,有说分利索了的,也有说没有分完的。”
(4).谓清净无拖累。 辛显令 《喜盈门》三五:“叫他走,走了更利索。”
《國語辭典》:有条不紊(有條不紊)  拼音:yǒu tiáo bù wèn
语本《书经。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指条理分明而不紊乱。唐。王勃 梓州元武县福会寺碑:「有条不紊,施缓政于繁绳;断讼有神,下高锋于错节。」《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全亏他亲家,把他西宾王孝廉请了过来一同帮忙,才能这般有条不紊。」也作「有条有理」。
《漢語大詞典》:有头有脑(有頭有腦)
喻有头绪,有条理。
分類:头绪条理
《漢語大詞典》:有眉有眼
(1).形容明了而有条理。 草明 《乘风破浪》十五:“ 夏万春 虽然以少年老成出名,但究竟年轻,办一件事总喜欢痛快明朗,拿他的说法是有眉有眼。”
(2).形容真切。如:那桩事被他说得有眉有眼的,好像真的一样。
《國語辭典》:语无伦次(語無倫次)  拼音:yǔ wú lún cì
说话颠三倒四,毫无条理。《官场现形记》第五四回:「就是说话,也渐渐的语无伦次了。」
《國語辭典》:有板有眼  拼音:yǒu bǎn yǒu yǎn
唱戏或唱歌合乎拍节板眼。形容人的言语行事清晰有条理。如:「他做起事来有板有眼,真是难得。」
《漢語大詞典》:整本大套
谓有计划、有条理、全面。 老舍 《赵子曰》第十七:“如今叫我整本大套的去和女怪交际,你想想, 端翁 ,我 老赵 受得了受不了?!”
《國語辭典》:杂乱无章(雜亂無章)  拼音:zá luàn wú zhāng
杂乱而没有条理。如:「他说话杂乱无章,让人不知所云。」
《漢語大詞典》:途途是道
头头是道。说话或做事很有条理。 聂绀弩 《〈女权论辩〉题记一》:“女人的幸福是看他的丈夫怎样,应该先努力安排一个家等等,这样或者那样,说得途途是道。”
分類:做事条理
《漢語大詞典》:丝析发解(絲析髮解)
比喻细密而有条理地分析剖解。 明 宋濂 《汪先生墓志铭》:“参以 伊 洛 大儒传注之説,丝析髮解,日攻月较,不故求为异,而亦不苟为同。”
《漢語大詞典》:丝分缕解(絲分縷解)
细致而有条理的分析。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五:“尝谓读千载之书而探千载之迹,必须尽见当时事理,如身履其间,丝分缕解,始终备尽,乃可以置议论。”亦作“ 丝分缕析 ”。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王振鹏:“ 振鹏 妙於界画,运笔和墨,丝分缕析,左右高下,俯仰曲折,方员平直,曲尽其体,而神气飞动,不为法拘。”
《國語辭典》:条分缕析(條分縷析)  拼音:tiáo fēn lǚ xī
分析细密,条理清晰。《明史。卷二八。五行志一》:「而传说则条分缕析,以某异为某事之应,更旁引曲證,以伸其说。」也作「条分缕晰」、「析缕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