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词典
曹洞宗
分类词汇
泐潭
本寂
济洞
五位君臣
佛类词典
曹洞宗
《國語辭典》:曹洞宗  拼音:cáo dòng zōng
中国禅宗五家之一。由唐代洞山良价和曹山本寂师徒所创。属南宗青原法系。思想承石头希迁即事而真的见解,也就是从个别事物上,显现本然无别的理体。到良价从而发展五位君臣的说法。本寂则是大振曹洞宗风的人。此后此宗风行天下。南宋日僧道元入宋,从如净禅师受法,为日本曹洞宗之始。在禅宗五家中,只有曹洞宗和临济宗法脉不绝,直到现代。
《漢語大詞典》:泐潭
潭名。在 江西省 高安县 洞山 。相传 唐 代禅宗曹洞宗 良价禅师 与其弟子 本寂 曾居此习禅。 明 宋濂 《游泾川水西寺简叶八宣慰刘七都事章卞二元帅》诗:“别有白髮师,野鹤鸡羣异。身披伽黎衣,云继 泐潭 裔。”参阅 明 瞿汝稷 指月录卷十六。
《国语辞典》:本寂  拼音:běn jí
禅宗曹洞宗祖师之一。唐泉州莆田人,俗姓黄,十九岁出家,后师事洞山良价,并在那里深得法要,离开良价后,回吉水山说法,将吉水山改名为「曹山」,大振宗风,发扬良价五位君臣的旨趣。曾注《寒山子诗》,有《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语录》二卷行世。
《漢語大詞典》:济洞(濟洞)
佛教禅宗临济宗和曹洞宗的并称。泛指禅宗。 清 黄宗羲 《宪副郑平子先生七十寿序》:“余见今之亡国大夫,大略三等:或齷齪治生,或丐贷诸侯,或法乳济洞,要皆胸中扰扰,不胜富贵利达之想。”
《国语辞典》:五位君臣  拼音:wǔ wèi jūn chén
中国禅宗曹洞宗的教法。由洞山良价和弟子曹山本寂所共创,用以诱导弟子。五位君臣,是空理和现象关系的说明。五位,指正位、偏位、偏中正、正中来、兼带。将五位配以君臣则君为正位,臣为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视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带。《人天眼目》卷三:「僧问曹山五位君臣旨诀,山云:『正位即属空界,本来无物;偏位即色界,有万形像;偏中正者,舍事入理,正中来者,背理就事,兼带者,冥应众缘,不随众有,非染非净,非正非偏。』」
曹洞宗
【佛学大辞典】
(流派)禅宗五家之一。出所有二说:一为取曹溪六祖慧能及六世孙。洞山之名,二为取第二祖曹山,第一祖洞山之名。后者颠倒行次,为语便也。祖庭事苑七曰:「曹山即洞山之嗣子,今不言洞曹言曹洞者。亦犹慧远即慧持之的兄但言持远而不言远持,盖由语便而无他。丛林或指曹为曹溪,盖不知世裔来历之远近,妄自牵合。」然以前者为近于真也,案曹洞宗源出六祖弟子行思,传希迁,希迁传药山,药山传云岩,云岩传良价禅师。住瑞州洞山,洞山传本寂禅师。住抚州曹山,其说立五位君臣以为宗要。五位者,正中偏,偏中正,正中来,偏中至,兼中到,是也。君为正位,臣为偏位。正位即空界,偏位即色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