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嫉邪
憎恨邪恶。 唐 杜甫 《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诗:“歷职匪父任,嫉邪尝力争。” 唐 韩愈 《杂说》之三:“将愤世嫉邪,长往而不来者之所为乎?”
分類:憎恨邪恶
《國語辭典》:交恶(交惡)  拼音:jiāo wù
感情破裂,彼此憎恨仇视。《左传。隐公三年》:「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新五代史。卷四七。杂传。马全节传》:「自出帝与契丹交恶,全节未尝不在兵间。」
分類:憎恨仇视
《國語辭典》:憎恶(憎惡)  拼音:zēng è
憎恨恶人、坏事。《管子。霸言》:「圣人之憎恶也内,愚人之憎恶也外。」
《國語辭典》:憎恶(憎惡)  拼音:zēng wù
憎恨厌恶。《三国志。卷四四。蜀书。费袆传》:「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
《漢語大詞典》:背憎
谓背地里憎恨。《诗·小雅·十月之交》:“蹲沓背憎,职竞由人。” 郑玄 笺:“背则相憎。”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蹲踏背憎,即聋从昧。” 清 王夫之 《九昭》:“荃同芳其犹迷兮,又奚况夫背憎。”
《漢語大詞典》:相恶(相惡)
彼此憎恨。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貙 为少司马, 多僚 为御士,与 貙 相恶。”孙子·九地:“夫 吴 人与 越 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孔子家语·颜回》:“小人於为乱之上,相爱也,退而相恶。” 唐 韩愈 《南山诗》:“或背若相恶,或向若相佑。”
分類:彼此憎恨
《漢語大詞典》:怨疾
不满,憎恨。左传·昭公二十年:“外内颇邪,上下怨疾,动作辟违,从欲厌私。”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 渊 亦恐 权 远不可恃”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权 之怨疾,将刻肌骨。”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一年:“ 南詔 劝龙晟 淫虐不道,上下怨疾, 弄栋 节度使 王嵯巔 弑之,立其弟 劝利 。”
分類:不满憎恨
《漢語大詞典》:相憎
相互憎恨。战国策·中山策:“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 鲁迅 《二心集·〈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译者附记》:“换言之,亦能引导全世界人彼此之相爱,及世界人类彼此之相憎。”
分類:相互憎恨
《國語辭典》:痛疾  拼音:tòng jí
1.病痛、痛苦。《礼记。问丧》:「痛疾在心,故口不甘味,身不安美也。」《左传。昭公三年》:「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
2.深切地憎恨。《新唐书。卷一。列传。刘蕡》:「凶丑名挺,外胁群臣,内掣侮天子,蕡常痛疾。」
《漢語大詞典》:嫉俗
憎恨不良的社会习俗。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第二节:“非敢以玩世嫉俗之言,駡尽天下也。”
《漢語大詞典》:贾憎(賈憎)
招致憎恨。 宋 朱熹 《迪功郎致仕王君墓碣铭》:“人有未善,苟知之必告,虽以贾憎不自悔。”
分類:招致憎恨
《漢語大詞典》:雠疾(讎疾)
亦作“讐疾”。 仇恨,憎恨。三国志·魏志·王粲传“ 瑀 子 籍 ”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 籍 口不论人过,而自然高迈,故为礼法之士 何曾 等深所讎疾。” 宋 叶适 《进故事》:“杀戮相继,展转讐疾,靡所定止。”亦指与之有仇恨的人。 清 唐甄 潜书·两权:“有劳者必厚其赏,有功者必尊其爵,虽讎疾不吝。”
分類:仇恨憎恨
《漢語大詞典》:厉厉(厲厲)
(1).形容憎恨。荀子·王制:“君臣上下之间者,彼将厉厉焉日日相离疾也,我今将顿顿焉日日相亲爱也。”
(2).寒风猛烈貌。 晋 陶潜 《岁暮和张常侍》诗:“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厉厉气遂严,纷纷飞鸟还。” 明 何景明 《秋风》诗:“秋风厉厉,中园有卉,不植松与檜,奈彼萧艾。”
《漢語大詞典》:忌恶(忌惡)
憎恨坏人坏事。后汉书·党锢传序:“若 范滂 、 张俭 之徒,清心忌恶,终陷党议,不其然乎?”
忌讳厌恶;憎恶。 汉 王充 论衡·四讳:“乳子之家,亦忌恶之,舍丘墓庐道畔,逾月乃入,恶之甚也。”后汉书·皇后纪下·虞美人:“大将军 梁冀 秉政,忌恶佗族。”宋史·苏轼传:“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於朝廷之上。” 郭沫若 《历史人物·隋代大音乐家万宝常》:“这项工具(指留声机), 中国 人倒早在利用,而且利用得很滥,不闻有人反对,反是‘国乐家’要忌恶起洋乐来,这却不免是件奇闻。”
《漢語大詞典》:疾吏
(1).憎恨狱吏。《汉书·路温舒传》:“是以狱吏专为深刻,残贼而亡极,媮为一切,不顾国患,此世之大贼也。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
(2).指病困的小官吏。 清 顾炎武 《赠路舍人》诗:“穷交义重千金许,疾吏情深一上书。”
《漢語大詞典》:憎妒
亦作“ 憎妬 ”。 憎恨妒忌。 汉 刘向 列女传·晋伯宗妻:“盗憎主人,民爱其上,有爱好人者,必有憎妒人者。” 南朝 陈 顾野王 《艳歌行》:“妖姿巧笑能倾城,那思他人不憎妬。”
分類:憎恨妒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