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或作宓羲、包牺、庖牺、伏戏、虑牺、牺皇、皇羲。一说即太昊。传说中远古帝王。风姓。相传始作八卦,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为神话中人类始祖,与女娲氏兄妹为婚,制嫁娶,正姓氏。图像为蛇身人首。
全上古三代文·卷一
太昊,亦作太皞、太皓,风姓,号伏羲氏。以木德王,是为春皇。一云伏羲氏,一云宓牺氏,一云包羲氏,一云庖牺氏,都陈。在位百十一年,一云百六十四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宓或作虙。即洛神。传说中远古时人。伏羲氏之女。溺于洛水,死,遂为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521—? 【介绍】: 春秋时鲁国人,字子贱。孔子弟子。尝为单父宰,鸣琴不下堂,能任人而治。孔子称之曰君子。
邓宓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南海番禺人。勇敢有谋略。武帝元狩末,罗弘举其为属国都尉,后为南海郡丞,官至日南太守。安抚边远,边民感怀。
秦宓 朝代:蜀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26 【介绍】: 三国蜀广汉绵竹人,字子敕。少有才学,州郡屡辟,皆不就。刘备定益州,辟为从事祭酒。刘备将征吴,宓陈天时不利,坐下狱。刘禅建兴二年,诸葛亮选为别驾,累迁左中郎将、长水校尉,迁大司农。博学有才,应对敏捷,有才士之称。
全三国文·卷六十一
宓字子敕,广汉绵竹人,州郡辟命辄不就。先主定蜀,以为从事祭酒。建兴中,丞相亮领益州牧,选为别驾,寻拜左中郎将长水校尉,迁大司农。
《國語辭典》:宓羲  拼音:fú xī
古代一位皇帝。参见「伏羲」条。明。陆灼《艾子后语。大言》:「憧童稚时,与群儿往看宓羲画八卦,见其蛇身人首,归得惊痫。」
《漢語大詞典》:宓羲氏
亦作“ 宓戏氏 ”。 即 伏羲氏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宓,通“ 伏 ”。汉书·古今人表:“ 太昊帝 宓羲氏 。” 颜师古 注:“宓,音伏,字本作虙,其音同。”《礼记·月令》“其帝 大皥 ” 汉 郑玄 注:“ 大皥 , 宓戏氏 。”战国策·赵策二:“ 宓戏 、 神农 教而不诛。”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 皇甫謐 云:‘ 伏羲 或谓之 宓羲 。’案诸经史纬候,遂无 宓羲 之号。虙字从虍,宓字从宀,下俱为必,末世传写,遂误以虙为宓,而帝王世纪因更立名耳。”《礼记·月令》“其帝 大皥 ” 唐 陆德明 释文:“‘宓戏’,宓音密,又音服;戏又作亏,亦作牺,又作羲。”
《國語辭典》:宓戏(宓戲)  拼音:fú xì
古代一位皇帝。参见「伏羲」条。汉。王充《论衡。自纪》:「没华虚之交,存敦厖之朴,拨流失之风,反宓戏之俗。」
《漢語大詞典》:宓羲氏
亦作“ 宓戏氏 ”。 即 伏羲氏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宓,通“ 伏 ”。汉书·古今人表:“ 太昊帝 宓羲氏 。” 颜师古 注:“宓,音伏,字本作虙,其音同。”《礼记·月令》“其帝 大皥 ” 汉 郑玄 注:“ 大皥 , 宓戏氏 。”战国策·赵策二:“ 宓戏 、 神农 教而不诛。”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 皇甫謐 云:‘ 伏羲 或谓之 宓羲 。’案诸经史纬候,遂无 宓羲 之号。虙字从虍,宓字从宀,下俱为必,末世传写,遂误以虙为宓,而帝王世纪因更立名耳。”《礼记·月令》“其帝 大皥 ” 唐 陆德明 释文:“‘宓戏’,宓音密,又音服;戏又作亏,亦作牺,又作羲。”
《国语辞典》:洛浦宓妃  拼音:luò pǔ fú fēi
神话中洛水的女神。相传为伏羲氏之女,溺死于洛水中而成为洛水之神。
《国语辞典》:宓子贱弹鸣琴(宓子贱弹鸣琴)  拼音:fú zǐ jiàn tán míng qín
宓子贱,名不齐,字子贱,孔子弟子。任单父宰,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宓子贱谓己施政善用人,故逸。见《吕氏春秋。开春论。察贤》。
《国语辞典》:宓契尔(宓契尔)  拼音:mì qì ěr
Margaret Mitchell
人名。(西元1900~1949)美国女作家。善写历史小说,曾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写成小说「飘」(Gone with the wind)。后改编成电影乱世佳人。也译作「密契尔」、「密西尔」。
《漢語大詞典》:宓汩
水疾流貌。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滭弗宓汩,偪侧泌瀄,横流逆折,转腾潎洌。” 李善 注引 司马彪 曰:“宓汩,去疾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滵汩”。
《漢語大詞典》:宓机绢(宓機絹)
元 代 嘉兴府 魏 唐 宓 家所织的绢。因其质地匀净厚密, 元 画家 赵孟頫 、 盛懋 、 王渊 等多用以作画。参阅 明 曹昭 新增格古要论·古画绢素
《國語辭典》:宓穆  拼音:mì mù
安宁静穆。《淮南子。览冥》:「道神鬼,登九天,朝帝于灵门,宓穆休于太祖之下。」
分類:安详静穆
《漢語大詞典》:宓羲氏
亦作“ 宓戏氏 ”。 即 伏羲氏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宓,通“ 伏 ”。汉书·古今人表:“ 太昊帝 宓羲氏 。” 颜师古 注:“宓,音伏,字本作虙,其音同。”《礼记·月令》“其帝 大皥 ” 汉 郑玄 注:“ 大皥 , 宓戏氏 。”战国策·赵策二:“ 宓戏 、 神农 教而不诛。”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 皇甫謐 云:‘ 伏羲 或谓之 宓羲 。’案诸经史纬候,遂无 宓羲 之号。虙字从虍,宓字从宀,下俱为必,末世传写,遂误以虙为宓,而帝王世纪因更立名耳。”《礼记·月令》“其帝 大皥 ” 唐 陆德明 释文:“‘宓戏’,宓音密,又音服;戏又作亏,亦作牺,又作羲。”
《漢語大詞典》:宓戏氏(宓戲氏)
见“ 宓羲氏 ”。
《漢語大詞典》:宓羲氏
亦作“ 宓戏氏 ”。 即 伏羲氏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宓,通“ 伏 ”。汉书·古今人表:“ 太昊帝 宓羲氏 。” 颜师古 注:“宓,音伏,字本作虙,其音同。”《礼记·月令》“其帝 大皥 ” 汉 郑玄 注:“ 大皥 , 宓戏氏 。”战国策·赵策二:“ 宓戏 、 神农 教而不诛。”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 皇甫謐 云:‘ 伏羲 或谓之 宓羲 。’案诸经史纬候,遂无 宓羲 之号。虙字从虍,宓字从宀,下俱为必,末世传写,遂误以虙为宓,而帝王世纪因更立名耳。”《礼记·月令》“其帝 大皥 ” 唐 陆德明 释文:“‘宓戏’,宓音密,又音服;戏又作亏,亦作牺,又作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