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孀节(孀節)
居孀守节。 明 袁宏道 《王氏两节妇传》:“ 箕仲 曰:‘余先祖母时,先母 欧阳 ,皆孀节若干年,含辛茹荼,以训其孙若子。’”
分類:守节
《漢語大詞典》:贞嫠(貞嫠)
守节的寡妇。 王闿运 《严通政庶母任氏寿颂序》:“婉此贞嫠,长依主妇。”
分類:守节寡妇
《漢語大詞典》:忠泉
后汉书·耿恭传:“ 匈奴 復来攻 恭 , 恭 募先登数千人直驰之,胡骑散走, 匈奴 遂於城下拥絶涧水。 恭 於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笮马粪汁而饮之。 恭 仰叹曰:‘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 汉 德神明,岂有穷哉。’乃整衣服向井再拜,为吏士祷。有顷,水泉奔出,众皆称万岁。”后因以“忠泉”颂扬将帅的尽忠守节。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忠泉出井,孝笋生庭。” 北周 庾信 《周太子少保步陆碑》:“忠泉暗漏,孝笋寒生。”
《漢語大詞典》:义侣(義侣)
信守节义的伙伴。《南齐书·陈显达传》:“ 荆 郢 行事 萧 张 二贤,莫不案剑飡风,横戈待节;关畿蕃守之儔,孰非义侣!”
《漢語大詞典》:引节(引節)
守节自杀。汉书·司马迁传:“且人不能蚤自财绳墨之外,已稍陵夷至於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
分類:守节自杀
《国语辞典》:柏舟操  拼音:bó zhōu cāo
比喻寡妇守节的坚贞操守。参见「柏舟之节」条。
《漢語大詞典》:谊臣(誼臣)
坚守节义之臣。新唐书·孙伏伽传:“若 李纲 、 孙伏伽 ,可谓谊臣矣。俛首噤默,岂朕所望哉?”
《漢語大詞典》:贞理(貞理)
信守节义。《韩诗外传》卷一:“传曰:夫《行露》之人许嫁矣,然而未往也。见一物不具,一礼不备,守节贞理,守死不往。君子以为得妇道之宜。” 许维遹 校释:“列女传·贞顺篇‘贞理’作‘持义’。”
《國語辭典》:贞节牌坊(貞節牌坊)  拼音:zhēn jié pái fang
古代为表扬节妇终生守寡而建立的牌楼。
《漢語大詞典》:仗节死义(仗節死義)
谓坚守节操,为正义而死。 宋 苏轼 《上皇帝书》:“前 山阳 亡徒 苏令 ,纵横吏士,临难莫肯仗节死义者,以守相威权素夺故也。”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八》:“ 杜子美 《送严武还朝》诗:‘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劝以仗节死义也。”
《国语辞典》:苏武牧羊(苏武牧羊)  拼音:sū wǔ mù yáng
1.汉使苏武出使匈奴,因守节不变,被单于拘留,放逐至北海无人处牧羊十九年。虽掘鼠而食仍不屈降。见《汉书。卷五四。李广苏建传。苏建》。后以苏武牧羊比喻坚贞的气节。
2.乐曲名。内容取材自苏武出使匈奴的故事,歌颂其留胡不辱的崇高气节。曲调流畅,具有淳朴的民歌风格。
《国语辞典》:守节不回(守节不回)  拼音:shǒu jié bù huí
坚守节操而不改变。《旧唐书。卷五六。萧铣等传。史臣曰》:「辅公祏窃兵为叛,王雄诞守节不回,训子孙以忠贞,感士庶之流涕。」也作「守节不移」。
《国语辞典》:守节不移(守节不移)  拼音:shǒu jié bù yí
坚守节操而不改变。汉。刘向《新序。卷七。节士》:「子为父死无所恨,守节不移,虽有铁钺汤镬之诛而不惧也。」《三国志。卷一六。魏书。杜畿传》:「选举不以实,人事之大者也」句下南朝宋。裴松之。注:「晋初受禅,以不达天命,守节不移,削爵土,徙武威。」也作「守节不回」。
《国语辞典》:清净守节(清净守节)  拼音:qīng jìng shǒu jié
宁静而遵守节度。《红楼梦》第六十五回:「我们家的规矩又大,寡妇奶奶们不管事,只宜清净守节。」
《国语辞典》:节义廉明(节义廉明)  拼音:jié yì lián míng
1.严守节操,主持正义,为人廉洁,明察秋毫。如:「他为官节义廉明,深受人民爱戴。」
2.戏曲剧目。《四进士》的别称。参见「四进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