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分类词汇(续上)
阳声韵
诡韵
大豫舞
调声叶律
雌霓之诵
平韵
《国语辞典》:阳声韵(阳声韵)  拼音:yáng shēng yùn
声韵学家称带有鼻声韵尾m、n、ng的韵母。如中古韵书中的东、冬、侵、谈等韵。也称为「阳韵」。
《漢語大詞典》:诡韵(詭韻)
不同声韵,音色不同。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丝竹金石,五声诡韵,而快耳不异。”
《漢語大詞典》:大豫舞
晋 雅舞名。 晋 泰始 九年, 荀勗 校太乐、作新律吕以调声韵。律成, 勗 主掌乐事,使 郭夏 、 宋识 等造《正德》《大豫》二舞, 张华 为其作乐章。 咸宁 元年用为庙乐。
《漢語大詞典》:调声叶律(調聲叶律)
调弄声韵使合于音律。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调声叶律,又兼分股限字之文,则诗中之近体是已。”
《漢語大詞典》:雌霓之诵(雌霓之誦)
谓熟知声韵。典出梁书·王筠传:“ 约 ( 沈约 )製《郊居赋》,构思积时,犹未都毕,乃要 筠 示其草。 筠 读至‘雌霓(五激反)连踡’, 约 抚掌欣抃曰:‘僕常恐人呼为霓(五鷄反)。’…… 约 曰:‘知音者希,真赏殆絶,所以相要,政在此数句耳。’” 唐 刘肃 《〈片玉集〉序》:“是知雌霓之诵方脱诸口,而见谓知音。”
分類:熟知声韵
《國語辭典》:平韵(平韻)  拼音:píng yùn
四声中的平声。包括国音中的阴平、阳平,相对于仄韵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