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狐唱枭和(狐唱梟和)
喻坏人互相呼应。 宋 王禹偁 《杜伏威传赞序》:“由是 世充 、 建德 、 黑闥 、 武周 之辈,狐唱梟和,蝟芒而来。”
分類:坏人呼应
《國語辭典》:狐凭鼠伏(狐憑鼠伏)  拼音:hú píng shǔ fú
像狐、鼠一样潜伏。比喻小人失势,因胆怯而到处藏匿。如:「一清专案使得黑道分子狐凭鼠伏,到处藏避。」也作「狐潜鼠伏」。
《國語辭典》:狐狸尾巴  拼音:hú li wěi bā
本指孙岩妻修炼成仙的狐狸,虽然变幻成人形以迷惑人,但尾巴却无法变化的故事。典出《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后多比喻伪装出善良的外表以迷惑世人的坏人所极力掩盖的本来面目。《扫迷帚》第一三回:「惜此女尚无人发覆,所以狐狸尾巴还未显出。」
《漢語大詞典》:积讹成蠹(積訛成蠹)
谓谬误积久,败坏人心。 唐 沈亚之 《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京师,诸夏之本也,将以观理,而豪猾时踰检;太学,明教之源也,期於变风,而生徒多堕业,列郡在乎颁条,而干禁或未絶;又在乎按度,而淫巧或未格。俗恬风靡,积讹成蠹。”
《國語辭典》:疾恶如仇(疾惡如仇)  拼音:jí è rú chóu
憎恨坏人坏事如同仇敌一般。「仇」文献异文作「雠」。《后汉书。卷六六。陈蕃传》:「奉公不挠,疾恶如雠。」《新唐书。卷二○二。文艺传中。李邕传》:「邕少习文章,疾恶如雠,不容于众。」也作「嫉恶如仇」。
《漢語大詞典》:疾恶如风(疾惡如風)
痛恨坏人坏事像狂风猛扫一样。后汉书·陈蕃传:“ 震 ( 朱震 )字 伯厚 ,初为州从事,奏 济阴 太守 单匡 臧罪,并连 匡 兄中常侍车骑将军 超 。 桓帝 收 匡 下廷尉,以谴 超 , 超 诣狱谢。三府谚曰‘车如鸡栖马如狗,疾恶如风 朱伯厚 。’” 宋 苏轼 《任师中挽词》:“大 任 刚烈世无有,疾恶如风 朱伯厚 。” 明 陈子龙 《哭张天如先生》诗:“疾恶如风最不平,天涯何处有 荆卿 ?”
《國語辭典》:嫉恶如仇(嫉惡如仇)  拼音:jí è rú chóu
憎恨邪恶的人或事如同仇敌一般。「仇」文献异文作「雠」。《旧唐书。卷一七九。孔纬传》:「纬器志方雅,嫉恶如雠。」也作「疾恶如仇」、「疾恶若仇」、「嫉恶若仇」。
《國語辭典》:过街老鼠(過街老鼠)  拼音:guò jiē lǎo shǔ
(歇后语)人人喊打。老鼠是人人讨厌的动物,所以看到老鼠,便想消灭它。比喻为恶之人,必遭众人唾弃。如:「诈骗集团的成员到案后,个个都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國語辭典》:哼哈二将(哼哈二將)  拼音:hēng hā èr jiàng
原为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作者根据佛教守护寺庙的两位门神,附会而成的两员神将。形象威武凶猛,一名郑伦,能鼻哼白气制敌;一名陈奇,能口哈黄气擒将。后用以比喻权势者手下,狼狈为奸、仗势欺人的两个人。如:「他们二人仗著在官府做事,便胡作非为,真是名副其实的哼哈二将。」亦可比喻行为迥异却能相互配合的一对伙伴。清。邱园《虎囊弹》:「(净):『来!咱问你:两旁两个鸟大汉他叫什么?』(丑):『这是哼哈二将。』」
《國語辭典》:藏垢纳污(藏垢納汙)  拼音:cáng gòu nà wū
1.隐藏污垢,聚集秽物。如:「厨房最容易藏垢纳污,所以要常常清洗整理。」也作「含垢纳污」。
2.比喻包藏坏人坏事。参见「含垢纳污」条。《野叟曝言》第二回:「俺们僧家与你们儒家一样,藏垢纳污,无物不有。」
《國語辭典》:帮虎吃食(幫虎吃食)  拼音:bāng hǔ chī shí
帮助恶人做坏事。比喻助纣为虐。《醒世姻缘传》第九四回:「先著了几个赖皮帮虎吃食的生员,在文庙行香的时节,出力讲了一讲。」也作「帮狗吃食」。
分類:坏人坏事
《國語辭典》:包庇  拼音:bāo bì
袒护不正当的行为。如:「海关查验员因包庇走私而遭到起诉。」
《漢語大詞典》:党邪陷正(黨邪陷正)
与坏人结伙,陷害好人。旧唐书·宋璟传:“ 璟 谓曰:‘名义至重,神道难欺,必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
《國語辭典》:地痞  拼音:dì pǐ
地方上不务正业、欺压百姓、为非作歹的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七回:「并且你是个清白良民,他把那办地痞流氓的刑法来办你,便是损了你的名誉,还可以叫他赔钱呢?」也称为「地棍」。
《國語辭典》:地头鬼(地頭鬼)  拼音:dì tóu guǐ
地方上引诱外匪,为害乡里的人。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是小子新娶的个小娘子,不知逃走那里去了,一定有个地头鬼拐著他去。」
分類: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