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球 → 毬球”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余分(餘分)
(1).指地球环绕太阳运行一周的实际时间与纪年时间相比所馀的零头数。汉书·律历志下:“后九十五岁, 商 十二月甲申朔旦冬至,亡餘分,是为孟统。”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二:“唯虚宿未有奇数,自是日之餘分,历家取以为斗分者此也。餘宿则不然。” 明 谢肇浙 《五杂俎·天部二》:“至於晦朔之畸数,闰月之餘分,圣人不能齐也,而况巧历乎?”
(2).谓非正统。 宋 岳珂 《奉诏移伪齐檄》:“率华夏礼义之俗,甘事腥羶,紫色餘分,拟乱正统。”参见“ 餘分闰位 ”。
(3).馀留部分。 宋 陈师道 《中秋夜东刹赠仁公》诗:“盈盈秋月不餘分,叶露悬光可数尘。”按,此指月亮亏蚀部分。
《國語辭典》:重力  拼音:zhòng lì
物理学上重力的广义定义为万有引力,狭义的定义则指地球对于地面上一切物体的引力。
《漢語大詞典》:食甚
日偏食或月偏食过程中,太阳被月亮遮盖最多或月亮被地球阴影遮盖最多时,两者的位置关系;日全食或月全食过程中,太阳被月亮全部遮盖或月亮完全走进地球阴影里而两个中心距离最近时,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亦指发生上述位置关系的时刻。食甚发生在食既之后。食,通“ 蚀 ”。清史稿·时宪志一:“至期,登臺测验,酉正食甚,将及一分,戌初刻復圆。”
《漢語大詞典》:地波
又称“地面波”。沿地球表面传播的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受地面吸收和绕射的严重影响,传播距离不远;波长愈短,传播距离愈近。但地波传播不受气候影响,可实现可靠的长波及较长波段的中波通信和无线电广播。
《國語辭典》:白夜  拼音:bái yè
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高纬度地区在某些日子,太阳虽落至地平线下,但始终在六度以内,以致天光不会全黑的夜晚。
《國語辭典》:极圈(極圈)  拼音:jí quān
地球上约六十六度半的两条纬线所形成的圈。在北半球的称为「北极圈」,在南半球的称为「南极圈」。是太阳照射地表最北及最南的界限。
《漢語大詞典》:地学(地學)
原指地理学或地质学。今为地理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海洋学、大气物理学、自然资源考察等的统称。 郑观应 《盛世危言·西学》:“所谓地学者,以地舆为纲,而一切测量、经纬、种植、车舟、兵阵诸艺,皆由地学以推至其极者也。” 鲁迅 《朝花夕拾·琐记》:“此外还有所谓格致、地学、金石学……但是还得声明:后两项,就是现在之所谓地质学和矿物学。”
《漢語大詞典》:朱道
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名称之一。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二:“日之所由,谓之黄道。南北极之中,度最均处,谓之赤道。月行黄道之南,谓之朱道;行黄道之北,谓之黑道;黄道之东,谓之青道;黄道之西,谓之白道。”
《國語辭典》:溅落(濺落)  拼音:jiàn luò
物体自高空坠入江河湖海之中。常指人造卫星、火箭、太空梭等返回地球时,按预定或不预定地点落入海洋中。
《漢語大詞典》:闰分(閏分)
指农历一年和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相比所多馀的时日。《宋书·律历志中》:“ 周 室既衰, 战国 横騖,告朔之羊,废而不绍,登臺之礼,灭而不遵。闰分乖次而不识,孟陬失纪而莫悟。”
《國語辭典》:大冲(大沖)  拼音:dà chōng
民间称阴阳五行不调和,与人事有所冲煞为「大冲」。
《國語辭典》:大冲(大衝)  拼音:dà chōng
冲,通道。大冲指大道。《西游记》第一○回:「晓来举杖淘轻浪,日出担柴过大冲。」
《國語辭典》:水准(水準)  拼音:shuǐ zhǔn
标准、程度。如:「文化水准」、「教育水准」、「知识水准」。也称为「水平」。
《國語辭典》:水平  拼音:shuǐ píng
1.静止时的水面。《管子。侈靡》:「水平而不流,无源则遫竭。」唐。刘禹锡〈插田歌〉:「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
2.以水面为高低的标准。
3.标准、程度。如:「他的程度不及一般水平。」也称为「水准」。
《国语辞典》:外星人  拼音:wài xīng rén
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上的人类或是具有高等智慧的生物。
《国语辞典》:南北极(南北极)  拼音:nán běi jí
地球的南北两端,各距赤道九十纬度。
《漢語大詞典》:航天
指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等在地球附近空间或太阳系空间飞行。《文汇报》1988.9.8:“我国航天应用技术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