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圆形(圆形)  拼音:yuán xíng
以定点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成的图形。
《國語辭典》:卦影  拼音:guà yǐng
古代用图画诗文显示吉凶祸福的一种占卜术。《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费博古且将卦影来检了,写著四句诗。」也作「轨革」。
《國語辭典》:弓形  拼音:gōng xíng
若一直线交一圆于两点,则该直线将该圆分成两部分,每一部分皆称为弓形即圆弓形。也称为「缺圆」或「圆分」。
《国语辞典》:视图(视图)  拼音:shì tú
根据物体的正投影所绘的图形,此图形所表现的位置,即与吾人在某方向所观察的物体形状相当,故称为「视图」。
《國語辭典》:水印  拼音:shuǐ yìn
1.物体被水渗入后留下的痕迹。如:「这张黑纸上有块小小的水印。」
2.一种印在纸上或衣料上,具有防伪作用的图案。如:「新台币百元钞票上的梅花水印,是辨伪的重要依据。」
3.旧时商店的印章。
《漢語大詞典》:毡墨(氈墨)
毡与墨。模拓碑或古器物上字与图形的用具。亦用以借指拓本。 王国维 《〈说文〉所谓古文说》:“以前古器无毡墨传布, 许君 未能足徵。”
《國語辭典》:镂空(鏤空)  拼音:lòu kōng
雕刻出穿透物体的图案或文字。多用于窗格、屏风、服饰、玉器等。《水浒后传》第一一回:「那两个眼睛乌珠挖将出来,如巴斗大小。乐和道:『将他镂空当水晶灯,点上火,莹亮好看。』」《品花宝鉴》第二六回:「室中的窗子、栏杆、屏门等类,皆是工细镂空山水,其人物用那些珍宝细细雕成嵌上,几做了瑶楹玉栋。」
《漢語大詞典》:虬驾(虬駕)
亦作“虯驾”。 饰以虬龙图形的车驾。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神仙》:“虬驾夭矫而出没,霓裳颯沓而容与。” 唐 陈子昂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驱驰翠虯驾,伊鬱紫鸞笙。”
《漢語大詞典》:朱拓
用银朱等红颜料从碑刻或铭器上拓下的文字或图形。 鲁迅 《彷徨·祝福》:“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
《漢語大詞典》:画卵(畫卵)
在鸡蛋上雕画图形。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古之豪家食称画卵,今代犹染蓝茜杂色,仍加雕鏤,递相餉遗,或置盘俎。”
《漢語大詞典》:两己(兩己)
两个“己”字的图形。《书·益稷》“黼黻絺绣” 孔 传:“黼若斧形,黻为两己相背。”
分類:图形
《漢語大詞典》:饰熊(飾熊)
在车轼上装饰熊的图形。用以显示公侯及高官的身分。 唐 皎然 《奉送李中丞道昌入朝》诗:“詔喜新衔凤,车看旧饰熊。”参阅后汉书·舆服志上
《國語辭典》:图案(圖案)  拼音:tú àn
原指为了制造器物,而事先设计的施工图样。包括造型结构、色彩、纹饰等。后泛指具有美术与装饰性的图形和色彩。
《漢語大詞典》:驺虞幡(騶虞幡)
一种绘有驺虞图形的旗帜,用以传旨解兵。晋书·楚王玮传:“会天明,帝用 张华 计,遣殿中将军 王宫 齎騶虞幡麾众曰:‘ 楚王 矫詔。’众皆释杖而走。”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卷八:“ 晋 制最重騶虞幡,每至危险时,或用以传旨,或用以止兵,见之者輒慴伏而不敢动,亦一朝之令甲也。”
《漢語大詞典》:飞虎旗(飛虎旗)
绘制有飞虎图形的旗帜。《官场现形记》第六回:“后面方是钦差閲兵大臣的执事,什么衝锋旗、帅字旗、官衔牌、头锣、腰锣、伞扇、令旗、令箭、刽子手、清道旗、飞虎旗……一队一队的过完,才见那抚院坐着一顶八人抬的緑大呢轿子,缓缓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