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超卓  拼音:chāo zhuó
出类拔萃,不同凡响。《晋书。卷七七。殷浩传》:「案中军将军浩过蒙朝恩,叨窃非据,宠灵超卓,再司京辇,不能慎恭所在,恪居职次,而侵官离局,高下在心。」也作「超绝」。
《漢語大詞典》:灵奇(靈奇)
(1).神异,神奇。艺文类聚卷八四引 汉 朱仲 《相贝经》:“ 皇帝 、 唐尧 、 夏禹 三代之贞瑞,灵奇之祕宝。” 南朝 宋 谢灵运 《佛影铭》:“ 法显道人 ,至自 祇洹 ,具説佛影,偏为灵奇。” 唐 柳宗元 《与吕温论〈非国语〉书》:“甚者好怪而妄言,推天引神,以为灵奇,恍惚若化,而终不可逐。” 康有为 《大同书》癸部第二章:“况又有五胜三明之妙术,神通运用,更为灵奇。”
(2).特别灵巧。《天雨花》第二二回:“船中却又无货物,驾驶灵奇吃水轻。”
(3).奇异秀丽。 南朝 梁 萧统 《和武帝游锺山大爱敬寺》:“兹岳信灵奇,嘉木互纷糺。” 唐 丘丹 《奉使过石门观瀑》诗:“灵奇既天造,惜处穷海甸。” 清 侯方域 《书黄之久画后》:“焉知其不常登蜃楼以观日,习潮音而听涛涌,而后以其灵奇恍惚之况,寓之于画耶?”
(4).指奇异秀丽之景色。 赵朴初 《鹧鸪天·游昆明西山》词:“登絶顶,揽灵奇,天光虹彩晃 滇池 。”
(5).卓越优异。 唐 高适 《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诗:“故交负灵奇,逸气包謇諤。” 郁达夫 《杂感诗》之一:“俊逸灵奇宰相才, 卞和 抱璞古今哀。”
《國語辭典》:迥然  拼音:jiǒng rán
差异很大的样子。如:「极地与赤道,一冷一热,二者气候迥然不同。」唐。白行简《李娃传》:「知命之年,有一子,始弱冠矣;隽朗有词藻,迥然不群,深为时辈推伏。」
《漢語大詞典》:英彦
英俊之士;才智卓越的人。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二:“愿陛下更选英彦,以充廊庙。”旧唐书·孔纬传:“国祚方泰,英彦盈庭。” 清 顾炎武 《述古》诗:“何必会风云,弟子皆英彦。” 王闿运 《余世松诔》序:“ 余 君 佐卿 , 湘州 之英彦也。”
《漢語大詞典》:伟才(偉才)
(1).卓越的才能。后汉书·崔骃传:“﹝ 駰 ﹞年十三能通春秋,博学有伟才。”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上·李颀》:“惜其伟才,只到黄綬。”
(2).具有卓越才能的人。晋书·苻坚载记下:“ 谢安 、 桓冲 , 江表 伟才,可谓 晋 有人焉。”
分類:卓越才能
《漢語大詞典》:天挺
谓天生卓越超拔。后汉书·黄琼传:“ 光武 以圣武天挺,继统兴业。” 明 李东阳 《雷公峡二十韵》:“公生实天挺,少小负奇骨。” 章炳麟 《魏武帝颂》:“夫其经纬万端,神謨天挺。”
《國語辭典》:来哲(來哲)  拼音:lái zhé
后代的贤者。《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世之知音者,有以得之,知此言之非谬。如曰不然,请待来哲。」《文选。潘岳。西征赋》:「如其礼乐,以俟来哲。」
分類:智慧卓越
《國語辭典》:神智  拼音:shén zhì
精神、智慧。《魏书。卷三三。李先传》:「三皇五帝治化之典,可以补王者神智。」
《漢語大詞典》:圣相(聖相)
谓德行才智卓越的辅佐大臣。后专指贤能的宰相。晏子春秋·外篇下六:“ 晏子 对曰:‘君其勿忧,彼 鲁 君,弱主也, 孔子 ,圣相也。’”韩非子·问田:“ 公孙亶回 ,圣相也,而关於州部。” 唐 李商隐 《韩碑》诗:“帝得圣相相曰 度 ,贼斫不死神扶持。”宋史·李沆传:“﹝ 王旦 ﹞嘆曰:‘ 李文靖 真圣人也。’当时遂谓之圣相。”
《漢語大詞典》:绝识(絶識)
卓越的见识。 宋 叶适 《上孝宗皇帝札子》:“以陛下之圣、之武、之勤、之明,博学远览,絶识独睿, 汉 之 宣帝 、 光武 , 唐 之 太宗 ,皆不及也。”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十:“予得 申屠蟠 事,实贤其絶识先物,保身明哲,故表出之。” 明 李东阳 《〈桃溪杂稿〉序》:“先生蚤负絶识,虽古人诗鲜或意满,而自视亦严甚。”
分類:卓越见识
《漢語大詞典》:锋锐(鋒鋭)
(1).刀剑锐利。吴子·治兵:“锋鋭甲坚,则人轻战。”
(2).指锐利的刀剑。 唐 白居易《汉高皇帝亲斩白蛇赋》:“口譟雷霆,手操锋鋭。”
(3).尖兵,前锋。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 绍 遣将攻之,连年不能拔”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 袁绍 与 瓚 书曰‘……又 乌丸 、 濊貊 ,皆足下同州,僕与之殊俗,各奋迅激怒,争为锋鋭。’”
(4).精兵。陈书·高祖纪上:“应分贼兵势,以弱制强,何故聚其锋鋭,令必死於我。”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兵部·土兵:“各边将领,又专倚家丁为锋鋭。”
(5).指凌厉的气势。 晋 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三:“赤眉新拔 长安 ,财赋日盛,锋鋭不可当也。”《三国演义》第六七回:“今可发兵出迎,奋力与战,折其锋鋭,以安众心。”明史·朱亮祖周德兴等传赞:“介胄之士桀驁难驯,乘其锋鋭,皆能竖尺寸於疆埸。”
(6).指气势凌厉。 郭小川 《新路歌》:“我们就是这样,无比锋锐。”
(7).指卓越的才能。 宋 苏辙 《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之一:“同儕畏锋鋭,兄弟更驰逐。” 宋 叶适 《宋故宣教郎通判平江府姚君墓志铭》:“所歷之官,皆人立欲以其材能自振迅者,而 洪卿 摧敛锋鋭,若不敢有所为。”
(8).锋利;犀利。 宋 叶适《徐德操墓志铭》:“梳櫛缴绕以赴绳墨,磨错椎钝以就锋鋭。” 罗正伟 《清廷预备立宪》:“聪明俊伟之士,持偏激之学説,挟锋鋭之文字,发行报纸,刊刻书籍。”
《漢語大詞典》:仙心
(1).指道家超脱人世的思想。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及 正始 明道,诗杂仙心, 何晏 之徒,率多浮浅。”
(2).比喻卓越的文思才情。 清 朱庭珍 筱园诗话卷二:“﹝ 青丘 ﹞所为诗,自 汉 、 魏 、 六朝 及 李 、 杜 、 高 、 岑 …… 昌黎 、 东坡 ,无所不学,无所不似,妙笔仙心,几於超凡入圣矣。”
《漢語大詞典》:令上
美好卓越。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下:“世目 谢尚 为令达。 阮遥集 云:‘清畅似达。’或云:‘ 尚 自然令上。’”
分類:美好卓越
《漢語大詞典》:礧砢
亦作“礌砢”。
(1).树木多节。亦喻人才卓越。晋书·庾敳传:“目 嶠 森森如千丈松,虽礧砢多节,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清雍正陕西通志》卷二九:“﹝ 洋县 开明寺 ﹞中植古柏八株,根节礧砢。”
(2).众多委积貌。 唐 陆龟蒙 《太湖石》诗:“他山岂无石,厥状皆可荐。端然遇良工,坐使天质变。或裁基栋宇,礧砢成广殿。或剖出温瑜,精光具华瑱。” 宋 范成大 《嘲峡石》诗:“礧砢包蠃蚌,淋漓錮铅锡。” 清 魏源 《太室南溪逍遥谷诗》序:“怪石礧砢万状,与水争奇,排奡之极,渐入澄泓。”
(3).形容心地光明,举止洒脱。 明 张居正 《贺少司寇少崖傅公三品奏最序》:“ 楚 之有 江 、 汉 、 衡 、 巫 ,山磅礴而水渀湃,故其人多任率简谅,有礧砢倜儻之概,然其蔽也。” 明 张居正 《宝剑篇》:“丈夫礧砢贵如此,何能齷齪混泥滓!”
《國語辭典》:锋颖(鋒穎)  拼音:fēng yǐng
锐气。如:「锋颖显露」。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议对》:「及陆机断议,亦有锋颖,而谀辞弗剪,颇累文骨:亦各有美,风格存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