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玉庐(玉廬)
(1).指翰林院。 明 唐顺之 《次韵赠陈后冈》:“昔日京华居,同君直玉庐。”
(2).道教语。指鼻腔。黄庭内景经·脾长:“五岳之云气彭享,保灌玉庐以自偿。” 梁丘子 注:“玉庐鼻,庐也。”一说,指人之全身。 元 李治 敬斋古今黈卷六:“玉庐,一身也。”
《國語辭典》:赤狐  拼音:chì hú
动物名。脊椎动物哺乳纲食肉目。产于大陆东北地区等地。毛色赤褐或褐色,尾巴末端为白色。也称为「火狐」。
《漢語大詞典》:幕帷
(1).帐幕。 南朝 宋 颜延之 《应诏宴曲水作诗》:“幕帷兰甸,画流高陞,分庭荐乐,折波浮醴。”
(2). 齐 隋 妇人所戴用以遮蔽全身之物。
《国语辞典》:泥猪(泥猪)  拼音:ní zhū
1.形容肮脏污秽如全身涂满污泥的猪。《红楼梦》第四七回:「只见薛蟠衣衫零碎,面目肿破,没头没脸,遍身内外滚的似个泥猪一般。」
2.比喻低下污浊的人。《红楼梦》第七回:「天下竟有这等的人物!如今看了我,竟成了泥猪癞狗了。」
《国语辞典》:鸟类(鸟类)  拼音:niǎo lèi
脊椎动物的一纲,全身被有羽毛,尖喙、卵生,为恒温动物。
《國語辭典》:欠身  拼音:qiàn shēn
身体稍斜倾向上提,好像要站起来的样子。今多以欠身表示恭敬的样子。《水浒传》第二回:「陈达在马上看著史进,欠身施礼。」《红楼梦》第八二回:「黛玉正在那里看书,见是袭人,欠身让坐。」
《國語辭典》:水肿(水腫)  拼音:shuǐ zhǒng
因液体在身体的细胞组织中发生异常的积聚现象,而引起全身或局部的肿胀症状。通常心脏病、肾脏病患者会引起水肿症状。
《漢語大詞典》:水病
即水肿病。
分類:水肿肿病
《漢語大詞典》:铁室(鐵室)
指遮蔽全身的铁甲。韩非子·内储说上:“矢来无乡,则为铁室以尽备之。”旧注:“谓甲之全者,自首至足无不有铁,故曰铁室。”一说,谓以铁为室。 陈奇猷 集释:“铁室,谓以铁为室,如此,则四面皆有屏蔽,不患矢来矣。”
《漢語大詞典》:面体(面體)
面部和四肢。泛指全身。 隋 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诸注候》:“一年之后,四支重,喜卧,喜噦酸,面体浮肿,往来不时。”
《國語辭典》:旋子(鏇子)  拼音:xuàn zi
1.温酒时盛水的金属器具。
2.铜制的器具,像盘形而较大,通常用来做粉皮。
《國語辭典》:疔疮(疔瘡)  拼音:dīng chuāng
毛囊汗腺等处疼痛肿硬的泛称。《金瓶梅》第二三回:「小的但有一字欺心,到明明不逢好死,一个毛孔儿里生下一个疔疮!」
《國語辭典》:股骨  拼音:gǔ gǔ
大腿里的骨头。是全身最长的骨,约占身长的四分之一。
《國語辭典》:滚翻(滾翻)  拼音:gǔn fān
1.翻滚、打滚。如:「那个小孩子在地上滚翻,把衣服都弄脏了。」
2.一种体操动作。在地板或垫上,全身向前或向后翻转的动作,如前滚翻。
《國語辭典》:竖蜻蜓(豎蜻蜓)  拼音:shù qīng tíng
倒立,脚下头上的立起来。《西游记》第二八回:「翻觔斗,竖蜻蜓,当街上筛锣擂鼓,无所不为的顽耍。」
《漢語大詞典》:透汗
湿遍全身的汗水。例如:透汗出后,浑身舒畅。
分類:全身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