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寖近
(1).逐渐亲近。楚辞·九歌·大司命:“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
(2).逐渐接近。 唐 牛僧孺 《周秦行纪》:“久之,空中见五色云下,闻笑语声寖近。”
《漢語大詞典》:爱遇(愛遇)
亲近礼遇。宋书·颜竣传:“﹝ 颜竣 ﹞出为 世祖 抚军主簿,甚被爱遇。”北齐书·斛律羌举传:“ 永安 中,从 尒朱兆 入 洛 ,有战功,深为 兆 所爱遇。” 唐 韩愈 《荐士》诗:“庙堂有贤相,爱遇均覆燾。”
分類:亲近礼遇
《漢語大詞典》:狎习(狎習)
亲近熟习。韩非子·南面:“狎习於乱而容於治,故 郑 人不能归。”法苑珠林卷三十:“愚暗近智,如瓢斟味,虽久狎习,犹不知法。” 清 曾国藩 《仁和邵君墓志铭》:“酣恣而不厌,狎习而弥虔。” 冰心 《往事二》八:“几多好男子,轻侮别离,弄潮破浪,狎习了海上的腥风。”
分類:亲近熟习
《漢語大詞典》:亲寄(親寄)
亲近倚重。南史·宋建安王休仁传:“ 泰始 初,四方逆命, 休仁 亲当矢石,大勋克建,任总百揆,亲寄甚隆,四方辐凑。”
分類:亲近倚重
《漢語大詞典》:亲誉(親譽)
(1).亲近而称誉。语本老子:“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荀子·议兵:“於是有能化善脩身正行,积礼义,尊道德,百姓莫不贵敬,莫不亲誉。” 宋 司马光 《臧郎中挽歌》之一:“僚友皆亲誉,黎民每去思。”
(2).慈爱的心和美好的名声。 唐玄宗 《〈孝经〉序》:“及乎仁义既有,亲誉益著。” 邢昺 疏:“慈爱之心曰亲,声美之称曰誉。谓三王之世,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亲誉之道,日益著见,故曰亲誉益著也。”
《漢語大詞典》:燕昵(燕暱)
亦作“ 燕暱 ”。亦作“ 燕嫟 ”。
(1).私下亲近。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贯 ( 童贯 )、 黼 ( 王黼 )、 郑久中 出使,私室特礼, 久中 不预,燕昵之际, 贯 得毋以我机事告之?”
(2).亲昵;亲热。 明 刘凤 《清暑赋》:“庄服气而色矜,辞泆志於燕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林四娘:“两人燕昵,过于琴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惟不知礼法,故情慾之感,介於仪容,燕嫟之私,形於动静。”一本作“ 燕昵 ”。
(3).指亲昵的人。 章炳麟 《秦政记》:“ 秦皇 则一任 李斯 、 王翦 、 蒙恬 而已矣。岂无便辟之使、燕昵之謁邪?”
《漢語大詞典》:燕嫟
见“ 燕昵 ”。
《漢語大詞典》:偏比
偏袒亲近。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庆元元年:“至於 李祥 ,老成篤实,非有偏比,盖众听所共孚者。”亦作“ 偏毗 ”。 梁启超 《新民说·论进步》:“彼其所谓利者,乃偏毗於最少数人之私利,而实则陷溺大多数人之公敌也。”
分類:偏袒亲近
《漢語大詞典》:洽浃(洽浹)
(1).广博;周遍。汉书·谷永传:“ 永 於经书,汎为疏达,与 杜钦 、 杜鄴 略等,不能洽浹如 刘向 父子及 扬雄 也。” 汉 王充 论衡·诘术:“火气之祸,若夏日之热四方洽浹乎?则天地之间皆得其气,南向门家何以独凶?” 清 恽敬 《吴城万寿宫碑铭》:“如核而坼,如抱而啄,如蛰而苏,神威恪儼,德意洽浹,不鞭而驱。”
(2).融洽,亲近。 清 李渔 《意中缘·诳姻》:“只是相逢未久,情意不曾洽浹。”《醒世姻缘传》第一回:“相见时,﹝ 晁大舍 ﹞大模大样,冷冷落落,全不是向日洽浹的模样。”
《漢語大詞典》:爱习(愛習)
(1).亲近熟习。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王之爱习公也,不如 公孙奭 ;其智能公也,不如 甘茂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潜水:“夹水上下,皆 賨 民所居。 汉祖 入 关 ,从定 三秦 。其人勇健好歌儛, 高祖 爱习之。”
(2).指亲近熟悉的人。战国策·魏策二:“今王之使人入 魏 而不用,则王之使人入 魏 无益也。若用, 魏 必舍所爱习而用所畏恶,此 魏王 之所以不安也。”宋书·恩倖传论:“况 世祖 之泥滞鄙近, 太宗 之拘挛爱习,欲不纷惑牀笫,岂可得哉!”
(3).乐于学习。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元帝 在 江 荆 间,復所爱习,召置学生,亲为教授。”
《國語辭典》:猥亵(猥褻)  拼音:wěi xiè
下流的言语或行为。如:「言词猥亵」。《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外面粗鄙之言,不传到里头去;里面猥亵之言,不传出外头来。」
《漢語大詞典》:媟近
(1).狎昵。诗·小雅·宾之初筵序:“ 幽王 荒废,媟近小人,饮酒无度。”世说新语·赏誉“世目 周侯 嶷如断山”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顗 正情嶷然,虽一时儕类,皆无敢媟近。”
(2).指狎昵亲近的小人。 唐 柳宗元 《晋文公问守原议》:“余谓守 原 ,政之大者也,所以承天子,树霸功,致命诸侯,不宜谋及媟近,以忝王命。”
《漢語大詞典》:近宾(近賓)
亲近的宾客。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华堂曲宴,密友近宾。”
分類:亲近宾客
《漢語大詞典》:比集
(1).排比、汇集。史记·太史公自序:“星气之书,多杂禨祥,不经,推其文,考其应,不殊。比集论其行事,验于轨度以次,作《天官书》第五。”
(2).频频栖止。后汉书·章帝纪:“乃者凤皇、黄龙、鸞鸟比集七郡,或一郡再见。” 李贤 注:“比,频也。”
(3).亲近集结。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编第二章第一节:“师众之所比集,大概就是原始公社社会--国家的雏形。”
《漢語大詞典》:谐比(諧比)
(1).和谐亲近。新唐书·吴兢传:“﹝ 吴兢 ﹞少厉志,贯知经史,方直寡谐比,惟与 魏元忠 、 朱敬则 游。”
(2).谓按韵排比。 元 戴表元 《昌国应君〈类书蒙求〉序》:“然亦皆编析成言以待问,谐比虚词以眩举。”
《漢語大詞典》:宠昵(寵暱)
见“ 宠暱 ”。
亦作“ 宠昵 ”。 宠爱亲近。宋书·明帝纪:“鴟梟小竖,莫不宠暱;朝廷忠诚,必也戮挫。”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太子治宫室,妨农功……又宠昵宦官,常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