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简介
嵯峨天皇女,母为交野女王。弘仁元年(810),成为贺茂斋院的初代斋王。有智子自幼涉猎经史,工诗能文,深得嵯峨天皇赏识,父女间多有唱和。弘仁十四年(823),嵯峨帝行幸其山庄,命群臣赋诗,有智子以《春日山庄》一诗大受褒奖,授三品内亲王。今存其词《渔歌子》二首,为奉和嵯峨天皇《渔歌子》词而作,载于《经国集》。二词词境悠然淡泊,颇有张作的意趣,亦与嵯峨之作相契。对于一位仅十七岁的少女来说,殊为难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4—1611 【介绍】: 明建州卫人。塔克世三子,努尔哈赤弟。初为贝勒。奉努尔哈赤命击乌喇贝勒布占泰,作战不力,自此不得领兵,与兄不睦。明万历三十九年,被努尔哈赤杀死。清人讳之,称为病卒。顺治追封为庄亲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3—1648 【介绍】: 清太祖第二子。屡从攻战。与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为四大贝勒。太祖死,与诸贝勒拥立四贝勒皇太极。后又赞成废除大贝勒与国君并坐之旧制。封和硕礼亲王。皇太极死后,与诸王、贝勒等拥立皇太极子福临,并揭发子硕托、孙阿达礼(萨哈璘子)谋立睿亲王多尔衮,处以死刑。康熙间追谥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6—1628 【介绍】: 清太祖孙,礼烈亲王代善第三子。通晓满、汉、蒙古文。屡从攻明,有功。追封和硕颖亲王,谥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9—1655 【介绍】: 清太祖侄,舒尔哈齐子。幼育于太祖宫中,封和硕贝勒。崇德元年,封和硕郑亲王。顺治即位,与睿亲王多尔衮同辅政,封信义辅政叔王。四年,停止辅政。次年以定远大将军,率军下湖广。多尔衮死后,顺治帝亲政,进封叔和硕郑亲王。卒追谥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9—1639 【介绍】: 清宗室。礼亲王代善长子。太祖天命末,封贝勒。太宗天聪间,从太宗攻明,取大凌河后,请抚恤降众,以收揽人心。崇德元年,封成亲王,旋以故降爵。后为扬武大将军,攻明,徇山东,下济南,卒于军。追封克勤郡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5—1651 【介绍】: 清太祖第十二子。初授台吉,后进封贝勒。顺治元年封和硕英亲王。入关后为靖远大将军,领兵入陕西,追李自成余部,南至九江。多尔衮死,谋摄政。削爵,赐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9—1648 【介绍】: 清太宗皇太极长子。初从攻蒙古各部,封贝勒。天聪间,从入边墙,进薄明都。崇德初,进封肃亲王。旋以故降为贝勒。后以略地至山东,复原封。既而又以故降为郡王。七年,破松山,俘明总督洪承畴等,进破塔山,再得复原封。次年,太宗死,图嗣位,为多尔衮所阻。入关之初,以“图谋不轨”,废为庶人,不久,第三次复原封。世祖顺治三年,为靖远大将军,自陕西进兵四川,杀张献忠。五年,还京后为多尔衮罗织罪状,下狱死。顺治帝亲政后,复封和硕肃亲王。后又追谥武肃。
《漢語大詞典》:和硕(和碩)
满语,一方之意。 清 代 顺治 时皇子封亲王者加和硕之号,皇女由妃嫔所生者称和硕公主,亲王女称和硕格格。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中宫所生女为固伦公主,妃所生女为和硕公主,亲王女为和硕格格。”参阅《清会典事例·宗人府·封爵》
《国语辞典》:僧格林沁  拼音:sēng gé lín qìn
人名。(西元?~1865)清蒙古科尔沁亲王,姓博尔济吉特氏,咸丰时破太平军林凤翔于天津,后追捻匪,遇伏死。卒谥忠。
《国语辞典》:库里尔台(库里尔台)  拼音:kù lǐ ěr tái
早期蒙古时代,由可汗、各氏族长或亲王所召开的会议名称。译自蒙古语。其任务在商决选举可汗、颁布法令、徵讨等重大事务。
《国语辞典》:奕䜣(奕䜣)  拼音:yì xīn
人名。(西元1832~1898)清宣宗子,文宗立,封恭亲王,英法联军入京,文宗出奔,奕䜣留守,与订条约;同治、光绪间,历参大计,慈禧太后严惮之,后任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卒谥忠。
《国语辞典》:清世宗  拼音:qīng shì zōng
帝号。(西元1677~1735)康熙帝去世,皇四子雍亲王胤禛继皇帝位,是为雍正帝。雍正在位期间,勤于政事,成立军机处,以土地作为单一课税标准,取消人头税,减轻农民负担。但治法严峻,性多猜忌,屡兴文字狱。在位十三年。
《漢語大詞典》:琼枝班(瓊枝班)
元 初对亲王的别称。 元 李材 《解酲语》:“国初……外戚谓之椒兰班,亲王谓之琼枝班。”
分類:亲王
《漢語大詞典》:金鱼符(金魚符)
(1).金质的鱼符。 唐 代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佩带, 开元 初,从五品亦佩带,用以表示品级身分。 金 制,四品以上佩带。见新唐书·车服志金史·舆服志中。亦省作“ 金鱼 ”。 唐 韩愈 《河南少尹李公墓志铭》:“天子使贵人持紫衣金鱼以赐。” 唐 元稹 《自责》:“犀带金鱼束紫袍,不能将命报分毫。”
(2). 辽 代调发兵马的一种符信。辽史·兵卫志上:“铸金鱼符,调发军马……上遣大将持金鱼符,合,然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