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故倡
谓世代相传的乐伎。史记·佞幸列传:“ 李延年 、 中山 人也,父母及身兄弟及女,皆故倡也。”
分類:世代
《漢語大詞典》:铁契(鐵契)
古代皇帝颁赐功臣授以世代享受某种特权的凭证。为 汉高祖 所创。铁制的契券上用丹砂书写誓词,从中剖开,朝廷和受赐者各保存一半。 唐 以后不用丹书,而是嵌金,并在券文上刻有免死等特权的文字。汉书·高帝纪下:“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匱石室,藏之宗庙。”
《漢語大詞典》:世产(世産)
世代相传的产业。清史稿·食货志一:“﹝ 嘉庆 ﹞九年, 松筠 因言照 锡伯营 屯种例,分畀旗兵地亩,各使自耕,永为世产。”
分類:世代产业
《國語辭典》:世胙  拼音:shì zuò
1.世代封官作为酬报。《左传。襄公十四年》:「世胙大师,以表东海。」《北史。卷一九。魏献文六王传。咸阳王禧传》:「冀州人苏僧瓘等三千人称禧清明,有惠政,请世胙冀州。」
2.世代相传的王位。「胙」文献异文作「祚」。《后汉书。卷六四。卢植传》:「又比世祚不竞,仍外求嗣,可谓危矣。」
《漢語大詞典》:十八世
十八代。极言世代之多。 洪深 《香稻米》第三幕:“几个司法警察是什么好东西!看见 金福 家里有一块风肉,定要烧来吃;咸鱼也要吃。 珠凤 还只好动手烧给他们吃,真是倒了十八世的楣!”
《国语辞典》:故家子  拼音:gù jiā zǐ
世代仕宦人家的后代。如:「像你这样知书达礼的故家子已经不多了。」
《國語辭典》:畴官(疇官)  拼音:chóu guān
官位世袭。《史记。卷一二八。褚少孙补龟策传》:「虽父子畴官,世世相传,其精微深妙,多所遗失。」
《國語辭典》:家传学(家傳學)  拼音:jiā chuán xué
家中世代相传的学业。宋。王十朋 送朱丞诗:「好将平昔家传学,勉力登朝立世勋。」
《漢語大詞典》:盛阀(盛閥)
指世代贵显之家。 唐 权德舆 《唐故正仪大夫卫尉少卿裴君墓志铭》:“言世功冠族者以 裴氏 为 河东 盛阀。” 明 陈子龙 《为宋子建悼亡》诗之一:“ 吴中 有令德,盛阀流徽音。”
分類:世代贵显
《漢語大詞典》:誓带(誓帶)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 河 如带, 泰山 若厉。国以永寧,爰及苗裔。’”后以“誓带”指功臣爵禄,世代永传。 宋 范仲淹 《淡交若水赋》:“情深结綬,远思誓带之流;志在弹冠,潜动濯缨之感。”
《漢語大詞典》:誓券
天子颁赐功臣世代享受某种特权的文书。金史·海陵纪:“甲子,誓太祖庙,召 秉德 、 辩 、 乌带 、 忽土 、 阿里出虎 、 兴国 六人赐誓券。”元史·木华黎传:“丁丑八月,詔封太师、国王、都行省承制行事,赐誓券、黄金印曰:‘子孙传国,世世不絶。’”参见“ 铁券 ”。
《國語辭典》:铁券(鐵券)  拼音:tiě quàn
古代颁赐功臣之物,以铁制成,形如瓦,为其记功免罪的依据。谈徵。物部。铁券:「汉书高祖记丹书铁契。按:铁券如半破木甑,有四孔,穿绦刻文字于上,陷金是也。此封列侯誓书镌免死及俸禄之数于面。形如瓦,一藏内府,一授本爵。」
《漢語大詞典》:袭传(襲傳)
谓世代相传。 李大钊 《警告全国父老书》:“胜则此锦绣之江山可保,而吾祖宗袭传之光荣歷史,从此益可以进展於无穷。”
分類:世代
《國語辭典》:土族  拼音:tǔ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与吐谷浑有族源关系。主要分布于大陆地区青海东部河湟流域。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信仰西藏佛教及多神崇拜;一般行火、土葬。其民族曲调「花儿」及「安昭」舞具有特色。以农业、牧业为生。家庭行一夫一妻制,有早婚的习俗。
《漢語大詞典》:世箴
世代相传的箴戒。 唐 元结 《乱风诗·至荒》:“敢正亡王,永为世箴。”
分類:世代
《漢語大詞典》:世仆(世僕)
(1).世代相沿的奴仆。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宏而不博博而不宏:“先是 永嘉 刘锡祖 父,掩据 羲之 墨池且百年,后为世僕所发。” 孙中山 《日本应助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乙是一个乡下的世仆(粤俗家庭中永久的奴仆之称,与北方老家奴的名称相似),还没有脱离奴隶的地位。”
(2). 明 清 时在 安徽 宁国府 地区,往往有某姓村民世代为另一姓村民服役的习俗,谓之世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