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三千履
  
履明珠
 
春申客屦
 
楚客豪华
  
珠履三千
 
珠履三千客
  
珠成履
 
珠为履
 
真珠履
 
趿珠履

相关人物
黄歇(春申君)


《史记》卷七十八〈春申君列传〉
赵平原君使人于春申君,春申君舍之于上舍。赵使欲夸楚,为檋瑁簪,刀剑室以珠玉饰之,请命春申君客。春申君客三千馀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

简释

珠履:喻幕僚生活奢华。唐刘言史《苦妇词》:“兰裙间珠履,食五处花筵。”

珠履客:喻指幕僚。唐杜牧《送王侍御赴夏日座主幕》:“君为珠履三千客,我是青衿七十徒。”


例句

宾客无多少,出入皆珠履。 储光羲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

好客交珠履,华筵舞玉颜。 刘禹锡 奉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书

校尉勋望重,幕府才且贤。兰裙间珠履,食玉处花筵。 刘言史 苦妇词

当时珠履三千客,赵使怀惭不敢言。 张继 春申君祠

蹑履三千皆后学,抟风九万即前程。 方干 寄于少监

无因得靸真珠履,亲从新侯定八蛮。 曹唐 奉送严大夫再领容府二首

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 李白 寄韦南陵冰馀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玉钩挂海笙歌合,珠履三千半似泥。 李群玉 广州陪凉公从叔越台宴集

况为珠履客,即泊锦帆堤。 杜牧 初上船留寄

君为珠履三千客,我是青衿七十徒。 杜牧 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

未为珠履客,已见白头翁。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

西得诸侯棹锦水,欲向何门趿珠履。 杜甫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珠履会中箫管思,白云归处帝乡遥。 武元衡 同幕中诸公送李侍御归朝

珠履三千醉不欢,玉人犹苦夜冰寒。 武元衡 送裴戡行军

共贺安人丰乐岁,幸陪珠履侍银章。 武瓘 九日卫使君筵上作

黛蛾陈二八,珠履列三千。 温庭筠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

借问高车与珠履,何如卑贱一书生。 皎然 咏史

长裾珠履飒轻尘,閒以琴书列上宾。 卢纶 浑赞善东斋戏赠陈归

珊瑚笔架真珠履,曾和陈王几首诗。 罗隐 暇日有寄姑苏曹使君兼呈张郎中郡中宾僚

昨日隼旟辞阙下,今朝珠履在河中。 罗隐 途中献晋州孟中丞

珠履行台拥附蝉,外郎高步似神仙。 羊士谔 都城从事萧员外寄海梨花诗尽绮丽至惠然远及

素车应度洛,珠履更归秦。 许浑 京口津亭送张崔二侍御

珠履三千侍玉除,宫花飘锦早莺初。 贯休 大蜀皇帝潜龙日述圣德诗五首

鹦鹉才须归紫禁,真珠履不称清贫。 贯休 送郑阁赴闽辟

珠履迎佳客,金钱与莫愁。 韩翃 赠王逖

珠履风流忆富春,三千鹓鹭让精神。 齐己 寄荆幕孙郎中

珠履早曾从相府,玳簪今又别官筵。 齐己 酬湘幕徐员外见寄

典故  
三户存楚
 
三户已亡
 
三户楚
 
三户英雄
  
存三户
 
故乡三户
  
无三户

相关人物
范增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300~
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瓒曰:『楚人怨秦,虽三户犹足以亡秦也。』」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臣瓒与苏林解同。韦昭以为:三户,楚三大姓昭、屈、景也。」

例句

孤城尽日空花落,三户无人自鸟啼。 刘长卿 使次安陆寄友人

家楚依三户,辞州选一钱。 司空曙 送严使君游山

本遗三户在,今匝万家通。 吴融 赴阙次留献荆南成相公三十韵

江转数程淹驿骑,楚曾三户少人烟。 窦常 之任武陵寒食日途次松滋渡先寄刘员外禹锡

典故 
羽又重瞳
 
舜目重瞳
 
岂其苗裔
  
相关人物
项羽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338~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尸子曰:「舜两眸子,是谓重瞳。」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帝舜〉~3~
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

简释

重瞳:指舜或项羽,或指有帝王之相。唐李白《远别离》:“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

典故
楚逐伍胥

相关人物
伍员(字子胥)
 
伍奢
 
伍尚
 
太子建
 
楚平王


《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
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无忌不忠于太子建。平王使无忌为太子取妇于秦,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曰:「秦女绝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绝爱幸之,生子轸。更为太子取妇。无忌既以秦女自媚于平王,因去太子而事平王。恐一旦平王卒而太子立,杀己,乃因谗太子建。建母,蔡女也,无宠于平王。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备边兵。 顷之,无忌又日夜言太子短于王曰:「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无怨望,愿王少自备也。自太子居城父,将兵,外交诸侯,且欲入为乱矣。」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问之。伍奢知无忌谗太子于平王,因曰:「王独柰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无忌曰:「王今不制,其事成矣。王且见禽。」于是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行未至,奋扬使人先告太子:「太子急去,不然将诛。」太子建亡奔宋。 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可以其父质而召之,不然且为楚患。」……王不听,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故以父为质,诈召二子。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往而令雠不得报耳。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伍尚曰:「我知往终不能全父命。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后不能雪耻,终为天下笑耳。」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雠,我将归死。」尚既就执,使者捕伍胥。伍胥贯弓执矢向使者,使者不敢进,伍胥遂亡。闻太子建之在宋,往从之。

例句

汉求季布鲁朱家,楚逐伍胥去章华。 李白 江上赠窦长史

典故 
利锥末
 
囊中颖
 
囊中锥
 
囊未出
 
囊透锥
 
囊锥
 
收毛
 
敛颖
 
毛遂
 
毛遂颖脱
 
毛遂锥
 
颖囊
  
颖露囊锥
 
脱颖人
 
脱颖出
 
处囊中
 
处囊锥
  
重毛遂
 
锥出囊
 
锥在囊
 
锥难自荐
 
露囊锥

相关人物
毛遂
 
赵胜(平原君)


《史记》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2366~
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馀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楚王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彊,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毛遂曰:「从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槃[三]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于殿上。毛遂左手持槃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录,[五]所谓因人成事者也。」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于赵,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彊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

例句

叶怯穿杨箭,囊藏透颖锥。 元稹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

颖微囊未出,寒甚谷难吹。 刘禹锡 罢郡归洛阳寄友人

白璧赠穰苴,黄金奉毛遂。 张昌宗 少年行

明时公道还堪信,莫遣锥锋久在囊。 李咸用 赠陈望尧

毛君能颖脱,二国且同盟。 李白 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楼览古书怀

毛遂登门虽异赏,韩非入传滥齐名。 李端 卧病闻吉中孚拜官寄元秘书昆季

善知应触类,各藉颖脱手。 杜甫 上水遣怀

追随燕蓟儿,颖锐物不隔。 杜甫 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

陈王抗表日,毛遂请行秋。 窦常 求自试

虽非倚天剑,亦是囊中锥。 陆龟蒙 袭美先辈以龟蒙所献五百言既蒙见和复示荣唱至于千字提奖之重蔑有称实再抒鄙怀用伸酬谢

公子求贤未识真,欲将毛遂比常伦。 高拯 及第后赠试官

典故
一编圯下
 
一编书
 
一编书是帝王师
 
传书黄石
  
取履桥
 
圯上履
 
圯上书
 
圯桥履坠
 
圯桥进履
 
圯桥取履
 
圯桥屦
  
圯上一编
 
圯上一编书
 
圯上人
 
圯上家传
  
圯桥石杳
 
圯编
 
堕履
 
堕屦
 
失却老仙期
 
子房取鞋
 
帝王师
 
师黄石
  
桥下受书
 
桥下书曾受
 
桥边黄石
 
桥头遗书
 
为人取履
 
石公
 
谷城公
 
素书黄石
 
老人书一编
 
老人书编
 
老人桥上迹
 
老人遗履
 
谷城公
 
谷城文
    
黄公略
  
黄石三略
 
黄石传书
 
黄石履
 
黄石推贤
  
黄石策
  
黄石术

相关人物
张良
 
黄石公


《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2034~
良尝閒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彊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简释

取履:指尊老受教。宋陆游《霜天杂兴》:“毂城黄石今安在,取履犹思效子房。”


例句

黄石履看堕,洪崖肩可拍。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

兵符今奉黄公略,书殿曾随翠凤翔。 刘禹锡 郡内书情献裴侍中留守

已通戎略逢黄石,仍占星文耀碧虚。 刘禹锡 酬郓州令狐相公官舍言怀见寄兼呈乐天

师事黄公千战后,身骑白马万人中。 刘长卿 观校猎上淮西相公

石过桥下书曾受,星降人间梦已传。 司空曙 秋日趋府上张大夫

终待此身无系累,武陵山下等黄公。 崔郾 赠毛仙翁

已授文成履,空题武骑书。 张文琮 赋桥

昴星人杰当王佐,黄石仙翁识帝师。 徐夤 尚书荣拜恩命夤疾中辄课恶诗二首以申攀赞之一

紫泥方受命,黄石乃推贤。 徐知仁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此时谁念孤吟客,唯有黄公一帙书。 李九龄 宿张正字别业

降宫韬将略,黄石寝兵符。 李峤 安辑岭表事平罢归

方知决胜策,黄石受兵书。 李峤

乌鹊填应满,黄公去不归。 李峤

取履桥边啼鸟换,钓璜溪畔落花初。 李德裕 奉送相公十八丈镇扬州

白猿惭剑术,黄石借兵符。 李白 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脱余之囚参谋幕府因赠之

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 李白 扶风豪士歌

愧非黄石老,安识子房贤。 李白 赠饶阳张司户燧

感激黄石老,经过沧海君。 李白 送张秀才诸高中丞

身为下邳客,家有圯桥书。 李白 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

桥头长老相哀念,因遗戎韬一卷书。 李贺 南园十三首

迹留伤堕屦,恩在乐衔环。 杜牧 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桥即事十六韵献居守相国崔公兼呈工部刘公

刘济愿跪履,田兴请建筹。 杜牧 洛中送冀处士东游

授符黄石老,学剑白猿翁。 杜牧 题永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

神农极阙漏,黄石愧师长。 杜甫 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

兵法窥黄石,天官辨白榆。 权德舆 过隐者湖上所居

不读战国书,不览黄石经。 聂夷中 胡无人行

对雪夜穷黄石略,望云秋计黑山程。 许浑 伤虞将军

更探黄石略,重振黑山功。 许浑 登蒜山观发军

归来长揖功成后,黄石当年故有期。 陈去疾 送韩将军之雁门

战士青丝络,将军黄石符。 骆宾王 久戌边城有怀京邑

典故
床老支龟
 
灵龟支床力


《史记》卷一百二十八〈龟策列传〉~3228~
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馀岁,老人死,移床,龟尚生不死。龟能行气导引。问者曰:「龟至神若此,然太卜官得生龟,何为辄杀取其甲乎?」近世江上人有得名龟,畜置之,家因大富。与人议,欲遣去。人教杀之勿遣,遣之破人家。龟见梦曰:「送我水中,无杀吾也。」其家终杀之。杀之后,身死,家不利。人民与君王者异道。人民得名龟,其状类不宜杀也。以往古故事言之,古明王圣主皆杀而用之。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周文》卷八〈小园赋〉~392~2~
坐帐无鹤。支床有龟。鸟多闲暇,花随四时。心则历陵枯木,发则雎阳乱丝。非夏日而可畏,异秋天而可悲。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
典故
床下玉灵


《史记》卷一百二十八〈龟策列传〉~3239~
卜禁曰:子亥戌不可以卜及杀龟。日中如食已卜。暮昏龟之徼也,不可以卜。庚辛可以杀,及以钻之。常以月旦祓龟,先以清水澡之,以卵祓之,乃持龟而遂之,若常以为祖。人若已卜不中,皆祓之以卵,东向立,灼以荆若刚木,土卵指之者三,持龟以卵周环之,祝曰:「今日吉,谨以粱卵焍黄祓去玉灵之不祥。」玉灵必信以诚,知万事之情,辩兆皆可占。不信不诚,则烧玉灵,扬其灰,以徵后龟。其卜必北向,龟甲必尺二寸。卜先以造灼钻,钻中已,又灼龟首,各三;又复灼所钻中曰正身,灼首曰正足,各三。即以造三周龟,祝曰:「假之玉灵夫子。夫子玉灵,荆灼而心,令而先知。而上行于天,下行于渊,诸灵数?,莫如汝信。今日良日,行一良贞。某欲卜某,即得而喜,不得而悔。即得,发乡我身长大,首足收人皆上偶。不得,发乡我身挫折,中外不相应,首足灭去。」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注:「尊神龟而为之作号。」
典故
乞食吴门
 
乞食吹箫
 
伍员吹篪
 
伍相吹箫
 
入市吹箫
 
吴市乞
  
吴市箫声
 
吴关人去
 
吹箫乞食
  
吹箫恨
 
吹箫未遇
 
歌吴市

相关人物
伍员(字子胥)


《史记》卷七十九《范雎列传》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于吴市,」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徐广曰:「一作『箫』。」

简释

吴市吹箫:指因生活困顿而流浪飘泊,有为而未遇。清康有为《泛海至天津入京复还上海》:‘方朔长安徒索米,子胥吴市又吹箫。”


例句

方朔长安徒索米,子胥吴市又吹箫。 康有为 泛海至天津入京复还上海

吹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 虞世南 结客少年场行

典故
垂堂戒


《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
「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虽小,可以喻大。臣愿陛下之留意幸察。」唐·司马贞《史记索隐》:「畏檐瓦堕中人。」

例句

岂唯垂堂戒,兼以临深惧。 耿湋 发南康夜泊赣石中

典故
春申刎首

相关人物
黄歇(春申君)


《史记》卷七十八《春申君列传》
李园既入其女弟,立为王后,子为太子,恐春申君语泄而益骄,阴养死士,欲杀春申君以灭口,而国人颇有知之者。春申君相二十五年,楚考烈王病。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今君处毋望之世,事毋望之主,安可以无毋望之人乎?」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福?」曰:「君相楚二十馀年矣,虽名相国,实楚王也。今楚王病,旦暮且卒,而君相少主,因而代立当国,如伊尹、周公,王长而反政,不即遂南面称孤而有楚国?此所谓毋望之福也。」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祸?」曰:「李园不治国而君之仇也,不为兵而养死士之日久矣,楚王卒,李园必先入据权而杀君以灭口。此所谓毋望之祸也。」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人?」对曰:「君置臣郎中,楚王卒,李园必先入,臣为君杀李园。此所谓毋望之人也。」春申君曰:「足下置之,李园,弱人也,仆又善之,且又何至此!」朱英知言不用,恐祸及身,乃亡去。后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门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侠刺春申君,斩其头,投之棘门外。

例句

春申一何愚,刎首为李园。 李白 送薛九被谗去鲁

典故
唇亡
  
唇亡齿枯
  
唇齿依
 
唇齿国
 
唇齿类
 
忌唇齿
 
相关人物
宫之奇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647~
是岁也,晋复假道于虞以伐虢。虞之大夫宫之奇谏虞君曰:「晋不可假道也,是且灭虞。」虞君曰:「晋我同姓,不宜伐我。」宫之奇曰:「太伯、虞仲,太王之子也,太伯亡去,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子也,为文王卿士,其记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之亲能亲于桓、庄之族乎?桓、庄之族何罪,尽灭之。虞之与虢,唇之与齿,唇亡则齿寒。」虞公不听,遂许晋。宫之奇以其族去虞。其冬,晋灭虢,虢公丑奔周。还,袭灭虞,虏虞公及其大夫井伯百里奚以媵秦穆姬,而修虞祀。
《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二〈僖公·传五年〉~207~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三国志》卷十二〈魏书·鲍勋传〉~385~
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简释

唇齿:喻邻邦或友人。唐杜甫《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战连唇齿国,军急羽毛书。”


例句

战连唇齿国,军急羽毛书。 杜甫 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

不知箭折弓何用,兼恐唇亡齿亦枯。 白居易 哭刘尚书梦得二首

唇齿幸相依,危亡故远归。 耿湋 代宋州将淮上乞师

典故
一斗一石皆醉
 
一石烛灭
 
入幕髡留
 
淳于醉
 
烛暗送客
 
独留髡
  
留髡送客
 
送客留髡
 
酒阑烛暗
 
髡留

相关人物
齐威王


《史记》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399~
威王大说,置酒后宫,召髡赐之酒。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对曰:「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髡曰:「赐酒大王之前,执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若亲有严客,髡帣韝鞠跽,待酒于前,时赐馀沥,奉觞上寿,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可五六斗径醉矣。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髡心最欢,能饮一石。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以讽谏焉。齐王曰:「善。」乃罢长夜之饮,以髡为诸侯主客。
典故
淳于炙毂

相关人物
淳于髡


《史记》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传》
「淳于髡,齐人也。博闻彊记,学无所主。其谏说,慕晏婴之为人也,然而承意观色为务。……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淳于髡久与处,时有得善言。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髡。』」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刘向《别录》曰:「『过』字作『輠』。輠者,车之盛膏器也。炙之虽尽,犹有馀流者。言淳于髡智不尽如炙輠也。左思《齐都赋》注曰『言其多智难尽,如炙膏过之有润泽也』」。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文称『炙毂过』,则过是器名,音如字读,谓盛脂之器名过。『过』与『锅』字相近,盖即脂器也。毂即车毂,过为润毂之物,则「毂」非衍字矣。」

例句

淳于炙毂,彦国吐屑。 李瀚 蒙求

典故

《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
「东井为水事。其西曲星曰钺。」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东井八星,钺一星,舆鬼四星,一星为质,为鹑首,于辰在未,皆秦之分野。」

例句

上上开鹑野,师师出凤城。 司空曙 御制雨后出城观览敕朝臣已下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