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赤帜雄张军缟素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266~
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370~
三月,汉王从临晋渡,魏王豹将兵从。下河内,虏殷王,置河内郡。南渡平阴津,至雒阳。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昭明文选》卷四十七〈颂赞·颂·汉高祖功臣颂〉~22~
皤皤董叟,谋我平阴。三军缟素,天下归心。
典故 
市筑
 
悲歌燕市
 
击残哀筑
 
击筑歌
 
击筑渐离
 
渐离弦
 
渐离击筑
 
燕市击筑
 
燕市泣
 
燕市狂歌
 
燕市筑
 
燕赵悲歌
 
燕酒初酣
  
秦廷筑
 
荆歌高筑
  
蓟门歌
 
行歌燕市
 
离击筑
 
高歌酒市

相关人物
荆轲
 
高渐离
 
狗屠


《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荆轲〉~2528~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沈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

简释

冲冠:喻指愤怒。唐卢照邻《咏史四首》之四:“直发上冲冠,壮气横三气。”


例句

渐离初击筑,司马正弹琴。 李峤

欲邀击筑悲歌饮,正值倾家无酒钱。 李白 醉后赠从甥高镇

击筑向北燕,燕歌易水滨。 李白 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

酒兰击筑语,及此离会因。 独孤及 壬辰岁过旧居

吹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 虞世南 结客少年场行

嬴氏归山陵已掘,声声犹带发冲冠。 贾岛 听乐山人弹易水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

典故
一举冲霄
 
一飞冲天
 
一鸣
 
一鸣惊人
 
一鸣齐鸟
 
三年一鸣
 
三年未鸣
 
三年翼自高
 
三年鸟
  
冲天一飞
 
冲天羽
 
冲天翼
 
惊人一鸣

相关人物
楚庄王
 
淳于髡
 
齐威王


《韩非子》卷七〈喻老〉~42~
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之,不谷知之矣。』处半年,乃自听政,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士六,而邦大治。举兵诛齐,败之徐州,胜晋于河雍,合诸侯于宋,遂霸天下。庄王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故曰:『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史记》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397~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沈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不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

简释

冲天翼:喻指贤士待时而动。唐贯休《遇叶进土》:“自愧龙钟人,见此冲天翼、”


例句

遇此枝叶覆,夙举冀冲天。 李岑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栖烟鸟

子既屈一鸣,余固宜三刖。 杜牧 池州送孟迟先辈

水上鹄已去,亭中鸟又鸣。 柳宗元 善谑驿和刘梦得酹淳于先生(驿在襄州之南。即淳于髡放鹄之所)

遵渚徒云乐,冲天自不遑。 柳宗元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弘农公杨凭也。为御史李夷简所弹)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伏湘浦拜贺末由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

怅望冲天羽,甘心任画师。 窦群 观画鹤

擢第名重列,冲天字几双。 贾岛 寄柳舍人宗元(一本无宗元二字)

鹪鹩王佐用,复此挫冲天。 赵冬曦 奉酬燕公见归田赋垂赠之作

岁暮云皋鹤,闻天更一鸣。 钱起 送虞说擢第东游

迹类三年鸟,心驰五达庄。 陈去疾 赋得骐骥长鸣

君其振羽翮,岁晏将冲天。 陶翰 赠房侍御(时房公在新安)

嗟我摈南海,无由助飞鸣。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

长吟空抱膝,短翮讵冲天。 骆宾王 叙寄员半千

典故
崇侯

相关人物
姬昌
 
崇侯虎
 
纣王


《史记》卷三《殷本纪》
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喜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彊,辨之疾,并脯鄂侯。西伯昌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西伯之臣闳夭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马以献纣,纣乃赦西伯。西伯出而献洛西之地,以请除炮格之刑。纣乃许之,赐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为西伯。而用费中为政。费中善谀,好利,殷人弗亲。纣又用恶来。恶来善毁谗,诸侯以此益疏。

例句

崇侯入辅严陵退,堪忆啼猿万仞峰。 徐夤 西寨寓居之二

典故
崇山谪

相关人物
 
驩兜


《尚书·虞书·舜典》
放驩兜于崇山。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尧本纪》
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

例句

贞魂误向崇山没,冤气疑从湘水回。 杜牧 闻开江湘国宋下世二首之一

怜君更抱重泉恨,不见崇山谪去时。 杜牧 见宋拾遗题名处感而成诗

典故
愁单阏

相关人物
贾谊


《史记》卷八十四《贾生列传》
「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鸮飞入贾生舍,止于坐隅。楚人命鸮曰『服』。贾生既以适居长沙,长沙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以自广。其辞曰: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施兮,服集予舍,止于坐隅,貌甚閒暇。异物来集兮,私怪其故,发书占之兮,筴言其度。」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徐广曰:『岁在卯曰单阏。文帝六年岁在丁卯。』」

典故
出关周史
 
柱史出关
 
青牛出函关
 
青牛度关

相关人物
老子


《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老子〉~239~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脩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典故
一市人皆笑
 
出胯下
 
忍辱胯下
 
淮阴胯
 
笑韩信
  
胯下辱

相关人物
韩信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260~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裤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裤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典故
出平城

相关人物
刘邦(汉高祖)


《史记》卷九十三《韩信列传》
「信亡走匈奴。」「高皇帝居晋阳,使人视冒顿,还报曰『可击』。上遂至平城。上出白登,匈奴骑围上,上乃使人厚遗阏氏。阏氏乃说冒顿曰:『……』居七日,胡骑稍引去。时天大雾,汉使人往来,胡不觉。护军中尉陈平言上曰:『胡者全兵,请令彊弩傅两矢外向,徐行出围。』入平城,汉救兵亦到,胡骑遂解去。汉亦罢兵归。韩信为匈奴将兵往来击边。」

例句

曹公迷楚泽,汉帝出平城。 李峤

典故 
滁阳太守欧阳公


《史记》卷二十四〈乐书〉~78~
又尝得神马渥洼水中,复次以为太一之歌。歌曲曰:「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
典故
杵臼程婴

相关人物
屠岸贾
 
程婴
 
公孙杵臼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783~
晋景公之三年,大夫屠岸贾欲诛赵氏。初,赵盾在时,梦见叔带持要而哭,甚悲;已而笑,拊手且歌。盾卜之,兆绝而后好。赵史援占之,曰:「此梦甚恶,非君之身,乃君之子,然亦君之咎。至孙,赵将世益衰。」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及至于景公而贾为司寇,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遍告诸将曰:「盾虽不知,犹为贼首。以臣弑君,子孙在朝,何以惩?请诛之。」韩厥曰:「灵公遇贼,赵盾在外,吾先君以为无罪,故不诛。今诸君将诛其后,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诛。妄诛谓之乱。臣有大事而君不闻,是无君也。」屠岸贾不听。韩厥告赵朔趣亡。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韩厥许诺,称疾不出。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胡不死?」程婴曰:「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居无何,而朔妇免身,生男。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夫人置儿绔中,祝曰:「赵宗灭乎,若号;即不灭,若无声。」及索,儿竟无声。已脱,程婴谓公孙杵臼曰:「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复索之,奈何?」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程婴曰:「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彊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婴不肖,不能立赵孤。谁能与我千金,吾告赵氏孤处。」诸将皆喜,许之,发师随程婴攻公孙杵臼。杵臼谬曰:「小人哉程婴!昔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匿赵氏孤儿,今又卖我。纵不能立,而忍卖之乎!」抱儿呼曰:「天乎天乎!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诸将不许,遂杀杵臼与孤儿。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然赵氏真孤乃反在,程婴卒与俱匿山中。居十五年,晋景公疾,卜之,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景公问韩厥,厥知赵孤在,乃曰:「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夫自中衍者皆嬴姓也。中衍人面鸟噣,降佐殷帝大戊,及周天子,皆有明德。下及幽厉无道,而叔带去周适晋,事先君文侯,至于成公,世有立功,未尝绝祀。今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故见龟策。唯君图之。」景公问:「赵尚有后子孙乎?」韩厥具以实告。于是景公乃与韩厥谋立赵孤儿,召而匿之宫中。……赵孤名曰武。……召赵武、程婴遍拜诸将,遂反与程婴、赵武攻屠岸贾,灭其族。复与赵武田邑如故。及赵武冠,为成人,程婴乃辞诸大夫,谓赵武曰:「昔下宫之难,皆能死。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赵氏之后。今赵武既立,为成人,复故位,我将下报赵宣孟与公孙杵臼。」赵武啼泣顿首固请,曰:「武愿苦筋骨以报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程婴曰:「不可。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遂自杀。赵武服齐衰三年,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绝。

例句

提携裤中儿,杵臼及程婴。立孤就白刃,必死辉丹诚。 李白 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

典故
一饭千金
 
一饭恩
 
千金酬一饭
 
楚媪馈王孙
 
淮阴纶饵
  
漂母恩
 
漂母惠
 
王孙钓
 
邂逅漂母
 
韩信饿
 
饭王孙

相关人物
韩信
 
漂母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简释

一饭恩:指困厄之中受人救助。唐李群玉《病起别主人》:“益愧千金少,情将一饭殊。”

漂母:喻施恩之人。晋陶潜《乞食》:“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例句

漂母乡非远,王孙道岂沉。 张祜 宿淮阴水馆

曹卿礼公子,楚媪馈王孙。 张说 南中别王陵成崇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李白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暝投淮阴宿,欣得漂母迎。斗酒烹黄鸡,一餐感素诚。 李白 淮阴书怀寄王宗成

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 李白 猛虎行

饥从漂母食,闲缀羽陵简。 李白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之二

沙丘无漂母,谁肯饭王孙。 李白 送薛九被谗去鲁

徒用千金酬一饭,不知明哲重防身。 李绅 却过淮阴吊韩信庙

益愧千金少,情将一饭殊。 李群玉 病起别主人

归荣便累千金赠,为报当时一饭恩。 汪遵 淮阴

纵欲论相报,无如漂母何。 耿湋 春日即事

典故  
屈大夫
 
屈平
  
相关人物
屈原


《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屈原〉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彊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閒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柰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易曰:「井泄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楚辞》卷一《离骚》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例句

北风吹楚树,此地独先秋。何事屈原恨,不随湘水流。 于武陵 夜泊湘江

寒潮欲上泛萍藻,寄荐三闾情自哀。 刘沧 江行书事

已吟何逊恨,还赋屈平情。 吴融 府试雨夜帝里闻猿声

劳收贾生泪,强起屈平身。 孟郊 罗氏花下奉招陈侍御

屈原回日牵愁吟,龙宫感激致应沉。 张碧 秋日登岳阳楼晴望

岂学屈大夫,忧惭对渔叟。 戴叔伦 同兖州张秀才过王侍御参谋宅赋十韵

三闾有何罪,不向枕上死。 曹邺 放歌行

一逐楚大夫,何人为君雪。 曹邺 续幽愤

宋玉平生恨有馀,远循三楚吊三闾。 李商隐 送郑广文旧居

比干谏而死,屈平窜湘源。 李白 古风

屈原憔悴滞江潭,亭伯流离放辽海。 李白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

汉帝不忆李将军,楚王放却屈大夫。 李白 悲歌行

灵均竟不返,怨气成微波。 李群玉 湖中古愁三首

君不见屈大夫纫兰而发谏,君不见贾太傅忌鵩而愁吟。 杜光庭 怀古今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杜牧 兰溪

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杜牧 题武关

丧乱秦公子,悲凉楚大夫。 杜甫 地隅

灵均说尽孤高事,全与逍遥意不同。 汪遵 渔父

楚王疑忠臣,江南放屈平。晋朝轻高士,林下弃刘伶。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此时樯底水,涛起屈原通。 贾岛 寄朱锡圭

典故
三闾沉绝
 
楚江沉魂
 
汨罗愁独


《楚辞补注》卷四〈九章·怀沙〉~46~
宋·洪兴祖补注:「此章言己虽放逐,不以穷困易其行。小人蔽贤,群起而攻之。举世之人,无知我者。思古人而不得见,仗节死义而已。太史公曰:乃作《怀沙》之赋,遂自投汨罗以死。原所以死,见于此赋,故太史公独载之。」
《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屈原〉~2490~
屈原之江滨……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沈汨罗以死。
典故
三闾自沈
 
三闾魂
 
吊三闾
 
吊沅湘
 
吊湘魂
 
吊骚魂
 
孤臣水底魂
 
屈平魂怨
 
投汨
 
投汨自沈
 
楚江沈魄
 
楚译魂
  
汨罗恨
 
汨罗魂
 
沈楚臣
 
沈楚译
 
沈汨
 
沈湘人
 
湘水魂
  
葬鱼人
 
灵均泪

相关人物
屈原


《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屈原〉~2490~
屈原之江滨……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沈汨罗以死。
《楚辞补注》卷一〈离骚经·王逸序〉~2490~
其子襄王,复用谗言,迁屈原于江南。屈原放在草野,复作〈九章〉,援天引圣,以自證明,终不见省。不忍以清白久居浊世,遂赴汨渊自沈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