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狼藉  拼音:láng jí
1.传说狼群常在草地上卧息,离去时常将草地弄得一片凌乱以灭迹。后用此语形容凌乱不堪。《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淳于髡传》:「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三国演义》第四五回:「瑜和衣卧倒,呕吐狼藉。」也作「狼籍」。
2.比喻行为放纵,不守法纪。如:「声名狼藉」。《后汉书。卷四五。张酺传》:「郑据小人,为所侵冤。闻其儿为吏,放纵狼藉。」也作「狼籍」。
《國語辭典》:赃污狼藉(贓汙狼藉)  拼音:zāng wū láng jí
因贪污受贿而名声败坏,至不可收拾的地步。《魏书。卷八九。酷吏传。崔暹传》:「初以秀才累迁南兖州刺史,盗用官瓦,赃污狼藉,为御史中尉李平所纠,免官。」唐。白居易 贬于尹躬洋州刺史制:「中书舍人于尹躬,其弟皋谟,赃污狼藉。」
《漢語大詞典》:赃私狼藉(贓私狼藉)
同“ 赃汚狼藉 ”。 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 茹千秋 ﹞其子 寿龄 为 乐安 令,赃私狼藉,畏法奔逃,竟无罪罸,傲然还县。”
《漢語大詞典》:赃货狼藉(贓貨狼藉)
同“ 赃汚狼藉 ”。 宋书·刘穆之传:“ 穆之 中子 式之 字 延叔 ,通易好士……在任赃货狼藉, 扬州 刺史 王弘 遣从事检校。”
《漢語大詞典》:赃秽狼藉(贓穢狼藉)
同“ 赃汚狼藉 ”。 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一到京师,看见 严 家赃秽狼藉,心中甚怒。”
《漢語大詞典》:赃贿狼藉(贓賄狼藉)
同“ 赃汚狼藉 ”。 《陈书·蔡景历传》:“ 天嘉 之世,赃贿狼藉,圣恩録用,许以更鸣,裂壤崇阶,不远斯復。”亦作“ 赃贿狼籍 ”。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三年:“中书侍郎兼知吏部侍郎同平章事 崔湜 、吏部侍郎同平章事 郑愔 俱掌銓衡,倾附势要,赃贿狼籍,数外留人,授拟不足,逆用三年闕,选法大坏。”
《漢語大詞典》:贪污狼藉(貪污狼藉,貪汙狼藉)
同“贪污狼藉”。谓贪财纳贿,行为不检,声名败坏。晋书·何充传:“ 敦 ( 王敦 )兄 含 时为 庐江郡 ,贪汙狼藉。”
《国语辞典》:出丑狼藉(出丑狼藉)  拼音:chū chǒu láng jí
丢人现眼。《后西游记》第二五回:「你这些无情没福的和尚,我也没工夫出丑狼藉与你打官司,只将你关闭在此,做几日饿死了,出我这口恶气罢。」
《國語辭典》:杯盘狼藉(杯盤狼藉)  拼音:bēi pán láng jí
狼藉,散乱的样子。杯盘狼藉形容酒席完毕,杯盘散乱的情形。《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淳于髡传》:「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宋。苏轼〈赤壁赋〉:「肴核已尽,杯盘狼藉。」也作「杯盘狼籍」。
《國語辭典》:声名狼藉(聲名狼藉)  拼音:shēng míng láng jí
比喻名声非常恶劣。《清史稿。卷三二二。尹壮图传》:「各督抚声名狼藉,吏治废弛。臣经过地方,体察官吏贤否,商民半皆蹙额兴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