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火烧(火燒)  拼音:huǒ shāo
火热。比喻温度非常高。《红楼梦》第五二回:「忙又向炉上将手烘暖,伸进被去摸了一摸,身上也是火烧。」
《國語辭典》:火烧(火燒)  拼音:huǒ shao
一种以面粉加水做成在火上烤熟,饼上没有芝麻的饼。《醒世姻缘传》第七八回:「连忙打肉杀鸡,沽酒做菜,定蒸饼,买火烧。」也称为「杠子头」。
《漢語大詞典》:火烧(火燒)
指野火。 唐 韩愈 《雉带箭》诗:“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復没。”朱子语类卷一三○:“那人三四月只喫火烧之类,此人半日不食便软了。”《醒世姻缘传》第十一回:“你大家赶温麵,烙火烧吃。”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一章:“伕役送来一大包吃的东西--有火烧……摆了半桌子。”
分類:野火
《國語辭典》:火烧云(火燒雲)  拼音:huǒ shāo yún
日出或日落时,天边出现的黄红色彩云霞,常出现于夏季,尤以雷雨发生后为常见。气象上称做「霞」。
《國語辭典》:火云(火雲)  拼音:huǒ yún
夏天的红云。唐。岑参〈送祁乐归河东〉诗:「五月火云屯,气烧天地红。」
分類:红云炎夏
《国语辞典》:火烧心(火烧心)  拼音:huǒ shāo xīn
比喻心中焦急。如:「这是火烧心的事。」
《漢語大詞典》:火烧疮(火燒瘡)
病名。即灼伤。太平广记卷二二○引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火烧疮无出醋泥,甚验……遽以醋泥傅之,至晓不痛,亦无瘢痕。”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百工医技:“火烧疮,醋泥傅之甚妙。”
分類:病名灼伤
《國語辭典》:引火烧身(引火燒身)  拼音:yǐn huǒ shāo shēn
1.引燃火焰烧自己身体。如:「大庭广众前,他为了表达不满,竟然引火烧身,这种行为实在不可取。」
2.比喻自我毁灭或引祸上身。如:「目前情势很复杂,最好不要介入纷争,以免引火烧身。」
3.比喻显露自己缺点,争取别人的同情。如:「他每次都引火烧身,以为把自己说得如此不堪,大夥就不好意思再落井下石。」
《分类字锦》:索火烧车(索火烧车)
南史褚炤传炤字彦宣彦回从父弟也少有高节常非彦回身事二代彦回子贲往问讯炤炤问曰司空今日何在贲曰奉玺绂在齐大司马门炤正色曰不知汝家司空将一家物与一家亦复何谓彦回拜司徒宾客满坐炤叹曰彦回少立名行何意披猖至此门户不幸乃复有今日之拜使彦回作中书郎而死不当是一名士邪名德不昌遂有期颐之寿彦回性好戏以轺车给之炤大怒曰著此辱门户那可令人见索火烧之驭人奔车乃免
分类:节操
《国语辞典》:杠子火烧(杠子火烧)  拼音:gàng zi huǒ shāo
一种硬面烧饼。做时得用杠子揉制,故称为「杠子火烧」。《醒世姻缘传》第八○回:「寄姐不在面前,童奶奶袖了几个杠子火烧,要从窗缝送进与他,唤了几声,不见答应。」也称为「杠子头」。
《国语辞典》:扛子火烧(扛子火烧)  拼音:gāng zi huǒ shāo
一种北方食品。由硬面做的饼,形状像烧饼,可是比烧饼硬很多。《儒林外史》第二回:「厨下捧出汤点来,一大盘实心馒头,一盘油煎的扛子火烧。」也称为「杠子头」。
《国语辞典》:火烧屁股(火烧屁股)  拼音:huǒ shāo pì gǔ
比喻事情急迫,必须立即行动。如:「事情都已经火烧屁股了,你还睡得著?」
《国语辞典》:火烧红莲寺(火烧红莲寺)  拼音:huǒ shāo hóng lián sì
戏曲剧目。清代故事戏。叙红莲寺僧知圆私抢妇女,并押禁湖广巡抚卜文正,陆小青及柳迟、甘联珠等率兵围寺,救出卜文正,火烧红莲寺。后知圆求助甘瘤子,夜入抚衙,掳去卜文正,昆崙派笑道人遣其徒众十二人,与柳迟、甘联珠等击败甘瘤子,再救回卜文正的故事。
《国语辞典》:火烧眉毛,且顾眼前(火烧眉毛,且顾眼前)  拼音:huǒ shāo méi máo,qiě gù yǎn qián
比喻情势紧急,必须马上解决。《镜花缘》第三五回:「但因要救舅兄,不得已做了一个火烧眉毛,且顾眼前之计。」
《国语辞典》:火烧车(火烧车)  拼音:huǒ shāo chē
车体因引擎或其他因素而起火燃烧。
《漢語大詞典》:放火烧山(放火燒山)
比喻煽风点火,挑拨离间。 康濯 《东方红》:“老婆子抬抬眼儿说:‘你不知道,那狼叼豹咬的 齐占杰 ,前一阵可光在我面前放火烧山呀!说社长打了我 未老汉 ,说我 未老汉 去外村传授技术,都没人给记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