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中衣  拼音:zhōng yī
1.古代穿在祭服、朝服内的里衣。《礼记。郊特牲》:「台门而旅树反坫,绣黼丹朱中衣。」唐。孔颖达。正义:「中衣,谓以素为冕服之里衣。」
2.穿在小衣之外、大衣之内的近身衣物。三国魏。繁钦〈定情〉诗:「何以结愁悲?白绢双中衣。」《红楼梦》第三四回:「袭人听说,便轻轻的伸手进去,将中衣褪下。」
《國語辭典》:素衣  拼音:sù yī
1.白衣,古用为中衣。《诗经。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从子于沃。」
2.丧葬时所服的白衣。《三国演义》第一○五回:「礼毕,只见左右人皆著素衣。」
《漢語大詞典》:中练(中練)
古人父母丧后周年行小祥祭礼时,祭服内穿以练过的素布制的中衣,故以“中练”指人子为去世周年的父母行小祥祭礼。魏书·良吏传·窦瑗:“案春秋 庄公 元年,不称即位, 文姜 出故。 服虔 注云:‘ 文姜 通兄 齐襄 ,与杀公而不反。父杀母出,隐痛深讳。期而中练,思慕少杀,念至於母。故《经》书:三月夫人逊於 齐 。’”
《漢語大詞典》:袒裘
谓在君之侧袒出正服、裼衣、皮衣的左袖而露出中衣。是一种违礼的不敬之举。左传·哀公十七年:“大子请使 良夫 。 良夫 乘衷甸两牡,紫衣狐裘。至,袒裘,不释剑而食。大子使牵以退,数之以三罪而杀之。” 杜预 注:“食而热,故偏袒,亦不敬。” 孔颖达 疏:“在君之所,於法唯有露裼衣耳,无露裘之时。今 良夫 为食热之故,偏袒其裘,则并裘亦袒,是不敬也……三罪:紫衣、袒裘、带剑。”
《漢語大詞典》:裼衣
古行礼时覆加在裘外之衣。也称中衣。礼记·玉藻“锦衣以裼之” 汉 郑玄 注:“然则锦衣復有上衣明矣。天子狐白之上衣皮弁服与?凡裼衣象裘色也。”仪礼·聘礼“裼降立” 唐 贾公彦 疏:“凡服四时不同。假令冬有裘,儭身褌衫,又有襦袴,襦袴之上有裘,裘上有裼衣,裼衣之上又有上服,皮弁祭服之等。” 钱玄 《三礼名物通释·衣服·衣裳》:“四时均有裼衣,裼衣亦称中衣。”
《国语辞典》:临池学书(临池学书)  拼音:lín chí xué shū
相传东汉张芝学习书法很勤,家中衣帛都被写上字,然后再煮白;他在池边学书法,池水都被染黑了。见《晋书。卷三六。卫瓘传》。后人称学习书法为「临池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