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讥评(譏評)  拼音:jī píng
讥讽批评。唐。韩愈〈送浮屠令纵西游序〉:「促席接膝,讥评文章。」《旧唐书。卷一三九。陆贽传》:「虽互相讥评,然各有偏驳。」
《漢語大詞典》:讥谤(譏謗)
讥议毁谤。《三国志·魏志·毛玠传》:“ 玠 讥谤之言,流於下民,不悦之声,上闻圣听。” 宋 欧阳修 《新春有感寄常夷甫》诗:“轩裳德不称,徒自取讥谤。” 明 张凤翼 《灌园记·迎立世子》:“助衣粮,即时賚发往他方,若留在此遭讥谤。”
分類:讥议毁谤
《漢語大詞典》:讥谗(譏讒)
讥议和谗谤。 宋 王圭 《谢赐生日表》之二二:“速讥谗于众口,媿功烈于前人。” 宋 苏轼 《风水洞二首和李节推》之二:“世事渐艰吾欲去,永随二子脱讥谗。”
分類:讥议议和
《漢語大詞典》:讥嫌(譏嫌)
讥议嫌恶。后汉书·马严传:“ 明德皇后 既立, 严 乃闭门自守,犹復虑致讥嫌,遂更徙 北地 ,断絶宾客。”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芳林十哲:“及 琮 居重地,復綰财赋, 薰 不能避讥嫌而乐为半夜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封三娘:“娘子朱门绣户,妾素无葭莩亲,虑致讥嫌。”
分類:讥议嫌恶
《漢語大詞典》:负俗之累(負俗之累)
因不谐于流俗而受到的讥议。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范伯:“有高世之材,必有负俗之累;有至智之明者,必破庶众之议。”《汉书·武帝纪》:“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负俗,谓被世讥论也。”亦作“ 负俗之讥 ”。三国志·魏志·荀彧传“ 彧 疾留 寿春 ,以忧薨” 裴松之 注引《荀彧别传》:“取士不以一揆, 戏志才 、 郭嘉 等有负俗之讥, 杜畿 简傲少文,皆以智策举之,终各显名。”
分類:流俗讥议
《漢語大詞典》:讥摘(譏摘)
讥议指摘。 宋 曾巩 《寄王介卿》:“雅爱 张 与余,挽之置茵蓆。羣儿困不酬,吽嚬聚讥摘。”一本作“ 讥謫 ”。
分類:讥议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