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深虑(深慮)
(1).谓思虑深沉。墨子·非儒下:“今 孔 某深虑同谋以奉贼,劳思尽知以行邪,劝下乱上,教臣杀君,非贤人之行也。” 孙诒让 间诂引 俞樾 曰:“同乃周字之误……言其虑深沉,其谋周密也。” 汉 贾谊 《过秦论下》:“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
(2).深入思考。史记·淮阴侯列传:“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愿足下深虑之。”
(3).甚为忧虑。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国用靡资,百姓不足,则惻隐深虑。”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君德不同,陛下无深虑也。”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他 安 邓 两家都受过 十三妹 从前相救之恩,正想报答,深虑那姑娘此去,轻身犯难,难免有些差池。”
《國語辭典》:远虑(遠慮)  拼音:yuǎn lǜ
深远的谋虑。《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三国演义》第三八回:「刘表无远虑,其子又愚劣,不能承业传基,明公宜早图之。」
《漢語大詞典》:心远(心遠)
(1).心情超逸;胸怀旷达。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体清心远,邈难极兮。”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闻繫》:“不独江天解空阔,地偏心远似 陶潜 。”
(2).智虑深远。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有问心远之义於 胡文定公 者,公举 上蔡 语曰:‘莫为婴儿之态,而有大人之器;莫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志;莫为终身之计,而有后世之虑。’此之谓心远。”
(3).感情疏远。《金瓶梅词话》第三八回:“到如今当面对语,心隔千山,隔着一堵墙,咫尺不得相见,心远路非遥。”
《國語辭典》:长思(長思)  拼音:cháng sī
长久思念。《文选。嵇康。琴赋》:「理重华之遗操,慨远慕而长思。」《文选。成公绥。啸赋》:「奏胡马之长思,向寒风乎北朔。」
《國語辭典》:渊泉(淵泉)  拼音:yuān quán
1.深泉。《庄子。田子方》:「其神经乎大山而无介,入乎渊泉而不濡。」《文选。刘孝标。辩命论》:「坠之渊泉非其怒,升之霄汉非其悦。」
2.比喻事物内涵深远。《列子。黄帝》:「心如渊泉,形如处女。」
3.源泉。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只疑是银河落九天,渊泉、云外悬,入东洋不离此径穿。」
《漢語大詞典》:远计(遠計)
(1).考虑深远。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大夫 种 为 越王 深谋远计,免 会稽 之危。”
(2).长久之计。三国志·魏志·程昱传:“夫趣一朝之权而不虑远计,将军终败。”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黜免:“ 桓宣武 既废 太宰 父子,仍上表曰:‘应割近情以存远计,若除 太宰 父子,可无后忧。’”
《国语辞典》:思深忧远(思深忧远)  拼音:sī shēn yōu yuǎn
思虑深刻,谋计久远。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后亦用以称有心的人。
《国语辞典》:高明远见(高明远见)  拼音:gāo míng yuǎn jiàn
思虑深远,见识高超。《儒林外史》第一回:「大王是高明远见的,不消乡民多说。」也作「高明」、「远见」、「高见远识」。
《国语辞典》:高明远识(高明远识)  拼音:gāo míng yuǎn shì
思虑深远,见识高超。《三国演义》第四八回:「元直如此高见远识,谅此有何难哉!」也作「高明远见」。
《国语辞典》:高识远度(高识远度)  拼音:gāo shì yuǎn dù
见识高超,思虑深远。《周书。卷三七。张轨传》:「宇文公文足经国,武可定乱。至于高识远度,非愚管所测。」也作「高识远见」。
《国语辞典》:机谋远虑(机谋远虑)  拼音:jī móu yuǎn lǜ
机智善谋且思虑深远。如:「他为人机谋远虑,是个领导人才。」
《國語辭典》:发短心长(髮短心長)  拼音:fǎ duǎn xīn cháng
年纪虽老,但智计深长。语本《左传。昭公三年》:「彼其发短而心甚长,其或寝处我矣。」也作「心长发短」。
《國語辭典》:深谋远虑(深謀遠慮)  拼音:shēn móu yuǎn lǜ
计画周密而思虑深远。《文选。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西游记》第二○回:「大王深谋远虑,说得有理。」也作「深谋远猷」、「深图远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