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线桄子(线桄子)  拼音:xiàn guàng zi
1.缠线的器具,中间有轴,可旋转而将线绕在上面。也作「线桄儿」。
2.线缕。
《漢語大詞典》:丝缕(絲縷)
(1).蚕丝、线缕之类的统称。墨子·尚同上:“譬若丝缕之有纪,罔罟之有纲。”西京杂记卷一:“中设木画屏风,文如蜘蛛丝缕。”南史·张绪传:“ 刘悛之 为 益州 ,献 蜀 柳数株,枝条甚长,状若丝缕。”
(2).指不断的情思。 鲁迅 《〈呐喊〉自序》:“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
《漢語大詞典》:交缕(交縷)
缠绕在一起的线缕。 南朝 陈 徐陵 《咏织妇》:“振躡开交缕,停梭续断丝。” 唐 虞世南 《中妇织流黄》诗:“综新交缕涩,经脆断丝多。”
分類:缠绕线缕
《漢語大詞典》:缕彩(縷綵)
用各色不同的线缕成其文采。 唐 白居易 《绣观音菩萨像赞序》:“纫针缕綵,络金缀珠。” 宋 徐铉 《赋得綵燕》:“缕綵成飞燕,迎和启蛰时。”
《国语辞典》:葫芦儿(葫芦儿)  拼音:hú lu ér
1.端午时用线缕缠成樱桃、桑葚、木梳、老虎、葫芦等形状,贯穿于线上的物品。儿童佩于襟上,过午弃之,据说可去邪避灾。
2.一种用竹签贯串山楂、海棠等果实而外蘸冰糖的食品。也称为「冰糖葫芦」。
3.壶芦的别名。参见「壶芦」条。
《国语辞典》:线头儿(线头儿)  拼音:xiàn tóu ér
1.线缕的端绪。如:「衣服车缝后,留有许多线头儿,必须修剪掉。」
2.用馀的短线。《红楼梦》第三五回:「爱惜东西,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蹧蹋起来,那怕值千值万的都不管了。」
3.比喻事情的端倪。如:「这件案子经过不断调查,总算有个线头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