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孔目  拼音:kǒng mù
1.条目。隋。炀帝〈答智顗蒋州事书〉:「本敕所司,具条孔目,无虑零漏。」
2.旧时掌管文书档案的小官。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教我把罪犯私下招伏,不比那小处官司孔目。」
《漢語大詞典》:判单(判單)
清单。 宋 洪巽 《旸谷漫录》:“厨娘曰:‘岂非待检例耶。’探囊取数幅纸以呈曰:‘是昨在某官处所得支赐判单也。’”
分類:清单
《漢語大詞典》:别录
(1).分别撰述。 唐 刘知几 史通·世家:“必编《世家》,实同《列传》, 马迁 强加别録,以类相从。”
(2).目录解题式的文体。始于 汉 刘向 。 建始 中,朝廷征集图书文献,命 刘向 等校勘整理。每校一书,由 刘向 加以编次,写出提要,抄录上报,因成《七略别录》。参阅隋书·经籍志。 张舜徽 《〈清人文集别录〉自序》:“别録之体,犹提要也……盖即后世目録解题之始。名曰别録,谓纂辑羣书之叙録,都为一集,使可别行云尔。”参见“ 七略 ”。
(3).指礼品清单。宋史·赵普传:“今赐羊酒如别録,卿宜爱精神,近医药,强饮食。” 宋 苏轼 《赐金紫光禄大夫吕公著生日诏》:“今赐卿生日羊酒米麵等,具如别録,至可领也。”
《國語辭典》:七略  拼音:qī lüè
书名。西汉刘歆据其父刘向所著别录撰成,为中国目录书之祖。分〈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卷。其书久佚,清人有辑本。
《國語辭典》:开单(開單)  拼音:kāi dān
1.写单据。如:「请开单让我拿回公司报帐。」
2.开列清单。《福惠全书。卷六。钱谷部。点库吏》:「每开单,责买䌷缎器皿等物,虽云给价,究属子虚。」3.开罚单。如:「他因为违规停车,被警察开单。」
分類:开列清单
《漢語大詞典》:诗帐(詩帳)
(1).诗的清单。 宋 苏轼 《杭州故人信至齐安》诗:“相期结书社,未怕供诗帐。”自注:“僕顷以诗得罪有司移 杭 ,取境内所留诗, 杭州 供数百首,谓之诗帐。”
(2).题上诗的帐幔。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诗帐:“ 施愚山 分守湖西,製苧帐,题诗其上,寄 林翁 茂之 。一时名士多属和,名曰‘诗帐’。”
分類:清单帐幔
《国语辞典》:粮单(粮单)  拼音:liáng dān
1.古代收兑漕粮数目的单据。
2.军队中全部兵士每月所需粮饷数目的清单。
3.粮草不多。《南齐书。卷二七。列传。刘怀珍》:「今众少粮单,我悬彼固,正宜简精锐,掩其不备耳。」
《漢語大詞典》:遣策
随葬物的清单。仪礼·既夕礼:“书遣於策。” 郑玄 注:“策,简也;遣犹送也,谓所当藏茵以下。” 贾公彦 疏:“则尽遣送死者明器之等并赠死者玩好之物,名字多,故书之於策。”《文物》1976年第10期:“遣策,不仅是墓葬随葬品的清单……它对于墓葬研究有一定的价值。”
分類:随葬清单
《國語辭典》:报销(報銷)  拼音:bào xiāo
1.将领用的款项开列收支帐目清单,报请有关单位核可销帐。《文明小史》第一二回:「就是不够用,无论那个局子里提几万来,随时报销一笔,还要他还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二回:「这一百吊,暂时宕一宕,我再想法子报销。」
2.把用坏作废的物件报告销帐。今称物品破损,不堪使用为「报销」。如:「你这部老爷车,我看可以报销了。」
《國語辭典》:失单(失單)  拼音:shī dān
事主报警查缉时所呈报的失物单据。《喻世明言。卷二一。临安里钱婆留发迹》:「次日,王节使方到,已知家小船被盗。细开失单,往杭州府告状。」《老残游记》第四回:「姑且带回衙门去,照失单查对。」
《国语辞典》:估价单(估价单)  拼音:gū jià dān
估计货物价值、工费等的清单。如:「他正在核算估价单上的帐目。」也称为「估单」。
《漢語大詞典》:贡单(貢單)
进贡物品的清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 嘉庆 十九年, 英吉利国 遣使臣 罗尔阿美士德 等入贡方物,当时曾得其贡单,今録於此。” 徐珂 《清稗类钞·朝贡·琉球贡使》:“两贡使手捧表文贡单,至头门,即跪,报名,膝行而进。”
《国语辞典》:估单(估单)  拼音:gū dān
估算货物、价格的清单。也称为「估价单」。
《漢語大詞典》:货单(貨單)
登记货物的清单。镜花缘第三二回:“这个货单拿到大户人家,不过三两日就可批完,临期兑银发票。” 清 林则徐 《焚剿夷船擒获汉奸折》:“因查閲该国船牌货单,译出汉文,与现船所载货物未尽符合。” 萧乾 《未带地图的旅人》二:“每到一站,朋友就把个铅笔头往耳朵上一夹,拿着一迭货单下去办事了。”
《國語辭典》:包单(包單)  拼音:bāo dān
1.包办事业时双方订定条件的清单。
2.用来包裹物品的布巾。
《漢語大詞典》:失状(失狀)
指被偷盗、抢劫的财物的清单。《西游记》第九七回:“既劫去财物,又害了父亲,此情何毒!待天明到府里递失状坐名告他。”《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知县看了状子,问了来歷,见是人命盗情重事,即时批准,地方也来递失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