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大难(大難)  拼音:dà nàn
极大的灾难。《易经。明夷。彖曰》:「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三国演义》第一○回:「我获罪于天,致使徐州之民,受此大难。」
《漢語大詞典》:野云戏(野雲戲)
大傩的别称。古代习俗,年终驱逐疫鬼的仪式。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九:“世俗,岁将除,乡人相率为儺,俚语谓之打野胡。按论语:‘乡人儺,朝服立於阼阶。’注:‘大儺驱逐疫鬼也。’亦呼‘野云戏’。”
《漢語大詞典》:伯奇
(1).古代孝子。相传为 周宣王 时重臣 尹吉甫 长子。母死,后母欲立其子 伯封 為太子,乃谮 伯奇 , 吉甫 怒,放 伯奇 于野。 伯奇 “编水荷而衣之,采苹花而食之”,清朝履霜,自伤无罪而见放逐,乃作琴曲《履霜操》以述怀。 吉甫 感悟,遂求 伯奇 ,射杀后妻。见初学记卷二引 汉 蔡邕 《琴操·履霜操》汉书·诸葛丰传:“臣闻 伯奇 孝而弃於亲, 子胥 忠而诛於君。”汉书·冯参传赞:“谗邪交乱:贞良被害,自古而然。故 伯奇 放流, 孟子 宫刑, 申生 雉经, 屈原 赴 湘 。”
(2).古代举行驱除疫鬼的大傩仪式中的神人。
《漢語大詞典》:胇胃
古大傩时所扮十二驱疫神之一。
分類:大傩驱疫
《國語辭典》:傩舞(儺舞)  拼音:nuó wǔ
古时祭祀傩神时跳的舞。目的在于驱鬼逐疫。舞者头戴面具,手执兵器,表现驱鬼捉鬼的内容。
《漢語大詞典》:傩礼(儺禮)
大傩之礼。古代在腊月举行的驱除疫鬼的仪式。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喜起庆隆二舞:“又於庭外丹陛间,作虎豹异兽形,扮八大人骑禺马作逐射状,颇沿古人儺礼之意,谓之《喜起舞》。” 欧阳予倩 《唐代舞蹈》第二章第六节:“行傩礼时,要选五百名年龄在十二岁以上、十六岁以下的孩子,穿上红衣服,戴上假面具,扮作‘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