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拆款利率  拼音:chāi kuǎn lì lǜ
指银行间存贷所议定的利率。
《漢語大詞典》:十二
(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
(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
《漢語大詞典》:十一
(1).十分之一。指税率。谓十分中取其一分。《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国宅无征,园廛二十而一,近郊十一。” 贾公彦 疏:“云‘近郊十一’者,即上经宅田、士田、贾田任在近郊者,同十一而税也。”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四》:“十一不足,从而增其征,则财匱;千乘不足,从而加其卒,则民烦。”
(2).十分之一。指利率。有时用为泛指。 宋 姜夔 《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不学 杨郎 ,南山种豆,十一徵微利。”
(3).十分之一。亦泛指经商获利。南史·刘损传:“﹝ 刘伯龙 ﹞少而贫薄,及长,歷位尚书左丞,少府, 武陵 太守,贫寠尤甚,常在家慨然,召左右将营十一之方。”
(4).十分之一。表示可能性很小或很小的一部分。庄子·达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錙銖;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唐 薛用弱 集异记·丁嵓:“ 嵓 之亲爱忧 嵓 ,乃共设计,以轆轤下巨索,伺 嵓 自缚,当遽引上,或希十一之全。”新唐书·李石传:“三年正月,将朝,骑至 亲仁里 ,狙盗发,射 石 伤……是日京师震恐,百官造朝纔十一。”
《國語辭典》:行情  拼音:háng qíng
1.商品在市场上的一般交易价格。如:「年关将近,蔬果的行情不断上涨。」
2.身价。如:「那位职业运动选手的表现优异,行情跟著看涨。」
《国语辞典》:名目利率  拼音:míng mù lì lǜ
金融机构挂牌所标示的利率或债券的票面利率,此利率需减去通货膨胀因素的损失,才是实质利率。
《国语辞典》:牌告利率  拼音:pái gào lì lǜ
银行对外正式挂牌公告的放款基本利率。如:「在金融市场开放的今天,若要贷款,最好多比较几家银行的牌告利率再决定。」
《国语辞典》:实质利率(实质利率)  拼音:shí zhí lì lǜ
银行利率剔除物价上涨率后所得的利率。相对于一般所说的银行利率而言。由于世界各国经济情况不同,或在不同时期,物价上涨率有高有低的关系,须以实质利率比较各个利率水准,才显得出意义。
《国语辞典》:股票价值(股票价值)  拼音:gǔ piào jià zhí
股票流通的价值。其受票面价格、股息、利率、市场供需等影响,与价格的意思不同。
《国语辞典》:利率政策  拼音:lì lǜ zhèng cè
中央政府为直接影响市场利率、间接调节通货供需量,而采取提高利率或降低利率的政策。
《国语辞典》:公开市场活动(公开市场活动)  拼音:gōng kāi shì cháng huó dòng
一国的中央银行,由于管理货币供给量和市场利率的需要,在公开市场买卖承兑票据及政府證券的活动,尤其是以买卖政府證券为主。
《国语辞典》:投资诱因(投资诱因)  拼音:tóu zī yòu yīn
投资边际效率大于利率时,企业会愿意增加投资的一种诱因。
《国语辞典》:月利率  拼音:yuè lì lǜ
以一月为一期的利率。
分类:一期利率
《漢語大詞典》:负利率
低于同期物价上涨幅度的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