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副使
(1).派往外国的正使或公使的副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副使 王然于 、 壶充国 、 吕越人 驰四乘之传,因 巴 蜀 吏币物以赂 西夷 。”清史稿·职官志六:“ 光绪 元年,定出使制,命侍郎 郭嵩燾 使 英 ,翰林院侍讲 何如璋 使 日本 ,京卿 陈兰彬 使 美 日 祕 国,俱置副使。”
(2).指节度使或三司使等的副职。旧唐书·职官志三:“节度使一人,副使一人。”宋史·职官志十:“巡幸,有行宫都部署,行宫有三司使、副使、判官、行宫使、都监。”明史·职官志四:“﹝按察司﹞副使、僉事,分道巡察。”
《國語辭典》:国书(國書)  拼音:guó shū
派遣国家元首介绍其使节给外国元首的正式文件,或使节卸任时,向该国元首呈递的辞别信。前者称为「到任国书」,后者称为「辞任国书」。
《漢語大詞典》:库本(庫本)
宋 代官刻书籍版本的一种。 宋 各州置公使库,招待来往官吏。库有余资则用以刻书,所刻书叫公使库本书,简称库本。 宋 严羽 沧浪诗话·孝证:“今 豫章 库本,以为翻 镇江 蜀本。”
《漢語大詞典》:驻使(駐使)
驻留外国的大使或公使。 燕谷老人 《续孽海花》第五三回:“将来叫我们各国的驻使去探听一下,也许有可以通融的办法。”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四二回:“ 日置益 道:‘此项交涉,本驻使屡奉本国训令,要求贵国即予同意。’”
《國語辭典》:伍廷芳  拼音:wǔ tíng fāng
人名。(西元1842~1922)字文爵,号秩庸,广东新会人。创《中外新报》,为中国有日报之始。留英习法律,为清修律大臣,草民刑律,开中国法律新纪元。武昌起义,首倡清帝退位之议,民军推为议和代表。后历任司法总长、代国务总理、外交总长等。陈烱明叛变,忧愤而卒。
《国语辞典》:全权公使(全权公使)  拼音:quán quán gōng shǐ
由政府授以全权常驻外国的公使。《清史稿。卷五二六。属国列传一。朝鲜》:「臣查朝鲜派使往驻泰西,其国原约有遣使互驻之条,遂未先商请中国,遽以全权公使报闻各国。」
《国语辞典》:二等国(二等国)  拼音:èr děng guó
在国际上地位次于一等国的国家。其派遣驻外公使时,仅得用全权公使,或代办公使的名义。
《國語辭典》:公使馆(公使館)  拼音:gōng shǐ guǎn
公使在所驻国的办事机关。
《國語辭典》:大使馆(大使館)  拼音:dà shǐ guǎn
派驻的大使在所驻守国家的办事机关。
《國語辭典》:公使团(公使團)  拼音:gōng shǐ tuán
各国驻华公使所组成的团体。有加强彼此联系的功用。
《漢語大詞典》:临时代办(臨時代辦)
驻外使馆大使、公使或代办缺位或因故不能视事时,被委派代理其职务的外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