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忧心如焚(憂心如焚)  拼音:yōu xīn rú fén
内心忧虑有如火在焚烧。比喻非常焦虑不安。三国魏。曹植 释愁文:「予以愁惨,行吟路边,形容枯悴,忧心如焚。」《三国演义》第八○回:「忧心如焚,命不久矣。」也作「忧心如惔」。
《國語辭典》:心急火燎  拼音:xīn jí huǒ liào
心中十分焦急,就像著了火一般。如:「眼见搭火车快来不及了,他心急火燎,活像热锅上的蚂蚁。」
《漢語大詞典》:心焦火燎
心里急得像火烧着一样。形容十分焦急。 柯岩 《追赶太阳的人》三:“她摸黑坐着,心焦火燎地等着邻家的闺女从夜校回来帮她收拾。”
《国语辞典》:袅袅炊烟(袅袅炊烟)  拼音:niǎo niǎo chuī yān
生火烧煮东西时所产生缭绕摇曳、缓缓上升的烟。如:「古时只要见到袅袅炊烟,就可以知道村落的所在。」
《国语辞典》:林冲夜奔  拼音:lín chōng yè bèn
戏曲剧目。宋代故事戏。叙述林冲火烧草料场后,投奔柴进,便带著柴进的推荐书乘夜奔往梁山。高俅命令徐宁追杀,王伦得到消息,派遣杜迁、宋万到黄河渡口援助林冲。徐宁追遇林冲,林冲力斗不胜,后幸有杜、宋相助,得以杀退徐宁,而共赴梁山。也称为《黄河渡》。另,昆剧《夜奔》则只演林冲连夜奔逃事,未有其他角色出现。
《国语辞典》:冒烟突火(冒烟突火)  拼音:mào yān tú huǒ
在火场中,冒著被烟呛到及被火烧伤的危险。《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典韦冒烟突火,又杀入去,到处寻觅。」
《国语辞典》:焚如之祸(焚如之祸)  拼音:fén rú zhī huò
遭到火烧的灾祸。《晋书。卷一一七。姚兴载记上》:「群生婴罔极之痛,西夏有焚如之祸。」唐。王勃〈三国论〉:「则东京焚如之祸,关右乱麻之尸,何由而兴哉。」
《国语辞典》:火染幡竿(火染幡竿)  拼音:huǒ rǎn fān gān
(歇后语)长叹。叹音谐「炭」。指火烧长旗竿,而长旗竿便成了长炭。如:「一想到他悲惨的遭遇,就教人火染幡竿──长叹!」
《国语辞典》:九焞十八火  拼音:jiǔ dùn shí bā huǒ
九焞,指反覆以火烧煮。每加热一次叫一火。「九焞十八火」指多次加热烹煮食物。小说中借指女子淫荡不贞,有过很多姘头。《金瓶梅》第二五回:「在人家使过了的,九焞十八火的主子的奴才淫妇,当初在蔡通判家房里,和大婆作毙养汉,坏了事,才打发出来,嫁了厨子蒋聪。」
《国语辞典》:陶土制品(陶土制品)  拼音:táo tǔ zhì pǐn
以土石为原料,经由混合加工后,再以火烧的程序而制成的陶瓷建材。常见的陶瓷建材有红砖、瓷砖、马赛克等。
《国语辞典》:忧心如惔(忧心如惔)  拼音:yōu xīn rú tán
惔,火烧。忧心如惔比喻非常忧虑焦急。《诗经。小雅。节南山》:「忧心如惔,不敢戏谈。」也作「忧心如焚」。
《国语辞典》:玻璃烤  拼音:bō li kǎo
将各种颜色的玻璃棒或玻璃管,经火烧软成胶状后,用嘴吹、熔接或抽拉,做成各式各样的玻璃制品,这种技术称为「玻璃烤」。
《国语辞典》:炭烤  拼音:tàn kǎo
用炭火烧烤。如:「炭烤食物的香味浓郁,令人食指大动。」
《国语辞典》:燎星  拼音:liào xīng
一种用火烧除祖坟上枯草的习俗。可免祖坟堙没草丛中,同时表示星火可以烧旺后代。这种习俗有在除夕晚间,有在元宵夜举办,各地不同。
《国语辞典》:火烤  拼音:huǒ kǎo
用火烧烤。如:「一家五星级饭店新推出火烤全羊大餐。」清。徐珂《清稗类钞。豪侈类。某侍郎之饮馔》:「试言其鸭,则火烤而松脆者,仿京师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