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汪春时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汪春时,字子育,号我塘,直隶徽州府婺源县大畈人,民籍。应天府乡试第五十四名举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二甲第一百零二名进士。户部观政,解银辽东,卒。居乡人称其行义。
《漢語大詞典》:兰时(蘭時)
良时。指春时。《文选·陆机〈拟古诗〉之十一》:“欢友兰时往,迢迢匿音徽。” 李周翰 注:“兰时,春时。” 唐 王琚 《奉答燕公》诗:“与君兰时会,羣物如藻饰。”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岁时·春:“山堂肆考:‘兰时,春时也。’”
分類:良时春时
《國語辭典》:跳月  拼音:tiào yuè
苗、彝族习俗。每年春季或节日庆典的夜晚,男女盛装歌舞庆祝,未婚者吃芦笙以和歌辞,于舞宴中择偶求婚,称为「跳月」。
《漢語大詞典》:斗花(鬥花)
亦作“鬭花”。 古代贵族妇女的一种习俗。春时以戴插奇花争胜。 唐 王建 《宫词》之八三:“艾心芹叶初生小,祗鬭时新不鬭花。”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斗花:“ 长安 王士安 ,春时鬭花,戴插以奇花多者为胜,皆用千金市名花植於庭苑中,以备春时之鬭也。”
《國語辭典》:桐花凤(桐花鳳)  拼音:tóng huā fèng
动物名。一种鸟,形似鹦鹉,但体型较小。暮春时常栖息在桐花树上,性喜吸桐花朝露,故称为「桐花凤」。
《國語辭典》:春赛(春賽)  拼音:chūn sài
旧时春季里社的赛神会。宋。戴表元 林村寒食诗:「闻说旧时春赛罢,家家鼓笛醉成围。」《清平山堂话本。洛阳三怪记》:「元来是清明节,当坊境人春赛,在这庙中烧纸酌献。」
《漢語大詞典》:鱼上冰(魚上冰)
语出《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鴈来。” 郑玄 注:“皆记时候也。” 孔颖达 疏:“鱼当盛寒之时,伏於水下,逐其温暖,至正月阳气既上,鱼游於水上,近於冰,故云鱼上冰也。”后因以“鱼上冰”代称正月早春时令。 宋 黄庭坚 《次韵答张文潜惠寄》:“君行鱼上冰,忽復燕哺儿。”
《漢語大詞典》:罗幡(羅旛)
宋 代新春时戴在头上的装饰物。 宋 陆游 《戊午元日读书至夜分有感》诗:“强戴罗旛怯岁增,光阴堪嘆捷飞腾。”参阅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立春
《漢語大詞典》:冒橛
古人在初春时置橛地里,当橛芽出土时,表明已到耕作时节。礼记·月令“﹝孟春之月﹞草木萌动” 汉 郑玄 注:“《农书》曰:‘土长冒橛,陈根可拔,耕者急发。’”《艺文类聚》卷三引 晋 王廙 《春可乐赋》:“冰泮涣以微流,土冒橛而解刚。” 南朝 陈 张正见 《从籍田应衡阳王教》诗:“冒橛乃三吹,齐衡均百辟。”
《漢語大詞典》:年韶
指美好的青春时代。《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五郊乐章》:“笙歌籥舞属年韶,鷺鼓鳧鐘展时豫。”
《國語辭典》:桃花汛  拼音:táo huā xùn
每年春天桃花开时,黄河等处涨起的潮流。宋。吴文英〈水龙吟。夜分溪馆渔灯〉词:「怕烟江渡后,桃花又汛,宫沟上,春流紧。」也称为「桃花水」、「桃汛」、「春汛」。
《漢語大詞典》:三汛
指春、夏、秋三季的涨水期。第一汛叫春汛,或名桃汛、桃花汛、桃花水,汛期大概在清明节后二十日。第二汛叫伏汛,汛期在春汛后至立秋前。第三汛叫秋汛,汛期在伏汛后至霜降前。参阅 清 朱扆 《河防志》卷五。
《漢語大詞典》:赛牛王(賽牛王)
旧俗新春时祭祀牛神。 元 薛昂夫 《端正好·高隐》套曲:“庆新春齐敲社鼓,赛牛王共击铜锣。”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二折:“妳妳,门首吹打响,敢是赛牛王社的,待你媳妇看一看咱。”
《國語辭典》:锦瑟华年(錦瑟華年)  拼音:jǐn sè huá nián
语本唐。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比喻美好的青春时代。宋。贺铸〈横塘路。淩波不过横塘路〉词:「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明。汤显祖《紫钗记》第一三出:「喜才子佳人,双双锦瑟华年。」也作「锦瑟年华」。
分類:青春春时
《國語辭典》:绿暗红稀(綠暗紅稀)  拼音:lǜ àn hóng xī
形容暮春时节草树茂密,花已开残。宋。欧阳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词:「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绿暗红稀浑可事。」《群音类选。清腔类。卷六。南红福郎带北上小楼。花压阑干春尽迟曲》:「转眼是绿暗红稀,听声声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