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谑戏(謔戲)
调笑戏弄。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载号载呶,謔戏丑褻。”
《漢語大詞典》:揶歈
1.见"擨?"。
《漢語大詞典》:戏兵(戲兵)
(1).戏弄兵器。 唐 韩愈 《魏博节度观察使沂国公先庙碑铭》:“嶪嶪 魏 土,婴儿戏兵;吏戎愁毒,莫保腰颈。”
(2).即象戏。古博戏的一种。 宋 晁无咎 《广象戏图序》:“象戏,戏兵也。 黄帝 之战,驱猛兽以为阵。象,兽之雄也,故戏兵而以象戏名之。”
《國語辭典》:调侃(調侃)  拼音:tiáo kǎn
揶揄、嘲讽、挖苦。《宋元戏文辑佚。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若提起,这柳七,谁不识此公是佶倬客?酿旦调侃,是他为第一。」
《國語辭典》:挑弄  拼音:tiǎo nòng
1.挑动戏弄。如:「这次就饶了你,看你下次还敢不敢再挑弄我!」
2.挑拨、搬弄。《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专一捕风捉影,寻人家閒头脑,挑弄是非,扛帮生事。」
《漢語大詞典》:戏妇(戲婦)
谓戏弄新娘。犹今之闹新房。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俗间有戏妇之法,於稠众之中,亲属之前,问以丑言,责以慢对,其为鄙黷,不可忍论。”
《漢語大詞典》:玩谑(玩謔)
犹戏弄,开玩笑。旧唐书·李光弼传:“ 众 ( 崔众 )侮易 承业 ,或裹甲持枪突入 承业 厅事玩謔之。”
《國語辭典》:调哄(調哄)  拼音:tiáo hǒng
欺骗。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盼不的渔家春水渡,闻不见僧寺夕阳钟,咱两个莫不被樵夫调哄。」
分類:戏弄哄骗
《國語辭典》:开玩笑(開玩笑)  拼音:kāi wán xiào
1.拿言语、动作取笑或捉弄人。如:「我是跟你开玩笑的,你可别生气。」
2.态度不严肃,当做儿戏。如:「那个少年骑机车超速又蛇行,简直是拿生命开玩笑。」
《漢語大詞典》:侮狎
轻慢戏弄。新唐书·宦者传上·吐突承璀:“ 承璀 御众无它远略,为 卢从史 侮狎,踰年无功。” 茅盾 《一个女性》:“人们象忘记了过去的种种似的渐渐地又围绕在她四周了。可是已经没有尊敬崇拜的意味,只是好奇,只是侮狎。”
《漢語大詞典》:侮剧(侮劇)
轻慢戏弄。 唐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往事 黄先生 ,羣儿多侮剧。” 宋 孔平仲 续世说·排调:“ 郑綮 善为诗,多侮剧刺时。”
《漢語大詞典》:戏薄(戲薄)
轻侮戏弄。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四位配享封爵:“优人有以艺諫於殿下者,设一大言之士,戏薄先圣, 颜子 出争之,不胜; 子贡 出争之,不胜; 子路 出而盛气争之,又不胜。”
分類:轻侮戏弄
《漢語大詞典》:奚搐
戏弄,挑逗。 宋 黄庭坚 《江城子》词:“新来曾被眼奚搐,不甘伏,怎拘束。”
分類:戏弄挑逗
《漢語大詞典》:耍猴
(1).即猴戏。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耍猴儿》:“耍猴儿者,木箱之内藏有羽帽乌纱,猴手自启箱,戴而坐之,儼如官之排衙。猴人口唱俚歌,抑扬可听。古称沐猴而冠,殆指此也。” 吴祖光 《闯江湖》第四幕:“忽然远处有人大声发问:‘这是干什么?耍猴儿啊?’”参见“ 猴戏 ”。
(2).比喻戏弄、捉弄人。如:别拿我耍猴啦,我干这个实在不在行。
分類:戏弄捉弄
《國語辭典》:猴戏(猴戲)  拼音:hóu xì
1.用猴子表演的驯兽节目。在魏晋南北朝时已很盛行。由演员指挥已驯服的猴子做穿衣、脱衣、翻筋斗、骑羊奔驰等动作。与猴子一起表演的尚有羊、狗、熊等动物。
2.泛指以孙悟空为主角的戏曲剧目。如《闹天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剧。
《漢語大詞典》:耍人
戏弄人,捉弄人。如:这不明摆着是耍人吗?
分類:戏弄捉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