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嘴 → 觜嘴”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都抹  拼音:dū mǒ
迟疑、拖延。《醒世姻缘传》第四八回:「狄希陈都抹了会子,蹭到房里。」也作「都都摸摸」、「都都磨磨」。
《國語辭典》:油嘴  拼音:yóu zuǐ
狡猾善辩的口才。元。刘唐卿《降桑椹》第一折:「我俩个一生皮脸无羞耻,油嘴之中俺为祖。」《红楼梦》第三八回:「这猴儿惯的了不得了,只管拿我取笑起来。恨的我撕你那油嘴。」
《漢語大詞典》:拙嘴笨舌
嘴巴笨拙。谓不善于言辞。 杨朔 《中国人民的脚步声·望南山》:“我一个草木之人,拙嘴笨舌的……说错了,你也别怪。”亦作“ 拙嘴笨腮 ”。 刘厚明 《常河叔叔》:“不行,不行,我拙嘴笨腮的。”
《漢語大詞典》:碎嘴
方言。说话絮烦。亦指说话絮烦的嘴巴。《人民日报》1956.11.17:“我竟会变成那样不能抑制地张惶无主,以至于惊讶得和同行者念念有词地碎嘴乱说。” 周克芹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六章四:“她有一张天生的碎嘴,除了用来吃喝,就是专门散布谣言,拨弄是非。”
《国语辞典》:目瞠口哆  拼音:mù chēng kǒu chě
瞪大眼睛,张开嘴巴。形容惊愕的样子。宋。洪迈《夷坚丁志。卷七。荆山客邸》:「无所见而出,面色如墨,目瞠口哆,不复能言。」
《国语辞典》:捞起嘴巴(捞起嘴巴)  拼音:lāo qǐ zuǐ bā
翘起嘴巴。含有不以为然的意味。如:「他常捞起嘴巴批评令他不满的社会现状。」
《国语辞典》:缄口无言(缄口无言)  拼音:jiān kǒu wú yán
闭起嘴巴,说不出话来。如:「他自知理亏,一下子缄口无言。」
《国语辞典》:自打嘴巴  拼音:zì dǎ zuǐ bā
自己打自己的嘴巴,比喻人的言行前后矛盾,无法说解,而让自己出丑。如:「你要求员工保密,却又自己泄底,岂不是自打嘴巴?」
《国语辞典》:乾吊著下巴  拼音:gān diào zhe xià bā
只张著嘴巴,什么东西也不吃。如:「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你乾吊著下巴,连筷子也不动一下。」
《国语辞典》:掩口葫芦(掩口葫芦)  拼音:yǎn kǒu hú lú
捂著嘴巴偷笑。《品花宝鉴》第五一回:「嗣徽失惊,打了一恭,摇摆出来。诸生掩口葫芦,一齐告退了。」也作「掩口胡卢」。
分类:嘴巴
《国语辞典》:掩口卢胡(掩口卢胡)  拼音:yǎn kǒu lú hú
捂著嘴巴笑。《后汉书。卷四八。应奉传》:「夫睹之者掩口卢胡而笑,斯文之族,无乃类旃。」
分类:嘴巴
《国语辞典》:不住嘴  拼音:bù zhù zuǐ
嘴巴不停的。如:「哑哑学语的小娃儿每天不住嘴的学著大人说话。」也作「不住口」。
分类:嘴巴不停
《国语辞典》:乖乖嘴  拼音:guāi guāi zuǐ
嘴巴灵巧,擅说好话。如:「他就是有一张乖乖嘴,叫人不得不喜欢他。」
《国语辞典》:嘴答谷  拼音:zuǐ dā gǔ
撅著嘴巴。形容非常生气的样子。《金瓶梅》第六○回:「你班鸠跌了弹也嘴答谷了,春凳析了靠背儿没的倚了。」
《国语辞典》:巴哒著嘴(巴哒著嘴)  拼音:bā dá zhe zuǐ
形容浅尝食物时嘴巴张合的动作,表示东西好吃。如:「尝了口羹汤之后,他直巴哒著嘴,连说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