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谕慰(諭慰)
(1).劝说安慰。 明 马愈 《马氏日抄·徐尚书》:“妇乃呼甲还,公諭慰再三,乃就枕达曙,告去。”
(2).指皇帝降旨安慰。 郭沫若 《〈南冠草〉附录·夏完淳》:“事经审核明知为伪, 洪 与 土 虽然受了‘谕慰’,而 巴 也同时受了奖。”
《漢語大詞典》:熟谏(熟諫)
宛转地劝说。朱子语类卷二十:“人臣之諫君,亦有箇宛转底道理,若暴扬其恶,言语不逊,叫唤狂悖,此便是干犯矣。故曰:‘人臣之事君当熟諫。’”
《漢語大詞典》:劝譬(勸譬)
劝说使之明白。 彭芬 《辛亥逊清政变发源记》第二篇引副都统、总督等《电奏请缓收川路文》:“此种觖望之举,万心齐决,必至不可收拾,非少数人所能劝譬。”
《漢語大詞典》:镌说(鐫説)
告诫,劝说。《汉书·薛宣传》“故使掾 平 鐫令” 颜师古 注引 晋 晋灼 曰:“ 王常 为 光武 鐫説其将帅。”新唐书·忠义传下·高沐:“ 师道 叛, 沐 率其僚 郭昈 、 郭航 、 李公度 引古人成败,前后鐫説,不能入。”
分類:告诫劝说
《漢語大詞典》:胁说(脅説)
用带威胁性的话语加以劝说。新唐书·王俌传:“ 俌 至虏中,胁説祸福,虏乃不入。”新唐书·裴度传:“ 度 遣辩士 柏耆 胁説,乃献 德 棣 二州,纳质子。”
《國語辭典》:调解(調解)  拼音:tiáo jiě
1.调停各方意见,平息纷争。如:「在地方公正人士居中调解之后,原告同意撤回告诉状。」
2.法律上指发生纷争的双方当事人,在法院调解庭或调解委员的协调下,互相让步,寻求一种诉讼以外的解决方案。
《漢語大詞典》:劝讽(勸諷)
以婉言相劝说。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四:“戎人乞和, 继忠 与撰奏章,而劝讽掖进,大有力焉。”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 张三翁 ﹞劝讽公子道:‘宅上家业丰厚,先尚书也不纯仗做官得来的宦橐,多半是算计做人家来的。’”
《漢語大詞典》:诫语(誡語)
告诫劝说。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箸议第六》:“民之识立法之意者,谓之士。士能推阐本朝之法意以相诫语者,谓之师儒。”
分類:告诫劝说
《漢語大詞典》:耸恿(聳恿)
亦作“ 耸臾 ”。亦作“ 耸惥 ”。 劝说;怂恿。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女始则导之奢华,破其产十之七八。又谗其骨肉,使门以内如寇仇。继乃时説《水滸传》 宋江 、 柴进 等事,称为英雄,耸恿之交通盗贼,卒以杀人抵法。” 清 周亮工 《书戚三郎事》:“将军拥高貲,族子利之,咸以 戚 自有父母,非吾族类也,耸臾其归。” 郭希仁 《从戎纪略》:“ 张聚亭 因 凤翔 告急,乃耸惥其赴 凤翔 救援,备宴款饯,面加奬励, 镇海 遂慷慨愿行。” 鲁迅 《故事新编·非攻》:“教 楚王 和 越 人打仗还不够,这回是又想出了什么云梯,要耸恿 楚王 攻 宋 去了。”
分類:劝说怂恿
《漢語大詞典》:鼓劝(鼓勸)
鼓动劝说。 明 陈子龙 《募练水师疏》:“﹝ 夏允彝 等﹞鼓劝义徒,捐资召募。”
分類:鼓动劝说
《漢語大詞典》:曲劝(曲勸)
婉转劝说。 清 钱学纶 《语新》卷下:“復凭中曲劝,再以重价过割。”
分類:婉转劝说
《漢語大詞典》:傱勇
怂恿。从旁劝说鼓动。傱,通“ 怂 ”。汉书·礼乐志“般傱傱” 颜师古 注引 晋 晋灼 曰:“音人相傱勇作恶。”
《漢語大詞典》:晓劝(曉勸)
晓谕劝说。后汉书·马援传:“ 援 又为书与 嚣 将 杨广 ,使晓劝於 嚣 。”
分類:晓谕劝说
《漢語大詞典》:晓慰(曉慰)
劝说安抚。后汉书·陈禅传:“ 北匈奴 入 辽东 …… 禪 不加兵,但使吏卒往晓慰之,单于随使还郡。”
分類:劝说安抚
《国语辞典》:做好做歉  拼音:zuò hǎo zuò qiàn
好说歹说,用尽各种方法劝说。《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五:「方妈妈没奈何,苦苦央及公差。公差做好做歉了一番,又送了东西,公差方肯住手。」也作「做好做歹」、「做歉做好」。
分类:用尽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