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黼画(黼畫)
谓于祭服上刺绣画文。周礼·天官·典丝:“凡祭祀,共黼画组就之物。” 贾公彦 疏:“共黼画者,凡祭服皆画衣绣裳,但裳绣须丝,衣画不须丝。”
《國語辭典》:百寿图(百壽圖)  拼音:bǎi shòu tú
书写或刺绣百个不同体式的「寿」字,或以之组成一个大寿字图案的作品,作为祝寿之用。《红楼梦》第七一回:「内中只有江南甄家一架大屏十二扇,是大红缎子缂丝『满床笏』,一面是泥金『百寿图』的,是头等的。」
分類:书写刺绣
《國語辭典》:湘绣(湘繡)  拼音:xiāng xiù
民国以后兴起于湖南的刺绣。以长短针法,分远近层次、表现立体感的绣法。
《國語辭典》:苏绣(蘇繡)  拼音:sū xiù
以苏州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大陆江南地区一带盛产蚕桑,故刺绣素为普遍性的副业。苏绣完全承续了顾绣的传统,惟除了作为艺术品外,尚见于被面、套枕、鞋面、戏装等一般用品。
《國語辭典》:蠋绣(蠋繡)  拼音:zhú xiù
蛾蝶类的幼虫,是一种喜好啃蚀树木的害虫。因能将树木侵蚀成纹理错杂,如刺绣一般,故称为「蠋绣」。
《国语辞典》:锁线(锁线)  拼音:suǒ xiàn
刺绣时,缀成花纹的轮廓所用的线或绣成的图案。《金瓶梅》第二八回:「白绫平底绣花鞋儿,绿提根儿,蓝口金儿,唯有鞋上锁线儿差些。」也称为「锁子」。
《国语辞典》:绣匠(绣匠)  拼音:xiù jiàng
擅长于刺绣的人。《红楼梦》第五二回:「就连能干裁缝、绣匠并作女工的问了都不认得这是什么。」
《漢語大詞典》:针绝(針絶)
犹言绝妙的缝纫刺绣工艺。 晋 王嘉 拾遗记·吴:“ 孙权 常嘆 魏 蜀 未夷,军旅之隙,思得善画者使图山川地势军阵之像。 达 ( 赵达 )乃进其妹。 权 使写九州方岳之势。夫人曰:‘丹青之色,甚易歇灭,不可久宝;妾能刺绣,作列国方帛之上,写以五岳河海城邑行阵之形。’既成,乃进於 吴主 ,时人谓之‘针絶’。”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妙霓:“手裁紫凤,巧迈 因祗 ,售针絶之文章。”
《漢語大詞典》:章绣(章繡)
华丽的刺绣品。 清 吴子序 《得一斋记》:“然而瞽得章绣,聋得钧球,秃得簪笄,兀得鞾履,涉海者得策衔,适 燕 者得帆楫,虽奇巧丽饰,值以千亿,曾不如工之有缺斤,农之有曲耒也。”
分類:华丽刺绣
《漢語大詞典》:缝刺(縫刺)
缝纫与刺绣。书·顾命“敷重篾席,黼纯” 唐 孔颖达 疏:“ 郑玄 注周礼云:‘斧谓之黼,其绣白黑采也,以絳帛为质。’其意以白黑之线缝刺为黼,又以缘席,其事或当然也。”
分類:缝纫刺绣
《國語辭典》:抽纱(抽紗)  拼音:chōu shā
一种刺绣法。在已设计好的图案布面上,将花纹部分的经、纬线抽去,然后加以连缀,形成透空的装饰花纹,称为「抽纱」。多用于窗帘、椅靠、手帕、服饰等方面。
《漢語大詞典》:针线活
用针做的活;特指除单纯用针缝的以外的活(如刺绣、编结、绒绣)
《漢語大詞典》:绡黼(綃黼)
饰以刺绣的薄绢。《诗·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 毛 传“襮,领也。诸侯绣黼丹朱中衣” 汉 郑玄 笺:“绣当为‘綃’。綃黼丹朱中衣,中衣以綃黼为领,丹朱为纯也。” 孔颖达 疏:“《鲁诗》以綃为綺属,然则綃是繒綺别名,於此綃上刺为绣文,故谓之綃黼也。”
分類:刺绣
《国语辞典》:妃禄仙女(妃禄仙女)  拼音:fēi lù xiān nǚ
刺绣匠的祖师。
分类:刺绣祖师
《国语辞典》:挑花绷子(挑花绷子)  拼音:tiǎo huā bēng zi
一种刺绣时使布面绷平以利工作的架子。小的多为圆形,拿在手上,大的则为长方形,像一扇纸门,平架著。也称为「绣花绷子」。
分类:刺绣架子